皇帝死了。
陛下他駕崩了!
王神愛被推搡着站到太極殿前的時候,隻覺所有的一切都透着草台班子的荒唐,但怎麼說呢……
先前她眼前的東西,都好像還與她隔着一層迷霧,現在卻已雲開霧散,被張貴人的那一把火給全燒了幹淨。
或許現在,她才真正頭腦清醒了。
……
掣燈而立的宮人環繞着整座太極殿。
“孝武皇帝”司馬曜的遺體被草率地打理了一番,套上了外衣,停在了大殿之上。
弑君的張貴人則仍是披頭散發地被帶來了此地。
她好像已經瘋了,根本不在意自己此刻還有沒有昔日寵妃的體面,隻癡癡發笑。
王神愛的目光有一瞬與她相會,像是看見了一片黑沉的泥潭。
但下一刻,這雙眼睛就已經閉了起來,因為一個蒲扇一般的巴掌狠狠地打在了她的臉上,直接将她打倒在地。
那個忽然沖出來的高壯身影,更是直接壓在了張貴人的身上。
“你為什麼要殺我的兒子!他是皇帝,是你的丈夫!”
來人本就面色黢黑,此刻怒氣上頭、血色滿面,看起來更顯可怖得多,若非通身羅绮,頭戴金玉,險些要被人以為是何處的昆侖奴跑了出來。
張貴人一把撥開了她的手,仰天大笑,卻一個字也沒回答。
那黑壯的巴掌險些就要再次打在她的臉上,卻有一隻手搶先一步握住了對方的手臂,“母親!”
說話之人先前帶人闖入張貴人的寝宮,此刻站于首位,俨然一副位高權重的模樣。這一句“母親”更是說明了他的身份。
他是皇帝的親弟弟,會稽王司馬道子。
“還不讓人将太後攙扶起來!”那人轉頭喝道,又小聲朝着面前的貴婦低語,“此時不宜喧鬧。”
不知道是頭頂的天幕仍在出聲,還是因為兒子的提醒,太後慢慢地站了起來,恍惚地被會稽王和宮人一起攙扶到了一邊。
王神愛也終于能看清了這位太後的模樣。
傳聞這位太後早年間乃是繡坊宮人出身,因被相士看中,成為皇帝的嫔妃,又因兒子登基,才有了今日尊崇的地位,确不似通常意義上的“太後”。
她本就生得人高馬大,若是一通痛打下去,張貴人就算不死,也得打出個重傷,幸好被那死皇帝的同胞兄弟拉住了。現在坐在一邊,慢慢恢複了平靜。
此地的宮人與先一步抵達的朝臣眼觀鼻,鼻觀心,各自默不作聲,權當沒看到這樣的一幕。
還有些人幹脆把目光轉向了王神愛的這一頭。
如果說,那邊的太後痛打嫔妃,王爺前去拉架,像是個笑話,這頭的情況也沒好到哪裡去。
少年的相貌還算周正,但此刻父親死了,也不見他的臉上有半分哀恸,反而扯着他那冬日披風晃蕩,分明就是個傻子。
倒是那位出身琅琊王氏的太子妃,還能算是個鐘靈毓秀的人物。
可在今日的這出驚變面前,她什麼也做不了,也不過是個此地的一個看客。
大多數人是這樣想的,便也沒人瞧見,在進入太極殿前,她已朝着自己的貼身宮人吩咐了兩句,讓她離開了這裡。
而現在,乍見司馬曜去世,時局混亂,她人雖年幼,也并未露出失态的表現,而是繼續聽着天幕之上的解說。
從發現皇帝被張貴人所殺到現在,都發生在電光石火之間。
那天幕的解說,也才剛分享完史書上對張貴人弑君的記載和評價,以及關于司馬曜之死的種種陰謀論猜測。
這麼一來,站在太後身邊的司馬道子臉色就不太好。
因為這其中一條推斷,是說他不滿于皇兄當着皇帝,傻子侄兒也能當太子,所以策劃了一出寵妃殺人,以便給自己謀奪更大的權力。
太後先前還想去扇張貴人的巴掌,現在也不免用懷疑的眼光,看向了自己的另外一個兒子。
司馬道子環顧四周,怒目圓睜:“鎮定些!誰知這是神迹,還是什麼懲罰。”
一些細碎的議論聲,都暫時停了下來。
天幕的聲音也終于蓋過了所有。
【好了,姑且抛開這些陰謀不談,說回正題。皇帝死了,很多問題就接踵而來地浮出了水面。】
【這是一個放了誰在這裡都會感覺到絕望的時代背景。很不巧,永安大帝就托生在這個時局下。】
【首先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由誰來繼位。】
【其他的可以不管,皇位總是最重要的吧。】
【然後就出現了一個最大的笑話。先帝,已經被寵妃捂死了,死因能列入皇帝笑話集錦,和掉茅坑裡還有被餓死的比個高低。他的長子,還是已經被封為太子的長子,居然是個傻子。】
【史書上說他口吃,不太會說話,起居都需要宮人服侍,否則就會四季不分,舉止無當。從後面的種種表現來看,這不是一句誇張的說法。嗯,他是真的傻。】
【一個傻子,怎麼能當皇帝呢?】
“唰”的一下,所有人都看向了司馬德宗。
比起死了父親,說不定還是現在的情況更讓他有反應一些。
但他顯然不能理解,這些人到底為什麼要看向他,反而覺得厭煩,已死死地皺起了眉頭。
若不是會說話會動的天幕,對這傻太子來說,還算是個新鮮有趣的玩意,說不定他早已暴躁得想要打人了。
“……是啊,傻子怎麼能當皇帝呢?”司馬道子低聲自語。
天幕上的“神仙”先前說,那位永安大帝正是因為司馬德宗的癡傻,才有了挾天子以制群臣的本事。
若是這位大帝出自他們司馬氏還好,若不是,那麼要破解這個局面,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一個智力正常的皇帝上位。
可他又轉念一想,不對啊!
他先前慫恿兄長沉迷酒色,将權力交到他的手裡,也并不在乎兄長選了一個傻子當繼承人,正是因為他知道,倘若司馬德宗當上了皇帝,他作為皇叔,能夠繼續執掌大權,奉天子以令不臣。
等等,要是這樣說的話——
一想到這種驚人的可能性,會稽王司馬道子的呼吸都比先前急促了幾分。
若不是還有頭頂的聲音響徹大殿内外,他此刻的異常動靜,恐怕早已被人發現了。
【傻子肯定不能當皇帝啊,但凡是個明君,都能肯定地做出這個回答。】天幕裡的女聲充滿了嘲諷。【但晉朝的曆史給出了答案,他們還真覺得傻子能當皇帝。不僅可以,還是兩次!】
【衆所周知,晉朝分為西晉和東晉,可同樣以東西分隔的大漢,從西漢到東漢都是大一統王朝,從西晉變成東晉的晉朝,卻是因為西晉末年發生了“八王之亂”與匈奴内侵,不得不逃亡向南方,在建康,也就是現在的金陵,重新建立了東晉政權,變成了偏安一隅的南方王朝。】
政權降級了。
【很巧的是,西晉的武帝将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傻子兒子,東晉的武帝也在意外身死後,會将皇位傳給自己的傻兒子。】
【很難說這個頻繁出傻子太子的情況,是不是和司馬氏違背了洛水之盟有關,竟讓這個家族統治天下的百多年間頻頻鬧出笑話,簡直像是遭了報應。】
【但不管怎麼說,東晉政權在南方成立的八十多年後,他們終于又要噩夢一般地迎來第二位傻子皇帝。讓我們為他們鼓掌!】
王神愛看着屏幕上綻開的煙花特效,忍不住嘴角一抽。
包括那洛水之盟和傻子詛咒,聽起來也像個地獄笑話。
可在短暫的一笑過後,她又不由心中泛起了嘀咕。
因為與原身同名的緣故,她曾經了解過這個同名之人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