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三與蘇月娘這個大客戶道歉過後,米鋪頭家主動退還了蘇月娘兩成的米錢,并送了一小袋店裡剛到的精米。
送的精米不說,蘇月娘買的糯米不少,退到手的數額就十分可觀。
拿到錢和米後,蘇月娘毫無怨言地和許東山一起扛着米走了——
說是一起扛,其實是許東山這個個高力氣大的左右肩各扛一大袋糯米,腳步沉重地跟在後面,蘇月娘懷裡抱着那一小袋精米腳步輕快地走在前頭。
到家之後,蘇月娘幫着許東山卸下他肩頭的兩個大袋,還适時給許東山遞上一杯涼水。
“去去辛苦,去去辛苦!”見許東山仰頭喝水時,汗珠順着他的面龐滴落,蘇月娘連忙抓起擱在桌頭的蒲扇給他扇風。
一杯涼水下肚,許東山的氣才喘勻。
“你去洗把臉,我先去煮米粉湯!”
目送這個勤苦耐勞的廚子離開後,蘇月娘才慢悠悠地搖着蒲扇往廚房走。
今天廚房裡一片狼藉,清早買的食材都堆在台子角落。
蘇月娘找了半天才找見許東山買的花蛤。
花蛤是海裡撈起來的,離了鹹水,花蛤基本不會冒頭,所以今早許東山拎着花蛤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調一碗鹽水将花蛤泡上。
泡了一日的花蛤沙子差不多吐幹淨了,蘇月娘端着大碗去到院子裡倒去沙水,那些膽小的花蛤一離開水又将伸長的腦袋縮了回去,直到蘇月娘将它們清洗一遍都沒能再見到他們的頭。
處理好花甲,蘇月娘找到一塊瘦肉,瘦肉切成薄片,撒鹽、少許醬油、兩大勺地瓜粉揉成肉羹。
花蛤煮米粉湯大緻有兩種做法,炒香蔥姜後加水與花蛤或是蔥姜花蛤一起炒再加水煮。
後者那過了油的花蛤再煮容易使湯色發白,蘇月娘不喜湯底顔色太過渾濁,便選擇了前者那樣更加清淡的做法。
熱鍋冷油炒香蔥頭與姜絲,待鍋中油熱、蔥頭變成輕微的焦色再加入兩大瓢清水、花蛤以及魚丸。
水尚未沸騰,蘇月娘在此空檔給絲瓜削皮切滾刀塊。
這還是今年頭一批絲瓜,是清爽的青綠色,削了皮摸起來還有點兒水滑黏糊。
水滾之後,依次往鍋中放入湖頭米粉、肉羹、絲瓜塊便可以蓋上鍋蓋任其煮至全熟。
那邊,許東山搬了凳子在後院裡泡糯米、剪粽葉,米粉湯的香味從窗子裡飄出來,他的五髒廟很是合時宜地叫嚣了起來。
他一邊低頭剪着粽葉梗,一邊豎起耳朵聽廚房裡的動靜。
待他聽見掀鍋蓋的聲音,他便站起身來,洗淨雙手,進屋給蘇月娘搭把手了。
蘇月娘正抓着個大海碗往裡頭鏟米粉與配料,她對許東山很大方,光米粉和料就給堆了個小山。
許東山做飯或許還會斟酌一下食材的用量,但蘇月娘不會,她每次都恨不能煮一大鍋出來。
每每蘇月娘下廚,許東山總是會吃撐。
“夠了,夠了……再弄點回去……”雖然許東山餓,但他也沒餓到能吃這麼多。
蘇月娘尊重許東山的意見,用鍋鏟撥了一些回鍋裡,再用大木勺盛上三大勺湯,“這些夠吧?”
“夠了。”許東山去取了筷,順帶給蘇月娘帶了一雙。
不消多時,蘇月娘捧着她的小碗出來了。
“鍋裡還有,記得再盛!畢竟今天晚上咱們兩個還得再熬一段!”
“好。”許東山餓得不行了,一應完他就抓起筷子吃米粉。
要說煮米粉湯,還是放絲瓜最合适,小白菜、香菜(1)等綠葉菜全然煮不出這種清甜爽滑的口感。
蘇月娘低頭抿一口鮮甜的湯,品味過後,喃喃道:“要是有蛏子就好了。”
許東山聽見了她的低語,“下次再買。”
雖然蛏子并不能讓湯底有什麼大的變化,但是蛏子外形瘦長,肉面順滑無凹凸,吃起來的口感會比花蛤好上不少。
當然,蛏子也比花蛤貴上不少,不然許東山也不會明知蛏子好吃還選擇買花蛤。
——
天才剛剛亮,紅姑就帶着阿生過來了。
這會兒,早起的蘇月娘正坐在堂屋裡包肉粽。
“你們家的料可真好!”紅姑洗了手後,就做到蘇月娘對面開始包粽子。
“大家都喜歡真本實料的東西。”蘇月娘轉過頭,看阿生躍躍欲試,她笑道:“你也會包粽子嗎?”
阿生雖然調皮,但是很有自知之明,他搖搖腦袋,“我要會的話我也來賺錢。”
蘇月娘被阿生這一本正經的模樣逗笑了。
“土地公前有包雲片糕,你去拿下來吃!”
阿生看向紅姑,紅姑點點頭,“吃一點點就好!”
“謝謝月娘表姑!”阿生眉開眼笑地道了謝就去土地公那兒解了油紙包,掰下一疊雲片糕後,他溜去廚房看他幹爹幹活。
這會兒,客人們上門來了。
“月娘頭家!一個粽子這裡吃!另外要十個生的走!”這是昨天那個外帶一個粽子走的客人。
蘇月娘手裡頭還捏着粽子,不便起身,反正是熟客了她也就沒特地起來,“今天的粽子還沒包好呢!要不你中午再來一趟?”
“那就面線糊加雞卷、醋肉、蛋菇吧!你一定得給我留十個生的!我傍晚從幹貨行回來順路來取!”
這客人姓吳,是鎮頭幹貨行的頭家。
“一定給你留着!不過你下午來的時候給我帶點幹貝和香菇幹來!”
吳頭家哈哈大笑,“你要的量不少吧?我折兩成價賣你!”
“多些吳頭家了!”
接着,又有不少客人為了肉粽上門,得知肉粽還沒做好時,有人和吳頭家一樣坐下來喝面線糊,有人幹脆就走了。
不過,倒是有一人即将離開時,李金花站在二福面線糊店門口大嚷。
“别走!我家也賣肉粽,個頭不比隔壁的差,還比隔壁的便宜!”
紅姑聽見外頭的叫嚷聲,面露擔憂,“月娘,阿山他二嬸這麼做你會不會虧本啊……”
蘇月娘笑着繼續綁粽子,“她家粽子要能比我家的好,我改名叫蘇日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