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月娘小吃鋪(美食) > 第15章 煎麥堆

第15章 煎麥堆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一個粽子七文,多買還能看情況減免幾文錢,這一日光靠賣粽子,竟然也掙了三千文錢。

加上賣面線糊的收入,今日也有個将近四千文。

幫着許東山煮今晚晚飯的紅姑見到蘇月娘掙了這麼多錢,打心底為蘇月娘開心。

不過蘇月娘知道紅姑家條件不好,為了讓紅姑更有積極性,蘇月娘提前數出了屬于紅姑的工錢。

紅姑還在彎腰添柴火時,蘇月娘提着一串錢蹲到紅姑身邊去。

“伯母,今天您綁了四百九十個個粽子,每十個三文,一共是一百四十七文,這是您的工錢,收好了!”

看着被塞入自己兜裡的那一大串錢,紅姑驚得添柴的手都有些發抖。

“我……我這輩子都沒有在一天之内賺過這麼多錢……”

“那可是因為您有本事!您看我忙活這一天也就綁了不到四百個!”蘇月娘笑道:“往後三天可沒那麼賺了!您要做好準備!”

雖然如此,紅姑還是很開心,“還是你這種聰明能幹的少年家(1)厲害!”

紅姑坐在竈邊,蘇月娘不知她瞧見紅姑眼中的波光粼粼是跳動的火光還是晶瑩的淚花。

給紅姑付完工錢,蘇月娘又去數了一串銅錢給跟在許東山身後當跟屁蟲的阿生。

“這是你的工錢!”

阿生提着那一串大概有十五文那麼多的工錢,滿臉驚奇,他朝紅姑晃了晃,“阿嬷,你看我掙錢了!”

紅姑,“月娘你可不要給他錢!他今天也沒幫上什麼忙!”

蘇月娘搓了搓阿生柔軟的臉頰,“他今天可是幫了大忙了!給點是應該的!”

阿生笑眯眯地朝蘇月娘鞠了個躬,“謝謝表姑!”

——

泉州人通常将端午節叫做“五月節”。農曆五月稱“惡月”,禁忌諸多,亦儀式諸多。

天蒙蒙亮,許東山正要打水洗臉,蘇月娘連忙從廚房裡沖出來,眼疾手快地往他的臉盆裡丢了一把洗幹淨的艾草。

“今天是五月節,得用艾草水洗臉!”

看着飄在水面的艾草,許東山點了點頭,重新擰了擦臉巾,仔仔細細地給自己擦了個臉。

蘇月娘站在原地盯着許東山收拾,等許東山洗漱好,她又從兜裡掏出一個小荷包給他。

“端午不戴艾,死去會變妖怪。今天你都不許把這個艾包拿下來!”

那個荷包上的繡花還挺精緻的,許東山翻看兩眼,就将荷包拴在了褲腰上,“這個是你做的?”

蘇月娘,“沒那閑工夫,街上買的。”

……

紅姑與阿生在開店前兩刻鐘過來了。

紅姑手裡頭拎着幾提粽子擱在竈頭上,“你們吃了這麼多天的肉粽也該膩味了,我給你們帶點自己做的粳粽嘗嘗!”

阿生踮着腳尖,大聲道:“我阿嬷做的粳粽可好吃了!表姑和幹爹快嘗嘗!”

“好,等你幹爹煎好麥堆,表姑再一起嘗嘗你阿嬷做的粳粽!”

自古早時,閩南人便有在五月節煎堆補天的習俗,在個别百姓口中,當年女娲娘娘用的是麥堆補的天。

不管這個傳說是不是真的,至少煎?補天的習俗也流傳了千百年。

煎麥堆不是難事,一刻鐘内就能搞定了。

許東山那邊翻了翻兩個大鍋裡的肉粽,才着手開始做煎麥堆。

備好的溫水裡放入兩大勺紅糖、一大勺白糖攪拌至糖融化,再放入适量的石磨麥粉,用筷子攪打出質地粘稠又具有流動性的麥糊便可以準備下鍋煎制了。

蘇月娘不愛吃太過油膩的東西,平日裡油油脆脆的油條都非要在面線糊裡徹底“淹死”才肯吃。

許東山頭兩鍋都選擇少油做法,鍋裡的油足夠将麥?煎脆就成。

阿生和紅姑自己在家吃過粽子來的,所以許東山象征性地一人給煎了一張小的了事。

最後,許東山的三張麥堆出鍋,四人一起聚到堂屋裡坐下。

本地人偏愛燒肉粽,每年五月節許多人家為了圖省事索性隻做燒肉粽一種,除非家中有愛吃甜的孩童央求,才會特意用草木灰濾水泡上一些糯米,綁幾個粳粽給小孩子過過嘴瘾。

粳粽的标配是白糖或者是蜂蜜,大多數人通常隻選其中一種作為蘸料,但蘇月娘不會在吃食上委屈自己,她兩種都準備了。

做粳粽的糯米在草木灰濾水中浸泡了一整夜,粽體呈現淡黃色,聞起來有一股堿水味兒。

蘇月娘不喜歡這味兒,便将粽子裹上白糖,多少粽子裹上,她就咬多少。

有了甜味中和,堿味就沒那麼明顯了。

裹了白糖的粳粽表皮沙脆,内裡黏糊,吃起來滋味不錯——但是蘸了蜂蜜便是裡外皆黏,外頭是蜂蜜的黏稠,内裡是糯米的熟黏,滋味更比蘸白糖豐富。

粳粽不大,吃完一個,蘇月娘的肚子還有空地收留煎麥堆。

許東山給她煎的麥堆油少皮脆正合她的心意,碗口大的紅糖色麥堆略有厚度卻不失柔韌,筷子便能夠很輕易地将其對折夾起。

甜脆,且有嚼勁,但畢竟隻是煎糖水面糊,豐富的口味與口感是不可能有的。

吃飽喝足,正是開店的時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