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子,長公子啊!”
駐守的士兵即刻開門去尋公孫無慮,城樓太高了,家宰王翁不敢往下看去,他駭得跌坐在地上,捶地痛哭。
公子無慮是他看着長大的孩子,他從小就生得一副清淨面相,人也純粹美好,家主希望他能澹然無慮,将他培養成為了一位真正的君子。
而公子因為父親的過錯自盡了,死在了成年的這天。
“長公子,如果您去求大人,大人怎麼會不答應呢,您何必以死相勸啊!”
他尚且心痛如此,不知要如何告訴家主大人。
王翁還是不懂公子無慮為何赴死,這樣滔天的罪孽,正因為他是純粹的君子,所以不能接受,但更不忍心見父親受罰,于是代父受過。
公孫祈對家宰道:“請王翁節哀,去完成無慮公子遺志吧。”
家宰恨極了來到餘城的公孫祈,同樣也恨帶長公子來此的自己。他不敢看向太子殿下,他怕自己眼裡的恨意被看見,于是擦淚起來,垂首行禮,答應帶她們去見家主。
下城樓後,家宰先去照看公子無慮。
謝敏立馬上前來,看見公孫祈無事才放下心來,“剛才聽見動靜吓臣一跳,果然樓渰是信得過的。”
公孫祈本想寬慰地笑一笑,但她提不起嘴角,“孤無事,是公子無慮看見城下之景,替父自盡了。”
衆人大驚失色,第一次遇見這樣決絕的人。
謝敏驚歎道:“雖然公孫端是冷血的人,卻養了個善心的公子!”
大家皆是感歎,“可惜了這樣善心的公子”,是啊,可惜可歎的公子無慮。
家宰回來了,下人拿木擔架擡着公孫無慮,他們也在涕泣着。
蒙着公子無慮的白布滲出殷紅的血,他的玉組佩碎了,被撿起來放在了身側。
公子的玉……碎了。
她們跟着家宰前去城主府,路上國人有所猜測的,見到公子無慮的玉組佩,皆痛哭流涕,俯首而送之。
一路上家宰都在想着當如何告訴家主,他想撒謊說是太子殿下命人将長公子推了下去,以此讓家主為公子報仇。
但是見到了公孫端時,他看見了家主的臉,又想起了長公子,長公子的澄澈之心,他不敢玷污了,于是跪下來陳述事實。
他講了此事的原委,長公子去城樓見到了城外餓殍,留下囑托後自絕了。
他悲而哭道:“長公子說,求家主去救百姓,長公子還言自己不孝,不能陪家主和夫人百年,惟願家主、夫人珍重。”
呂夫人前來見到碎掉的玉組佩本就悲恸得站不住,聽此一言直接昏死了過去,下人立馬背走去請醫者。
家宰伏跪磕頭道:“家主大人,都怪小人帶長公子前去,請家主大人賜小人一死。小人去了下面再侍候長公子啊!”
公孫端沒有說話。
公孫祈以為公孫端要發怒了,她做好了準備承擔他的失子之痛,樓渰也握住了刀柄,時刻準備着應對。
如死一般的寂靜之後,公孫端擡頭長歎息。
“吾兒無慮,生似蓮清,死如瓊英啊!”
公孫祈看見公孫端的淚,終究還是流了下來。
公孫端感到喉嚨澀癢,咳嗽幾聲,吐出血來。家宰本不敢擡頭,看見家主咳血才起來去扶他。
他聲也哀,“家主節哀啊,長公子曆來孝順,必不忍見家主哀恸如此。”
公孫端艱難喘息,過了一會終于緩了過來,他深深地看了公孫祈一眼,終究還是擺了擺手,對家宰道:“赈災之事就交由你了。”
他又對公孫祈道:“殿下何如我公子。”
說完便轉身離去了,他的背影比之前多了幾分蕭瑟。
謝敏等人皆是松了一口氣,公子無慮的死換來了數條性命,實在可歌可泣,颠簸一天,此事總算有了解決法。
家宰受命,便不敢再言死,他對公孫祈道:“卑職安排太子殿下同諸位大人前去歇息,明日便開倉放糧。”
公孫祈雖然覺得麻煩家宰了,但還是委婉拒絕道:“人命關天,不知一夜要死多少人,雖然辛苦餘城諸位,但孤還是請王翁能立刻着手安排。”
家宰無法拒絕,回道:“那就先請殿下和大人們前去歇息,卑職立即就去安排派糧。”
公孫祈苦笑着道:“多謝王翁體諒,孤同王翁一起。民難安睡,君何敢睡?”
她轉身看着今天陪着她四處奔波的将士們,溫和道:“今天有勞各位了,各位今晚好生休息,明天也要辛苦大家。”
劉二站出來,笑得豪爽,他道:“哪有太子殿下不休息,将士們去休息的道理,大夥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