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父母,在這個苦海般的塵世裡不知如何才能前行。
公孫祈又回到了開滿花的山野,玉蘭花在她的小院子裡開得潔白而美麗,她看着院子裡的木犀樹,卻總覺得不該有木犀,至于為什麼,她卻不清楚。
她想起來了,院子裡還應該有火紅的楓樹,秋天的時候楓葉就會随風飄舞,至于為什麼,她想不到,隻是覺得就應該是這樣的。
除此之外,她記不起任何東西。公孫祈躺在開滿雛菊的草地,如果可以一直這樣下去就好了。公孫祈睡了許久許久,久到醒來時,身邊的雛菊都沒有了,隻有一間華麗的寝殿,縱然是寝殿,她卻知道這是囹圄。
她四顧無人,自己卻也出不去。一隻彩蝶飛來,停在她的鼻尖。她流淚了,為了彩蝶。
“不要關着我,阿娘,不要關着我,阿暢,不要關着我。”
“好孤獨啊,心好痛,好痛……”
巧心看見睡夢中的公孫祈哭訴,就像在黎國的時候,她的殿下隻會在夢裡說自己難過。而從黎國回國,這是公孫祈第一次在夢裡哭喊。
明月的光輝從窗外照進來,巧心捧着公孫祈的手祈禱,獨眠西樓的姑娘不要傷心。而她難免也想到自己,她因為思念自己的母親也落淚。
今夜還有多少人望着這輪明月呢。
清晨醒來,公孫祈以為自己在做夢。她應該回到那座開滿花的小山才是。于是她醒了又睡,醒了又睡。
最終還是巧心惦記她的肚子,叫她起來用膳,而後還要服藥。
“巧兒,這是夢嗎?”
巧心不知該如何回複,生怕哪句話惹殿下傷心,于是隻說:“殿下,吃點東西吧。”
“巧兒,這是夢嗎?”
巧心見避開不了這個話題,于是回答:“如果殿下希望,那就是,如果殿下不希望,那就不是。”
公孫祈笑起來像個童稚,她說:“那這就是夢吧,醒來後,就可以回到小時候,大家都還好的時候。”
巧心不忍心戳破公孫祈的幻想,如果可以,她想用一生去守候她的殿下,不論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她都隻願意守護這個會笑着流淚的姑娘。
世界從來都是冷漠的,它不會因為人的願望而改變。不論在怎樣的恐懼下瑟瑟發抖,如果将要下雨,雷鳴電閃一樣都不會少。
黎國的第二封書信傳來了,黎王說他可不是空口無憑,讓宋伯帶着他的胞姊前往白城赴會,還強調了這次可不要狸貓換太子。
雖然看起來要曲折些,但是其實也是和了他們的意,鐘桢原本就在安排出行的事宜,如今确定在白城相會,他的意思是第二日就可以出發。
大家都表示沒有意見,隻有公孫暢在為難,但是想到莫聞說前行不辍,于是他果斷地答應了下來。
朝會散後,公孫暢去了關押着樓渰的地方,這是公孫暢第一次見到所謂“法”落到人的身上,是怎樣的一副景象。
樓渰被束縛在刑具上,一身的囚衣已看不出來原本的顔色。寺人将公孫暢擡進室内,公孫暢坐在樓渰的面前,仔細地打量這個人,這個他的阿姊心心念念的人。
不過除了容貌姣好一些,他沒看出來樓渰與尋常的男子有何不同。
“樓渰。”
公孫暢喚了一聲,他也沒指望樓渰回複,隻是讓寺人把從康甯殿中取回的刀扔在樓渰面前。然而樓渰睜開了眼睛,他淺淺地微笑,縱使這樣使他更加疲憊,“見過太子殿下。”
看來他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公孫暢感到一絲嘲諷。
他曾經那麼讨厭這個人,如今卻不得不來拜托他,因為不論他的喜惡,樓渰的确是他所知道的武力最高的人,此行去黎國,他最放心保護阿姊的人是他最讨厭的人。
“寡人命令你,保護好長公主。”
短短的一句話,蘊含了無數的變故。饒是樓渰也愣了一刹,而後他鄭重地答應:“臣,領命。”
公孫暢招手示意寺人帶他回去,他還要去見他的阿姊。縱然他在别人面前不可一世,面對阿姊,他總是愧疚難安。以他原本的性子,犯了這麼多錯,他定是不敢再去見她的,可是他總是要前行不辍的。
在長歡殿外,他看着紛飛的柳條,仿佛回到那個有着暖陽的時刻,隻是向他俯首的人早已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