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佑三年冬月,旱了兩年的山南道,終于在一個尋常的夜晚迎來了這場期盼已久的大雪。
過去兩年,山南道大旱,蟲蝗成災,赤地千裡。
災民紛紛南下,或北上直逼京師。
朝廷赈災的同時,不得不派兵鎮守,然而卻導緻山南道與河南道交界處聚集了大量災民。
這場大雪紛紛揚揚下了一整夜,連河南道境内的太康縣也被籠罩其中。
太康縣地處兩道交接口,周圍是延綿不絕巍峨險峻的祁蘭山脈,各水路渡口也早就被重兵把守。
而聚集在太康縣城牆外的大部分災民,還在抱着希望。
希望有朝一日,他們能夠穿過太康,北上尋一條活路。
卻被這場突降的大雪悄無聲息地,永遠地帶走了生命。
城外的一切正被大雪掩埋,而太康縣城内,喜鵲街上的富戶,謝家大房裡卻人來人往,喜氣洋洋。
卯時正,謝家大房長媳蕭氏誕下一子。
而此時正逢旭日東升,瑞雪紛飛之際。
随着下人報喜的聲音傳到謝家家主的房中,謝庸與妻子謝大夫人已等了一晚上。
得知蕭氏平安産子,當即大開庫房賞賜府中下人,謝庸還親自拟貼宴請賓客,預備大擺宴席。
“快快!快随我去通知老夫人!”
謝大夫人喜極而泣,顧不上天還未亮,便要趕到婆母的院子裡去。
謝家世代從商,家産豐厚,然而商戶自來地位低下。
雖說本朝開恩,允許商戶參加科舉。
然而世家底蘊深厚,人才輩出,寒門商戶要出頭談何容易。
謝家努力了兩代人,才終于在謝庸長子謝集英這裡,看到了改換門庭的希望。
謝集英身為謝庸長子,本就當作謝家的下一任繼承人培養。
他自小聰明好學,十九歲那年便考中秀才,随後又被縣令保媒,娶到南陽蕭氏的女兒蕭蘭娘為妻。
雖然這蕭蘭娘隻是蕭家旁支所出,但謝集英卻也因此有了進蕭氏族學的資格。
蕭氏族學聲名在外,四方求學者無不心馳神往。
謝家能和蕭氏結親,謝集英怎能不讓謝家驕傲。
然而蕭氏雖然身份高貴,進門後卻子嗣艱難,成親三年無所出。
謝家不願委屈蕭氏,從不提納妾之事。
然而蕭氏賢名在外,卻主動提出要為謝集英納一門妾室。
謝家的人都十分動容,謝老夫人便做主,為謝集英擡回了一門名喚林玉的良妾。
林玉進謝家不到半年後便懷上了孩子,然而她卻在生産當日血崩而亡。
她生下的孩子最終記到了蕭氏名下,取名謝淵。
五年後,蕭氏突然有孕,且平安誕下一子。
謝家大喜之日,所有人都在為蕭氏的孩子降生而歡喜。
卻無一人想到,那個曾被當作嫡子養育的謝淵,今後會是何命運。
*
大雪下了整夜,一早醒來,路面的積雪竟已沒過了小腿肚。
喜鵲街尾的謝家四房,仆婦楊春娘今日也是早早醒來。
她起身穿了衣裳,挽好頭發,出門時見院子裡厚厚一層雪不由大驚。
前些日子她在後院角門外開了一小塊地種了些菘菜,昨日去看時已發了不少芽。
這雪一下,豈不是生生給凍死了?
楊春娘腳步匆匆就要趕出去查看,可這會兒,守門的石婆子還沒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