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丫鬟打工日常 > 第73章 第 73 章

第73章 第 73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事情還要從謝淵和柳東林的喜訊傳開後說起。

陳柏石對自己教出來的學生絕對自信,得知他倆的名次後并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驚訝,而是覺得本就該如此。若他們倆沒考上,那他才要去鬧一場呢。

可沒想到,今年太康的學子水平差成這樣,一個縣幾千人精挑細選出來六十個,最後隻有三個考上了。

除了謝淵和柳東林兩人,另外一個也不是縣令家塾的人,他們今年有二十幾人前去赴考,全都落榜了。

正因謝淵和柳東林年紀輕輕且同出一間書院,此事才格外惹人矚目。

如今不僅是外邊私塾裡的,就連每年在縣令家塾交了大筆學費的學生們,全都盯着城外東源山蠢蠢欲動。

原本受人追捧,趨之若鹜的縣令家塾開始人心躁動。那群跋扈的鄉紳富戶子弟本來是被家塾前頭一根蘿蔔吊着,期待着自己在這裡會比外面那群烏合之衆改換門庭多了份希望。

誰料不知從哪冒出來一個東源書院,隻收了三個學生,一下場就考上了兩個。

而家塾學生們随後一想自己在這苦讀多年,家中每年還要交上去一大筆錢财,本以為這裡已是頂級配置的公子哥兒們心裡不平衡了,但他們絕不往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對這些先生産生了質疑。

如今課堂上事态頻發,本就高傲的先生哪裡能忍受這些膏粱子弟的挑釁,好幾個都直接甩手不幹了。

而學生們本性一暴露就如脫缰野馬,越發嚣張。從前他們是沒有選擇,如今外邊還有更好的去處,那還怕他個鳥,隻是家中與官府牽扯太深,不好将這心思擺在明面上,他們隻好對先生發作。

于是近日鬧事的學生越發多了,負責書塾事宜的管家壓不住,隻好去找縣令救場。

太康縣縣令崔卯出身柏嶺崔氏,今年是他在任的第十五年。

在他的治理下,太康縣雖說不上蒸蒸日上,但整體還是平穩的。比起家中子弟和同僚們節節高升,他更喜歡偏安一隅,在這繁華縣城裡做個輕松縣官。

也多虧他背靠大樹好乘涼,多年來才能将太康縣這塊肥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崔卯對底層小民的三瓜兩棗并無興趣,也深知他們有口飯吃便出不了什麼大亂子。而他隻需多維護下自己外頭的形象,再将這裡的鄉紳富戶都拿捏在手心裡,太康縣就會一直是他的囊中之物。

科考是放開了門第限制,可這些人竟天真地以為就此能改換門庭了。崔卯當初不過心血來潮給自己兒子辦了個家塾開蒙,誰知傳到外邊就變成了名師荟萃之地,甚至還有大把富戶捧着錢要來上學的。

崔卯笑而不語。

他什麼也不用做,就有源源不斷的錢财入袋,真是不知京裡那群人争着往上爬做什麼,他在這兒不照樣賺得盆滿缽滿?

管家匆匆來報時,崔卯正在自家池塘邊喂魚,他一身家常衣裳,身邊還站着個服侍的美妾,好不肆意快哉。

聽完管家的消息,崔卯面上還很平靜,隻是眼中泛起了冷意。小妾見狀忙接過他的魚食碗,又遞上濕帕,等崔卯擦拭完畢後便帶着下人匆匆退下了。

池塘涼亭中隻剩崔卯與管家二人,他喝了口茶,眉頭卻擰起來:“那謝集英的兒子不是也在咱家裡上學嗎?怎麼成東源山的人了?”

家塾的事情他平日也不怎麼管,若不是謝家在太康縣裡是大戶,崔卯甚至都懶得去記這些人誰是誰。

管家回道:“回大人,在咱們家讀書的是謝朝,不過那謝淵原來确實是謝舉人的兒子,可前幾年就過繼給他四叔家了,這四房是庶出,沒什麼出息,并不得謝家看重。”

崔卯沉了臉色,轉頭去看水中遊走的魚群。

今年院試他早得了消息,朝廷特從汴京派了人到各地州府監考,家裡來信囑咐他莫要動什麼手腳,免得被抓到把柄。

崔卯雖偶爾照顧關系戶,但整體仍以才學取士,他大費周章請來的人也是有點本事的,家塾的教學水準遠勝民間私塾。

雖說靠着這間書塾他賺了不少錢,可這錢還不至于多到讓他冒着丢官的風險。

崔卯往日批卷的占比也沒摻多少水分,在他這裡上學的學生能接觸到他崔氏一族的藏書,享受着他請來的名師授課,若還學不出什麼來,那不正是天生的廢物,沒救了?

今年崔卯批卷,本想着結果應該也大差不差,也沒看這些人什麼家世背景,按閱卷的結果定了名次。

起初收到府城的公文他粗看了一眼,隻覺得這謝家竟真有幾分運道,說不定再過不久自己又能得一大筆孝敬,他便懶得理了。

至于底下人歡天喜地打着縣衙旗号去給謝家報喜的事,崔卯哪裡會關心這種小事。

結果現在陰差陽錯鬧出這事來自砸招牌,這讓崔卯十分不爽。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