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又沒有知識産權保護,甯歸竹覺得後面那個方法不是很靠譜,但是前者的話,他短時間内并沒有那個時間和條件制醬。
而且豆瓣醬的制作方法,對他而言隻是微不足道的一點小東西。
甯歸竹有些心動。
看出他的想法,熊錦州開口道:“想賣的話我去找中人,不用擔心其他問題。”
有句話叫作‘強龍不壓地頭蛇’,好巧不巧,熊錦州就是‘地頭蛇’中最大的那一條。
甯歸竹還不滿二十,對古代的了解渠道除了課本,就是各種小說和影視劇,暫時還無法自行做出判斷,這會兒聽熊錦州開口,他也就點了頭。
熊錦州出去找人了,甯歸竹看着醬坊裡的東西,除了醬油和陳醋之外,還要了點黃豆醬。
要了這三樣,甯歸竹的視線落到另一邊,看着那上方的牌子片刻,問道:“肉醬和魚醬是什麼樣的?”
“這個啊。”掌櫃的擡頭看了眼,讓工人繼續裝醬,帶着甯歸竹過去看,“你之前沒買過的話,可以弄點豬肉的嘗嘗,或者是這種雜魚醬,味道也不差。”
他挑了一罐子魚醬和一罐子肉醬打開,給甯歸竹看了一眼。
陶罐中的醬都在制作的過程中被搗碎了,和其餘調味混合在一起,能夠聞到濃郁的鹹香肉味。
甯歸竹看了眼價格,“兩百文一罐?”
“對。”掌櫃的點頭,“你要是要,一百八十文就成。”
“那拿一罐吧。”
甯歸竹心裡琢磨着掌櫃的之前的态度,感覺就算隻有半個方子,賣兩百文也不成問題,買一罐回去,炒菜的時候放上一點,有了葷腥也省得之後買肉吃。
“好,還要别的嗎?”
掌櫃的挑了一罐好的,再度看向甯歸竹。
甯歸竹看了一圈,搖頭表示不用了。熊錦州的錢看着多,但真買起東西來,其實不怎麼夠用。總不能這回一次性把存款花了,之後就等着喝西北風吧?
而且……
古代看病肯定比現代更費錢,人一輩子不可能不生病,還是多留點存款為好。
四個陶罐擺在一起,出去找中人的熊錦州還沒回來,掌櫃的讓人上了茶水,招呼甯歸竹坐下來等,同時不着痕迹地打探甯歸竹的情況。
别看熊錦州隻是個捕頭,他們這些做生意的,平日裡就留意着這些小卒呢。
但今天之前,他居然沒聽說過熊錦州成親的事情,而且甯歸竹長得這麼标緻,又會做醬,此前竟也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号。
好奇都是其次,掌櫃的主要是想多打聽一點,也省得以後交易來往時,鬧出什麼不必要的幺蛾子。
甯歸竹聽着他的話,大概說了一些,也沒多詳細。
這個時代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見識過的新奇東西也不一定有現代的普通人多。他會的東西太多,這會兒說的情況越詳細,以後找補的難度就越高。
他可不想被當成妖怪燒死。
聊了沒一會兒,熊錦州帶着一個中年文士回來了。
“竹哥兒。”
熊錦州大步走到甯歸竹身邊,介紹了下身邊的人道:“這是李秀才,常幫人寫些文書。”介紹完又看向掌櫃的,“請李秀才做中人沒問題吧?”
掌櫃的樂呵呵地,連連點頭,“沒問題,當然沒問題。”
都說‘窮秀才富舉人’,那是在這讀書人之間的比較,在普通人家眼裡,秀才随手幫忙寫一張文書換來的銀兩,都能讓人眼紅不已。
這給人做中人,收的錢自然更多一些。
掌櫃的和熊錦州各拿了半兩銀子出來,甯歸竹在旁邊看着李秀才提筆寫字。
文書上的内容是甯歸竹和掌櫃的商量好的,看着李秀才一字不差地寫下,甯歸竹微微偏頭,熊錦州察覺到視線,垂眸看過來。
對上視線,甯歸竹抿唇微微笑了下,收回視線繼續看李秀才的動作。
寫好文書後,李秀才又讀了一遍,确定雙方都沒有要添加的内容後,他才開始謄抄第二份,這一次文書中間隔了三指寬的縫隙,全部謄抄好後,李秀才在空出的位置上書寫上自己的名字。
趁着墨漬幹涸的時間,李秀才重新拿筆,看向甯歸竹:“甯小哥,說一下要交換的方子吧。”
“好。”
制醬的方子大差不離,甯歸竹說了前面需要時間發酵處理的部分,保留了後期調味的内容。
有些東西做起來簡單,難的是如何将其想出來。
掌櫃的在旁邊聽了一耳朵,憑借着多年制醬的經驗,心裡就有了判斷——這個法子是真的可行。
他臉上的笑容更加真誠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