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所人稱貴族學校的私立高中,博青高中算不得頂尖貴族學校。
但因為學校口碑和師資配置不錯,再加上又是唯一一所偏藝術類的私立學校,所以在市内還算受追捧,一直不愁生源。
生源雖然不愁,但優質生源哪個學校都缺。
為了跟其他學校搶優質生源,博青的學費一向分為三檔。
于是,學校生源也分為三檔,且三類生源的比例大緻為2:7:1。
一檔生源是免費考進來的,隻要達到博青的一檔分數劃線,就能免費就讀博青,不僅學雜費全免,甚至還會有生活費補貼。
免費考進來的一般是成績優越但家庭條件一般的學生,是所有學校都争着搶着要的生源。
所以他們的選擇有挺多,之所以選擇博青,是奔着博青的藝術課程來的。
能夠免費且系統地學習一門藝術,對于普通家境的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誘惑力。
二檔生源需要達到博青的最低招生分數線,且交昂貴學費,才能進博青。
這類學生,文化課成績一般,但家裡條件不錯,一般從小就學藝術,将來走的也是藝考路線,也是奔着博青的藝術師資來的。
三檔生源沒有分數要求,純純就是交比其他所有學生都貴的學費進來的,咱們的倒數第一方見墨就是屬于這一檔。
據說當時就是以倒數第一的成績進來的,一年下來,成績非常穩定,一點退步都沒有,沒有讓人失望。
也不知道當初招他進來的人有沒有後悔,也許沒有,誰讓他給的太多了。
不過很好奇,貴族學校不說遍地都是,但在這城裡也挺多所的,隻要錢給足夠,想上哪所都不是問題。
以方見墨的家庭條件來說,就算是頂尖的貴族學校,他也完全能夠上得起。
所以,他當初為什麼會選博青呢?
答案是,他抽簽決定的。
沒錯,就是這麼随意。
那時,早晨,他從床上爬起來,睡眼迷糊中看到書桌上的學校名單和介紹冊,突然想起來自己還沒有選學校。
他視介紹冊如無物,瞅了瞅名單上一排一排的貴族學校名,想了想,将其撕成一條一條的,然後卷成一團堆在桌面上。
全部卷完之後,他随便找了個筆筒,将紙團丢進去,然後像求簽那樣上下搖晃,哪個學校掉出來就去哪個,非常的有儀式感。
第一次掉出來三個紙團,他一一丢了回去,嘴裡還念念有詞:“感謝你們對我的認可,心意我領了,但恕我無法同時選擇你們,抱歉了~”
就是這麼不要臉,覺得自己是個寶,被争着搶着要。
第二次掉出來兩個紙團,他用一種非常無奈的語氣說:“害,真的不是我不想選擇你們,實在是我分身乏術,沒辦法同時去兩個學校。要不然我去練個分身術好了?到時候想去幾個學校就去幾個學校。有沒有什麼秘籍給我練練?重金收購~”
第三次的時候,終于隻掉了一個紙團出來。
就這樣,博青運氣不好,不幸被他給抽中了。
當然他自己并不覺得,反而自我感覺良好地認為它運氣好,在那麼多所學校中搶到了他。
……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學校文理分科之後都是理科班多文科班少,而博青因為自身偏藝術類學校的性質,與其他學校大大不同。
校内每年級設置15個班,分科後文科班多理科班少,每班約28~32人。
其中,文科又分為文偏藝考班和文偏高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