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晨六點,程今推開後期機房的門,機房裡依舊亮着冷白燈,地面散落各種廢紙、速食盒。幾位後期工作人員在電腦前打盹,電腦風扇發出嘈雜噪音。
就在幾個小時前,經過幾天通宵鏖戰,他們總算做出了一版簡略片花,但導演對結果并不滿意。
程今記得昨晚收工時,導演當着衆人面撂下一句“再給我改”,就匆匆離開。她盯着那台依舊在渲染界面的主機,腦中回響着趙敏助理羅凱的話:“要想拿到更多宣發資金,你們片花得足夠亮眼。”
2
正準備叫醒衆人,一道細瘦身影從機房另一側探出頭:“程制片?”
是一個穿着寬松衛衣的女孩,頭發随意紮成馬尾,看上去二十來歲,眼底泛着熬夜血絲。
“你就是小澄?”程今努力回想:上周導演曾提過有個新人剪輯師臨時加入團隊,“對不起,還沒機會正式認識你。”
小澄放下手中筆記:“我熬了兩夜拼素材,剛剛又卡住……你要先看一下片花現在的狀态嗎?”
程今注視她微紅的眼睛:“好,你辛苦了。給我說說具體難點在哪。”
3
小澄帶她來到主機旁,一邊打開剪輯軟件,一邊低聲解釋:“卧底對峙的拍攝素材超過兩百條,鏡頭風格差異大。有文戲、打戲、幫派群演、煙霧夜戰,還有沈老師跟柳堯幾場分段……要拼成三分鐘片花,必須砍掉很多片段。”
程今看到屏幕上一堆花花綠綠的時間軸,頭都大了:“這麼多層?不是已經剪了一版嗎?”
小澄苦笑:“那版被導演否了,說節奏混亂,不夠炸,又說角色情緒沒突出。我隻好重新加打鬥鏡頭,還要插情感線索。”
程今喃喃,“兩面為難。”
小澄點頭:“昨晚我想在一分半處加入沈宴身陷絕境的慢鏡,但導演嫌拖沓。說既然是片花,就要爽感直上。可再猛下去,又沒人看得出角色内心。”
程今翻看幾個關鍵點:“咱們可以先做兩種思路,一種商業爆裂,一種稍帶角色糾結,然後看看能否融合。”
4
“可咱們時間是不是不多了?”小澄敲鍵盤時,聲音帶着焦躁,“楊導說趙敏那邊随時可能來催。”
程今輕輕歎氣:“一邊要有導演滿意的内容飽滿,一邊要滿足投資方看中的噱頭……不管怎樣,先盡最大努力讓我拿出第二版。别擔心,如果最終還不理想,我再去想辦法。”
小澄眼裡閃過一絲信任,點頭:“我……我再試試!”
5
中午,導演把沈宴叫來機房,讓他過目卧底對峙部分,看看剪輯對角色呈現是否合理。
沈宴作為演員,對成片節奏并不專業,但對自己表演的微表情、動作銜接很敏感。
他翻看了幾段素材:“這個翻越鏡頭和下一個打鬥之間,中間隔了兩秒靜場,會不會過于突兀?觀衆是不是會懷疑我怎麼忽然跳到另一個場景?”
小澄邊筆記邊點頭:“可以在切換處加一點煙霧或群演晃動做過場,銜接更順。”
導演站在後面,抿嘴說:“好,算個思路。再把那場槍口頂頭的表演略調前,讓觀衆先感到緊張,然後再爆發動作。”
程今靜靜聽完,心裡覺得沈宴雖不是專業後期,卻能給出對表演節奏的精準意見,也算幫了大忙。她留意到他臉色依舊蒼白,膝傷并沒徹底好,但仍認真指出每個鏡頭表演的可取之處。
6
傍晚時分,小澄忙活到頭暈目眩,終于導出第二版片花。導演先看了開頭一分半,扭頭看向程今:“除了動作爆點,看不出什麼更深層的戲劇性。”
小澄有點急:“咱們片花就三分鐘啊……對家那裡天天宣傳豪華卡司和猛料,要是咱們不給觀衆炸裂點,誰還期待?”
一名後期同事在旁嘟囔:“把深層劇情全删光,就剩打打殺殺,這不還是噱頭第一?觀衆真會心動嗎?”
楊導皺眉:“你别一口一個噱頭,我也要故事,但片花最先是市場看,不能太悶。”
争執不下時,程今隻得站出來:“确實需要保留些角色沖突,讓人知道這是有演技、有情感的作品,但也絕不能缺大場面。如果我們隻呈現沉悶心理戲,投資方會覺得賣相不足。若隻搞動作狂歡,觀衆又以為無腦打鬥。”
後期同事有些不服:“那可真難兩全。”
程今語調堅定:“沒法兩全也要逼近最優,這就是我們必須完成的工作。”
屋裡氣氛緊繃。導演沉默地捏着眉心,沈宴默默坐在一旁,小澄打算再查素材。大家都在焦灼裡找平衡。
7
深夜十點,新版片花打包好。導演和程今反複看過,還是覺得節奏不盡如人意:
前段打鬥淩厲,但轉到角色内心卻有些突兀;
中段又加了群演鏡頭後,整體偏長冗餘;
結尾想呈現沈宴的複雜神情,卻過短。
導演摘下耳機:“這樣放給趙敏看,我都不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