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允千抵京的第二天,太子府門庭大開,滿園春色争相往外湧,滿京權貴紛紛朝裡走。
雖景色比不過聆春湖,但對這裡向往的人絕對比聆春湖多得多。
顧家兄妹剛帶着侍從踏入府門,太子府的老管家便樂呵呵過來,“顧公子您可算到了,殿下等您半天了。”
“等我?”顧言出挑眉,毫無顧忌的調侃着未來之君,“平時裡可沒見他這麼想我啊?”
“公子真愛說笑。”老管家明顯很熟悉顧言出的性格,并未将他的話當真。
可門口來來往往的人,卻紛紛向這邊投來異樣的目光。
見此,顧允千連忙打住還要說話的人,“兄長快過去吧,我自己去後院找太子妃便好。”
“行,反正這你也熟,那我不管你了。”顧言出無所謂的點頭。
顧父在十年前就已經是太子師,在世人眼中,顧家早已與太子脫不了幹系,或許在他們那位陛下心裡,顧家已是太子的顧家了。
是以,顧言出也懶得演戲給他人瞧了,深知某個地方的某人更需要自己,他便也不再墨迹,帶着重霄直接就拐去了前廳。
平日裡太子時常宣顧言出議事,顧允千也經常來陪太子妃消遣聽戲,因此顧家倆兄妹對這座府邸簡直不要太熟悉。
不過,想起顧允千許久沒來過,老管家貼心的建議着,“顧姑娘,年前我家娘娘叫人翻修了院子,您還未曾來過,老奴找個人帶您去後院吧?”
“多謝管家。”顧允千禮貌點頭,身後的朝露午陽微微俯身。
可老管家還沒來得及叫人,便有個一身暗紅色華服的貴公子毛遂自薦。
“正好我有事找姐姐,不如我帶顧家妹妹過去吧?”
來人的聲音有着少年人的低沉,偏他生得明豔又張揚,五官俊挺的可怕,與眼中那不易察覺的陰郁完全相反,但總的來說卻也不甚突兀。
他名蕭錦鴻,是着京城最年輕的小侯爺。
其父宣平侯在八年前陛下遇刺時,舍身救駕,但不幸當場殒命,年僅十二歲的蕭錦鴻承襲宣平侯爵之位,自此擔負起了蕭氏一族的前程。
“府内模樣大改,還是我帶顧妹妹過去吧。”蕭錦鴻罕見一笑,可在察覺到顧允千的不願後,眼中又被更大的陰霾取代。
他不再等待她的回答,隻倔強的轉身朝後院走去。
顧允千無奈,她既不能就此離開,也不能一直站在原地,隻得帶着侍女跟上前面那人的腳步。
而另一邊,顧言出也已到達了前廳。
那裡果不其然,場面可謂是……異常安靜。
太子趙伯宣,為嫡為長,人品端方,品性厚重,處事嚴明,決策有度,可唯獨太過嚴肅,甚至有些方面可以稱作刻闆。
不過也正因如此,他隻需坐在那,便能令諸位大臣心生敬畏,不敢有一點的放松。
深知自己的定位的顧言出,在還沒跨進門時,便已樂呵呵的打起了圓場,“哈哈,在下來遲了……”
屋内官員紛紛起身相迎,他們的救星終于來了!
看着不遠處言談甚歡的衆人,主位上的太子也終于松了口氣,這種場面……真是比處理政事還難。
……
通往太子府後院的小路上,蕭錦鴻在前,顧允千帶着朝露午陽在後,兩個為首之人一語不發,隻默默的趕着路。
但看到此景的人,卻沒有保持原有的安靜,她們在背後小聲的蛐蛐道:“那是蕭小侯爺吧,他怎麼跟顧允千走在一塊……”
“……小侯爺莫不是真看上她了?”
“不能吧,她剛跟商世子退親……”
“……”
那些揣度兩人關系的話,顧允千一句也沒落的全進了耳朵。
聽得她滿頭黑線,然而前面的人竟好像沒聽見般,仍自顧自的悶頭走着。
眼看着人越來越多,不想明日流言滿天飛的顧允千,倏然停下了腳步,“小侯爺,我們聊聊吧。”
“你終于肯理我了。”
蕭錦鴻回眸一笑,隻是那笑……很苦澀。
顧允千側眼躲避。
這一動作,也讓那人眼中的光更暗了些。
“去那邊吧,人少。”
蕭錦鴻随手一指,兩人移步假山旁,然後相對無言。
對于蕭錦鴻,她一向保持敬而遠之,可他卻好像不知道她的躲避般,一直緊追不舍……
漫天花香撲鼻,旁邊翠鳥啼鳴,顧允千随意扯了個話題,“聽說小侯爺得了巡城司指揮使的差事,還未向小侯爺道喜。”
蕭錦鴻搖頭,自嘲地輕笑,“不過是個巡城的,還是商徵羽不要的官,沒什麼可恭喜的。”
顧允千不語,隻默默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