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盤中,不怪弟弟計較,這擺盤确實好看。正舉箸要夾,忽然就聽楊橋說,
“二哥,要拌着吃。”
陸岑川趕緊接話,
“不用,我拌過了才擺的。”
這話一落果然楊橋就又去瞪陸岑川,陸岑川抱着阿越默默挪得離他遠了一點。
楊路看着他倆好笑,卻沒說什麼,給陸岑川心思又加幾分,對眼前食物的期待也多了些。
吃了兩口涼皮,又嘗過面筋,楊路用帕子擦了擦嘴角,到,
“确實不錯,咱們本地也沒有見過。”
說着,仔細看了看陸岑川,卻沒有追問她從哪兒學來,隻說,
“可以試試,過幾天就是集日,就從那日開始如何?”
楊橋聽楊路這麼說,知道這是二哥同意幫忙了,趕緊捅了還沒反應的陸岑川一下,
“二哥覺得可行,你還愣什麼!”
陸岑川冷不防被他戳得一歪,偷偷瞪了不看氣氛的楊橋一眼——自己覺得可以和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肯定,那能是一回事兒麼!?我驚詫飄忽一下也不準?
而且,這就決定了?
也太沒真實感了!
不過對真實感的追求隻是一瞬,陸岑川立馬擔憂起了賠本的事情。
雖然有楊二哥的肯定,但是做生意這事,也不是有人看好就能成的,賣不出去那可有的受了。
于是陸岑川又向楊路征詢了各種問題,連一碗賣多少價錢也是楊路斟酌給定下的。
最後楊路說反正這攤子擺不大,桌凳碗筷都由他來準備,陸岑川問能不能找些井水用來降溫的時候,也是爽快答應,可謂給毫無家當的陸岑川大開方便之門,覺得這個人情真是欠大了。
“就這麼說定,我提前叫人幫你占好地方,你到時跟着阿橋進城,直接過去便好。”
“我知道了,謝謝楊二哥!”
兩人全都商量完,楊路想着今天就留他倆吃過晚飯再回去,反正還有幾天時間,不會耽擱準備。陸岑川卻說還想四處逛逛,叫楊橋留着吃飯,她自己回去就好。
楊家兄弟對視一眼,楊橋便起身撣撣衣擺,到,
“我把你帶來,自然把你帶回去,免得寶柱也要說我不着調。”
才不會呢。
陸岑川默默想,按照寶柱哥以楊橋為榮的勁兒,隻會為他開脫。
楊路見他們都有主意,就親自送他們出去。
告别楊路,兩人先去了集日說好要擺攤的地方。
那是東市旁邊的一條小街,夾在東市與牛羊市之間,離集市也很近,占盡地利。裡面擺着幾個賣吃食的鋪面小攤,果然如同楊橋所說,都是粥餅饅頭之類,那日她跟李寶柱買包子的店鋪正是這小街迎門第一家。陸岑川看了一眼天色,問楊橋,
“他們都什麼時候出攤收攤?”
“平日裡沒有夜市,應該過了晚飯就會撤了吧,幾時出來我倒是不知。”
“夜市?”
陸岑川有些驚訝,本朝竟然是不宵禁的?
楊橋不以為然的點頭,
“都是逢年過節的,今年應該還有幾次吧。”
雖然因為席老三被征兵還戰死,叫陸岑川覺得現在是處在戰時。但這些日子看下來,好像大家還過得挺安穩的嘛,甚至連宵禁都不很嚴格。
陸岑川跟楊橋聊天之間分心二用的觀察來往商客,順便默默計數,估算一下人流。雖然現下不當不午的,得出的數據應該不太能參考,但結合楊二哥所說集日會進城的人數,陸岑川對要做多少東西,心裡也算有了大概。
楊橋聽她嘀嘀咕咕的在數數,挑了挑眉毛,也沒打攪她。
就說了,寶柱是瞎操心。
等陸岑川數完,楊橋問她還想逛哪裡。
“除了東市,還有别的做生意的地方嗎?”
楊橋想了想,其他基本就是有些家底的老店,比較零散,還有些茶樓酒肆,都說與她聽,
“還有二哥的鋪子那附近,周圍有些小鋪子。不過他那裡不賣散貨,你要想看下次叫上二哥帶你去。”
不賣散貨。
陸岑川忽然有點兒心虛,她這點兒新手入門級别的小買賣,竟然還來請人家指教,希望沒叫楊二哥笑話自己太久吧。
應該早向楊橋問清楚的,大意了!
“還有就是……”楊橋猶豫了一下,但覺得她既然認字,萬一需要呢,就又說,
“我常去的紙筆鋪,還有書肆。”
陸岑川果然很有興趣,兩人就離開東市往那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