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串鋼印的發現從何而來?
還得從她們第一次接觸陳婷案說起。
案發當日,靜海市刑偵隊接到了這起看似僞造自殺溺亡的陳婷案件。
刑偵隊以經驗豐富的甯向晚為隊長,她戴着手套,與痕迹科長蘇念安、老法醫張明德一同踏進了陳婷的住處。
為了最大程度保護現場,甯向晚迅速安排警隊人員封鎖現場,随後指派周晉去調查周邊鄰居,希望能從他們口中獲取有價值的線索。
周晉首先敲響了陳婷隔壁鄰居家的門。
來開門的是一位中年大叔,他穿着随意的居家服,臉上帶着些許疑惑。
周晉表明身份和來意後,大叔回憶:
那天,他是聽到隔壁有點動靜,有那種直播的聲音,還有門窗碰撞的響聲。
他也沒太在意,陳婷是個遊戲女主播,平時她直播的時候動靜就不小,而且經常會有東西碰撞的聲音,他們早就習慣了。
不過那天好像聲音比平時大了那麼一點,他當時忙着自己的事,就沒多管。
周晉接着又來到了另一位鄰居家,這次開門的是一位年輕的女士。
她有些緊張地看着周晉,聽了周晉的說明後,思索了一會兒說:“我也聽到了一些聲音,當時我還以為陳婷又在直播的時候和觀衆互動呢,她有時候會比較激動。”
具體有什麼特别的,她也說不上來。
她好像聽到過一聲比較尖銳的叫聲,不過很快就沒了,她也沒往心裡去,還以為是她遊戲裡的音效呢。
周晉認真記錄下兩位鄰居提供的信息,謝過他們後,返回了陳婷的住處,向甯向晚彙報情況。
與此同時,甯向晚和蘇念安正在勘察現場。
現場的窗台上挂着一隻野貓的屍體,死狀恐怖,蜷縮着身子半懸在窗台沿邊。
這隻野貓也成為了對面鄰居報案的關鍵線索,仿佛是一隻“無聲”的證貓。
蘇念安從痕迹科的工具箱中取出了一系列先進工具,開始對現場進行細緻檢查。
她首先使用的是魯米諾試劑,這種試劑能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發生反應。
試劑在暗處會發出藍光,哪怕是微量的血迹,甚至是被清洗過的血迹也能檢測出來。
蘇念安對房間進行了全面噴灑,尤其是窗台、地面和直播設備周圍。
暗光環境下,她的眼睛緊緊盯着這些區域,大概掃視了一遍。
緊接着,她打開了紫外線燈。
紫外線的照射下,血迹會呈現出特殊的土棕色反應,一些肉眼難以察覺的痕迹也能顯現出來。
蘇念安手持紫外線燈,對房間的各個角落進行掃描。
随着蘇念安手裡的紫外線燈的移動,并沒有發現任何血迹跟腳印。
看來這次的兇手是有備而來,蓄謀已久了。
蘇念安又拿出了多光譜分析儀。
這個儀器可以通過不同波長的光譜分析,觀察血迹的吸收和反射特性。
多光譜分析儀能夠在紫外光、紅外光或其他非可見光下發現更多潛在的血迹。
她操作着分析儀,對房間進行了全面掃描。
直播間的地毯上,蘇念安使用了腳印檢測工具。
她先是采用粉末法,将細粉末,如鋁粉或炭黑,均勻地撒在可能有腳印的區域,利用粉末與地面的對比反差來顯現腳印。
接着,她又使用靜電吸附法,利用靜電吸附裝置,将微小的腳印痕迹吸附到膠帶上,以便進行更細緻的分析。
蘇念安成功提取到了幾個模糊的腳印,小心翼翼地将這些腳印記錄下來,并拍照存檔。
甯向晚戴上白色手套,緩緩走進陳婷的卧室。
她走向靠牆的衣櫃,輕輕拉開櫃門。
櫃子裡的衣物整齊地挂着,各種風格的服裝琳琅滿目。
甯向晚翻看着陳婷的衣物,檢查是否有異常的痕迹或隐藏的物品。
她的手指在衣物間輕輕滑過,并未發現任何異常。
接着,她蹲下身子,打開下面的抽屜,裡面擺放着一些内衣、襪子等私人物品,同樣擺放得井井有條。
她逐一翻看,确認沒有被動過的迹象,也沒有發現任何可疑之物。
甯向晚站起身來,目光落在桌子上的直播設備上。
她走近桌子,彎下腰,觀察了下設備的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