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之涯确實本事大。不僅提供銷贓方法和路子,還能幫助他們離開垂獅縣!
錢能再掙,但巴結李之涯得趁早。
張清非溫柔的逗江愈玩,暗戳戳也不讓李之涯讨得好,“你知道九成有多少嗎?我們李大人一成足矣,多了有損文人氣息。”
看着沒表情,實則牙龈都咬碎了。
李之涯要是有那麼多錢,比殺了他還難受。
張清非本就是閑的,既沒想做好事也沒想做壞事,就是太閑太無趣,看見個水池就要跑過去撥兩下。
憑白讨人嫌。
但這回,卻歪打正着。
把李之涯從心煩意亂的罪惡感中拯救出來。
這種差錯總是在李之涯張清非之中上演,恰恰是他們共事多年,密不可分的原因。
李之涯在朝堂摸爬滾打多年,一朝被證據确鑿的定罪貪污,曾經的一切經營轉瞬即空。
靠着半退隐卻恨鐵不成鋼,不得不站出來向皇帝投誠哭坳的大舅,大爺爺,和表叔公家左右逢源傍上的金大腿—皇帝親舅舅。以及小時候抱過,入宮不久就想方設法在皇帝面前為自己美言的外甥女。
外甥女美麗溫柔像極了曾經的張夫人,大舅和大爺爺都因為他低頭投誠。
皇帝心軟。
李之涯這才從巨大的貪污團夥中僥幸分離,貶官半流放,活着到了這偏遠之地。
李之涯能力和人設不容小觑,還有朝廷的關系擋着。
就是天大的事,在他這裡也能擱兩天。
出多少力得多少金錢。
李之涯自歎一聲,當初的可怕記憶還曆曆在目。和錢有關的事已經不敢獅子大開口了。可人,隻要一開始變得膽怯,連本應得的東西都不敢擁有了。
他幫助江愈等人,一開始不就因為錢嗎?
他來到這,不就因為本性不好,因為錢嗎?
他李之涯就不是什麼好人,哪個好人會貪污受賄。既然肯定了自己的調性,李之涯頓時無所畏懼了,算計小孩算什麼壞人,這不順手的事嗎?想那麼多幹嘛。得了錢!越多越好。
索性張清非開了這個頭,那他也就順勢而為了。
正兒八經的為自己讨利,這從來不需要他自欺欺人的渾身虛弱,耍小聰明。
就像張清非一樣,明目張膽的要,就是應該的。
李之涯登堂開口:“我提供人,提供路子,六成不要,五成不要。給我三成。我給你們備好幹糧,壓住輿論,做好身份,你們隻管幹幹淨淨的上路。把事情做大了,做好了,以後江湖路遠,給足我力量了,你們永遠有一個後盾。”
江愈他們九成都許下了,三成更不會有異議。
看完可愛的小孩子們。
李之涯看向張清非,臉上帶着幸災樂禍,他能不知道張清非是想幹什麼的,現在怕是牙都咬碎了吧。
想當好人也得看有沒有那條件,李之涯自然是沒有的。
但瘦小伶仃又無依無靠,滿臉懵懂無知的無畏小孩實在讓人心裡輕飄飄的,舍不得欺負。
李之涯話說的難聽,做回了曾經的陰險小人。但善良開了個口子就徹底關不住了。他話語一轉又轉,似乎不小心,似乎隻是買一送一的便宜誘餌,但無疑給江愈他們保留了最大權益。
像一個家長,像一棵樹,自然而然的撐起了他們灰暗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