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峤在财富自由以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買房子。
她在川市的第一套房子是一個兩居室,離市中心不遠,周邊配備齊全。超市、學校、遊樂場,甚至菜場都有一個。
這套房子是高峤的房産中唯一僅有的一套煙火氣息十足的地方。
郁青站在客廳窗邊,沐浴着夕陽俯視放學的小孩子們。
今天川市的空氣質量不好,但這并不影響小學生們背着書包,三五成群,叽叽喳喳,興奮的放學。
-明天見!
-明天别忘記……
孩子們口中的‘明天’理所當然的存在。明天還會和今天一樣:早上起不來,上課走神,被布置很多作業。忘記帶紅領巾是天塌的大事,早操的時候不敢排隊下樓,不知道被老師發現該怎麼辦。
她們不會想到自己明天要怎麼生活,不會擔心明天父母會突然離開,也不會知道以後的自己要面臨什麼樣的選擇。
真好。
郁青轉身,不肯再看這麼天真快樂的畫面。
她回到書房,電腦還在書桌上亮着屏幕。郁青随意點開幾個郵件草草的看了幾眼,文字掠過她的眼睛,沒有一個進入她的腦海。
她關掉郵箱,随手拉開手邊的抽屜——這套房子很多地方還留着高峤當初搬家時遺留的東西,郁青昨天還在衣櫃裡看見了自己落在高峤家的校服——一份文件。
郁青一邊發誓她不是故意要窺探高峤的秘密,一邊拿起這份她不得不看的文件。
文件正文是宋體打印字,标題加粗兩個大字‘遺囑’。
郁青一目十行的看完這份遺囑,又倒回去逐字逐句的閱讀。越看她的眉頭皺的越緊。讀完第二遍,她又看了第三遍。
想看第四遍的時候,郁青放下文件,停止這徒勞無功的活動。
遺囑是高峤的爸爸高如阜立的。内容并不複雜,一千多個字寫出和郁青認知中截然不同的高家。
郁青認知中的高伯伯是風趣幽默,知識淵博的讀書人。他雖然為人古闆一些,但很慈愛和善,對兩個女兒一樣的好。隻是高峤不懂事,總惹她爸爸生氣。
這份遺囑裡,高如阜強調他所有的财産和不動産都歸小女兒高峤所有,柏嶺和他的妻子柏舟一點都不能分到。而高峤要得到這些财産的前提是:她要生一個姓高的孩子。
郁青用手掌撐住自己的下巴。白紙黑字的文件就在她面前,上面還有高如阜的簽名和印章。這兩樣東西也都是郁青見過的,确實是高如阜的遺囑無疑。
但是怎麼會這樣呢?
高伯伯明明很愛妻子啊?他心疼柏伯母生孩子辛苦,還特意讓柏嶺姐姐跟柏伯母姓呢。
百思不得其解的郁青又一次看了看高如阜的簽名和印章,也又一次确認過他立遺囑的時間是十二年前。
十二年前,高峤十八歲,剛剛違背父母的意願偷偷跑去英國念大學,把她的父母氣的仰倒。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高如阜仍然選擇把自己的财産留給‘高’峤。
郁青把文件放回原位,重新審視高峤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