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隻能出現在你的身邊。雖然分開的時間久些也不影響活動,但随着元素力耗盡,他必然會重新出現在你的附近。”】
沉寂已久,已被淡忘,但還記得嗎?
還記得那個僅僅殘存火元素力的裝飾環嗎?
還記得那個經受禁忌知識污染一度沉眠的猩紅色數據體嗎?
【那是個能夠隔離禁忌知識污染的數據體,純粹的信息構造而成的數據體。】
還記得最初試驗的山火嗎?
之後的系統生成的檢測報告。數據體的打印原理……
此前不深入探究,是因為沒有必要。
但現在,艾爾海森必須直白的點出:
系統的一切行動圍繞着唯一的主角。他之所以能打印實物,全賴主角的目光。
在一個唯心主義的世界裡,目光的注視與信任的态度會讓事情趨向于“發生”。
因為主角知曉“系統文”,知曉系統的威能,所以她信任着系統,且肯定系統所說的都将成真。
包括虛假的山火、資料以及,數據體。
數據體的存在與固定形态(保持人形而不是逸散的數據流)皆因她的目光。
現在,她閉上了眼睛。
所以……
·
一隻純粹信息構造成的手臂劃開了空間,在滿溢的污濁知識中邁步而出的人類(數據人形)從容地帶上了身後的空間大門。
那空間裡僅存無邊的黑暗,被無形的壁障隔絕,隻能往複着舊日的浪濤。
赤紅色的,猩紅色的。
帶着危險的數據流痕迹、無形壓迫的知識的污染、表情保持着微笑卻令人感官格外桀骜不遜的……
【艾爾海森】
·
“既然已經猜到了,就不必過多廢話。”紅色的艾爾海森張口,語調要比綠色的他更為上揚、輕快,方瞳略微掃視,瞥見了化作土偶的少女,現在的她徒有這類人的輪廓。
“作為交換,該輪到我陪她了。”
這句呢喃沒有被錯過,及時被唯一的聽者捕捉。
“等到黎明,那位才會真正從她體内掙脫束縛。”
“不過沒關系,你有充足的時間逆流、溯回、重複無數次。”
“隻要你還記得她,還能在這些記憶錨點中獲得不被磨損去的行動力。”
冷漠的、赤紅的,柔軟的、低垂的,他的目光長久的停留在少女面容,忍不住擡指,隔空描繪線條。
“要先找到最初的那個她。”
“至于方法、路徑……你總能找到她的,因為她就在那裡。借助數據體與她的連接。”
·
紅色與綠色交換了身份——正如過去的那樣。
紅色踏上了旅程,綠色待在原地,靜候這一夜逝去。
不算差。
因為有風,有星,有月,還有……身旁的她。
有這些就足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