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少爺是否信菩薩,他回複我說其實不大信,但是來了山門豈有不拜之理?
于是少爺挑了伊河邊最大的一座寺廟進去拜了拜,還留了豐厚的香火錢。
韓少爺還問我,問我是否河西一帶也有這樣集中供奉佛窟的地方。
我回複少爺似乎以前聽邊境上的将士說起過,但是具體位置不甚清楚。
離開洛陽前,少爺帶大病初愈的小萍姑娘上街吃茶,主仆二人還回憶起了在開封的往事。
少爺雖未說,但是似乎很懷念東京的熱鬧繁華,可既然惦記着為何先前卻過汴梁城門而不入?
小萍姑娘曾說少爺很欣賞我的少言寡語,這樣的疑問自然不是我該問的。
到長安前,我以為少爺讓我做向導帶他遍尋美食隻是嘴上說說,直到我見到少爺随意坐于路旁大口吃着羊肉、甚至讓攤主再上兩個馍的時候,方才确信少爺當真從不說假話。
沒想到這位來自都城的富家公子哥,竟如此喜愛民間吃食。
二
到蘭州時,韓少爺正與小萍姑娘置氣。
起因是小萍姑娘不滿少爺竟打算深入西北前去敦煌,覺着路程遙遠太過冒險。
但是少爺一向執拗并未輕易動搖。
職責所在,為了少爺的安全我不得不幫小萍姑娘一同勸少年收回成命。
風塵仆仆到了金城明府,明家少夫人安排韓少爺和小萍姑娘入内宅休養,也命人在府中給我收拾了落腳地。
晚上,明大人親自見我,詢問了自家内弟一路走來的狀況,我一一作答。
和我以前見識過的地方軍官不同,年輕的明大人文質彬彬的,要不是膚色被曬得偏黑倒更像個中原的文人公子。
聽說我曾在隴西參軍,還笑說難怪我看着面善,說不定以前曾見過面也說不定。
韓少爺在明府中休整了半月,小萍姑娘每日帶我上街,還命我幫忙挑選帶給少爺的吃食玩物。
小萍姑娘跟着少年多年,閑聊時和我說了不少主子的趣事,一會說未及弱冠的少爺還像孩子一樣經常要人哄,一會又說少爺年紀雖小膽量卻大真讓人擔憂不已。
我知道她是在憂心少爺去敦煌之事,我嘴笨也不知如何安撫小萍姑娘,隻能主動幫她在采買時猜一猜少爺的喜好。
送韓少爺去騎馬那日,我才得知少爺曾在學堂學過騎馬,隻是不得要領。
西北的馬比中原性子烈上許多,我小心幫着少爺控馬,并抽空提點少爺騎馬的技巧,少爺很聰明學得很快,還抱怨書院的老師教學水平堪憂。
對大多數兵将來說,戰馬是戰場上最讓人信得過的夥伴,明家少夫人收集的都是寶馬名駒、難得一見,我也很享受教少爺騎馬的過程。
那日午後我像在曆城時接韓少爺放學一樣,提前在魏府門口等少爺回府。
等了約一炷香的時間,還沒等到少爺出門,我卻等到了剛退衙的明大人。
明大人換了身便服負手立于街上,與我一主一仆共同等少爺。
大人很關心少爺,問我少爺的騎術如何。我如實回答,告知少爺的馬如今已算騎得不錯了,獨自騎行也不成問題
幾日之後,韓少爺便說要我跟他一道随明大人去軍營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