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诏曰——”
“朕聞陳州災荒,百姓困苦,為體民情,安民心,茲特任命太子盛聞為查赈正使,原松鶴縣令屈鴻遠為查赈副使。”
“巡查災區,核實災情,以解百姓燃眉之急。”
“望查赈官不負朕望,恪盡職守,為民解憂。務必秉持公正之心,廉潔奉公,不得徇私舞弊,貪贓枉法。方可彰顯朕之仁德。”
“欽此。”皇帝身邊的首領太監樂茂德念完了聖旨,将聖旨放到了盛聞手裡,“殿下,接旨吧?”
“兒臣叩謝聖恩。”盛聞一把把聖旨薅到手裡,興奮地看了好幾遍。
撤回,你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登。
樂茂德招了招手,一小太監立時将一把寶劍遞到盛聞手中。
盛聞将寶劍出鞘半寸,劍刃雪亮,一面刻蛟龍一面刻鳳凰,可見其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
難道這是…
“此乃禦賜尚方寶劍。”樂茂德道,“可上打昏君,下誅佞臣,見其如陛下親臨,有先斬後奏之能。”
“陛下命奴才轉告您一聲。”樂茂德又道,“此去不宜聲張,需得小心行事。”
“謝公公。”盛聞抓了一把各色各樣的金銀馃子遞給樂茂德,“請公公喝茶。”
“喲,謝殿下。”樂茂德笑眯眯地收了,“恕老奴多嘴,陛下這會兒心情不大好,您可得小心别叫人趁虛而入了。”
“多謝。”兩人心照不宣地交換了一個眼神,樂茂德便行禮告退。
“好帥啊。”待樂茂德走了,盛聞急急跑進自己的寝殿玩了會兒這柄隻出現在電視劇裡的尚方寶劍。
哪個人孩提時代沒做過腰佩寶劍行俠仗義的遊戲?盛聞玩了許久才愛不釋手地将寶劍收了起來。
盛聞跑去小廚房烤了足足兩大盤無水蛋糕,親自裝到食盒裡去乾清宮謝恩。
通報過後,樂茂德卻說皇帝正在休息,不方便見他,盛聞想着皇帝爹肯定正在生悶氣,他還是不去觸黴頭了。
盛聞跪在乾清宮門口大喊了三遍,“吾皇英明神武,吾皇澤霈萬民,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樂茂德笑得尴尬,接了食盒緊趕慢趕地把盛聞轟走了。
禦前咆哮,實在不成體統啊。
“太子走了?”皇帝果然沒睡,“他拿了什麼東西來謝恩?”
“請陛下過目。”
皇帝掀開食盒的蓋子,裡面裝了滿滿當當的一大盒無水蛋糕,險些蓋子都沒蓋上。
“他這是要撐死朕?”皇帝疑道。
“殿下孩童心性,大約是喜多喜足…”樂茂德收了盛聞的金銀,自然要替盛聞說好話,“殿下也是一片孝心,陛下就莫責怪他了。”
“哼。”皇帝招了招手,樂茂德立刻拿來銀筷。
皇帝夾下一片,放在嘴裡細細嘗了嘗,“倒是比他母後會折騰吃的。”
這話不好接。樂茂德低着頭假裝沒聽見。
“剩下的賞你們了。”皇帝擦了擦嘴,“朕還有公事,叫太子出發前不必來了。”
樂茂德一時摸不準皇帝到底生沒生氣,若是生氣了吧,又說太子比先皇後的手藝好,若是沒生氣,怎麼不讓太子來呢?
其實是喜歡的。
皇帝心想,他這從前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兒子和宮外那兩個崽子折騰不少吃食,現在終于想起來親手做一份吃食來孝敬他,說不高興是假的。
但作為皇帝,他卻不能表現出特别的喜愛,否則未來三個月都吃不到這種點心了。
對點心如此,對人亦是。
盛聞輕而易舉地被皇帝哄好了,他命金華等人先行一步,回東宮整理行李,他慢慢悠悠地往禦書房走了。
告假告假,公費旅遊去了。
“太子哥哥好似心情甚好。”
見到你我心情就不好了,盛聞在心裡翻了個白眼,回了一禮,“四弟安好。”
好像廖氏因為同盛氏皇族先祖一起打天下,因此有一塊免死金牌來着,原甯直可是費了好大勁兒,才設套讓廖氏用出了這塊免死金牌。
不知道他現在用尚方寶劍劈這免死金牌…
是你的盾硬還是我的矛尖?
盛闌無端感到一陣惡寒,見盛聞眼中流露出一絲不懷好意,他忍不住瑟縮了一下。
“四弟。”盛聞道,“孤記得這個時辰應該是在上課吧?”
“怎麼可以逃課呢?”盛聞慈祥地笑了笑,“有什麼不開心的事跟哥哥說說。”
“臣弟這就回去了。”盛闌顯然不願意跟哥哥分享心事,想讓這個話題戛然而止。
盛聞哪裡會放過他,“不想上學也不是什麼大事,孤去和梅貴妃談談讓你歇幾天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