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得到融家大小姐青睐的談康盛,和山長愛徒的顧青,屈鴻遠隻得了一個進士出身,又是等了很多年,才得到松鶴縣縣令這個芝麻官。
原來如此啊。盛聞拼上了心中那個圓的最後一環。
陳州春旱,松鶴縣受災尤重,身為松鶴縣令的屈鴻遠上書陳州知州,希望他能上折子給朝廷,派人赈災。
但陳州知州顯然已經對救災赈災這事很有自己的心得,他将屈鴻遠的報告按下不發,又将屈鴻遠革職。
也許是融氏商行的商隊偶然經過,也可能是屈鴻遠想起了自己這個在戶部的昔日同窗,談康盛伸手幫了他一把。
盛聞有八成把握,當日窺探他行蹤,并把屈鴻遠送到他身邊的人就有談康盛的份。
陳州知州是地主又怎樣?
這天底下還有比太子和皇帝這父子倆更大的地主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談康盛和顧青又有些交情,搞不好就是從顧青嘴裡得知太子這個優柔寡斷的性格,正好把盛聞拉入這灘渾水裡。
談康盛這是吃準了盛聞一定會管。
而肖璧這個曾經的遊俠兒隻聽到了半截消息,他聽說陳州受災,談康盛還在哄擡物價,心中的正義感瞬間爆棚。
不僅攔下了他認為和談康盛蛇鼠一窩的屈鴻遠,還收集證據參了談侍郎一本。
這件事應該也是在談康盛的計劃之中的。肖璧是肖太後和老安樂公的掌上明珠,就算他捅出這件事也無人敢報複,無人能報複。
肖家在朝堂上都沒官沒人,就後宮裡有一個太後一個妃子,你坑他們家這根獨苗?
要是沒了肖璧,肖家就真變成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了。
肖璧捅出這件事最好,但就算沒有肖璧,盛聞也相信談康盛準備了張璧劉璧。
被算計了個徹底。盛聞苦笑,但這一個一個套,還真是他心甘情願自己走進去的。
談康盛已經做好“太子惱羞成怒”的準備,随時準備好了引頸受戮,讓太子和陳州豪強殺他洩憤。
他又道德綁架,吃準了太子不會為難孤兒寡婦,逼盛聞善待他的妻子和小舅子,又捐出所有家财,就是為了給融氏全族保命啊。
至于哄擡物價。作為前商人的盛聞也有一定的猜想,單靠融氏的人不一定能完成談康盛計劃的最後一環。
那就讓他來吧。
讓太子用權力和刀劍完成這個計劃的最後一環。
——
太子出行,就算是不得聲張的隐秘行動,人數也不會少了。
各司其職亂七八糟的人皇帝足足給他塞了八百個,都快趕上皇帝本人出行了。
“這也不隐秘啊。”盛聞嘀咕道。
“公子别鬧,這些都是必須帶的人。”
甯直和姚諒已經回來了,盛聞便讓甯直跟在大病初愈的屈鴻遠身邊學習正常官吏怎麼管理下屬。
是正常官吏,不是酷吏。
“金華和銀華就完全沒必要帶!”盛聞指着兩個正在和下屬統計物資的大宮女小聲道,“她們倆一走,孤的東宮立刻就要變成篩子了。”
可憐見的,太子還得避着宮女說話。要是被她們聽見了,肯定又要說“别人照顧不好殿下”之類的話,然後非要跟着。
“這倒也是。”甯直和屈鴻遠商量了一下,把随行的宮女數量砍掉了一大半,隻讓金華一個大宮女随行。
“做點心的廚子不用帶。”盛聞指指點點,“我們是去赈災,有飯吃就不錯了,還吃點心?哪有時間?”
“修馬車的工匠也不用帶!裁縫也不用帶!”
盛聞依靠以權壓人和胡攪蠻纏,把人數降到了二百出頭,他登上馬車,一群人浩浩蕩蕩地離開了京城。
皇帝沒出面送他,盛聞遠遠地在宮門口給皇帝磕了一個,轉身離去了。
這是盛聞第一次正式和屈鴻遠面對面交流,當日他的那碗槐葉冷淘差點把老屈害死了。
據太醫說餓的時間太長,一下吃了這麼多生冷的食物大損脾胃,年近四十的屈縣令上吐下瀉,藥都灌不進去,全靠參湯吊住了命。
屈鴻遠明顯地瘦了一大圈,顴骨都有些明顯了。
據伺候屈鴻遠的宮女所說,屈鴻遠打那之後再也不吃面食了。
車輪滾滾,盛聞登上了屈鴻遠的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