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
清晨,陽光輕柔地灑在繁縣古城的青石闆路上,黃梅戲的悠揚韻律悄然在古城上空回蕩,整個城池都仿佛被賦予了鮮活生命。
“這是演員們在練晨功。”
古城中心戲台旁的黃梅戲會館裡,李初月笑盈盈地站在沈行之等四位嘉賓面前,熱情大方地介紹完曆史悠久的會館,又講起了戲曲演員清晨的一系列基本功訓練。
大家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會館後台處的黃梅戲演員,陽光透過雕梁畫柱的房檐,斑駁地灑在演員們的臉上,映出他們專注而虔誠的神情。
“吊嗓子嗎?早有耳聞,我們做歌手的也有類似訓練。”
陳曦笑着說道,今天一天的行程很滿,早上六點半衆人就開始集合錄制,第一項就是圍觀黃梅戲演員的日常。
衆人随着李初月和韓泰的講解,緩緩移步到會館外,入目便是古城中軸線正中央的大戲台。
任梨夢的目光看向丹楹刻桷的戲台,戲台在古城的位置正如黃梅戲在繁縣的地位,繁縣的黃梅戲傳承一直做得很好,這一次借着《山海》節目能來繁縣,再度沉浸于這悠悠古韻之中,親身感受悠悠曆史的餘音繞梁,任梨夢心裡挺高興的。
古城大戲台仿佛黃梅戲會館最标志性的展示廳,基座由青石砌成,曆經歲月的洗禮,石面已變得光滑如鏡,在陽光下染上幾分莊重,基座之上,是精雕細琢的紅木建築,飛檐翹角。
戲台正面繪制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彩繪圖案,搭配着兩側書法字迹潇灑的一副木制楹聯,與戲台背面的素淨白牆形成強烈對比,為戲台抹上些神秘與滄桑。
戲台正前方是古城廣場,居民日常憩息的休閑地,也是無數觀衆的座位席,一列列整齊的長木凳已經擺好在中央區域,大家已經可以想象即将呈現的精彩戲曲演出。
“大家剛剛看到的是繁縣繁花黃梅戲劇團的演員,等會兒我們梅香劇院合作的千芳劇團、韻聲劇團、傳華劇團三大劇團演員也會來到繁縣。”
李初月的目光不留痕迹地掃過一臉笑容的任梨夢,眼底不自覺帶上幾分探究,她斂起眼眸繼續介紹起衆人今日的行程。
“今天将在繁縣舉辦黃梅周的重要活動——黃梅擂台賽。四大劇團下午将在城中東、南、西、北四方小戲台進行表演,城中所有居民和遊客已經事先發好了特制的熱愛票,可以在下午随時投給心儀的三個劇團,一人三票。”
一旁的韓泰向沈行之等四位嘉賓展示着熱愛票,并給每人發放了三張。
任梨夢雙手接過和公演熱愛值紙質票排版相似的紙票,其實她早已猜到了今日主題——擂台賽。
繁縣黃梅戲擂台比拼曆史已久,隻是往年梅香劇院隻會選派三大劇團其中一支的某些年輕演員下鄉演出,擂台賽上更多是繁縣本地和梅市其他地方民間劇團的表演。
任梨夢低頭望着熱愛票上主辦單位橙子平台下方,承辦單位不出所料是梅香劇院。
她甚至有理由懷疑,今天的擂台賽是專門為《山海》節目定制,節目組需要展現符合主題基調的傳統文化,梅香劇院想要推出自己的劇團和演員,二者各取所需,合作共赢。
也就難怪梅香劇院幾乎派出了劇院最強陣容,任梨夢忍不住暗想,今年梅市黃梅周最重要的活動不是黃梅戲表演,而是《山海》錄制。
無論是因為親朋好友,還是多年學戲經曆,任梨夢比節目組和其他嘉賓更能感受到黃梅戲亟需傳承的時不我待,也更能感受到梅香劇院破釜沉舟、傾盡一切的決心。
就像此刻眼前的古緻戲台,古色古貌,美輪美奂,但任梨夢清楚記得,多年前她來過時,戲台的頹敗荒廢,門庭冷落。
除了重大節日,戲台更多時候會搭一塊大白布,成為古城居民放電影的露天影院。
“......按照節目組要求,你們四位嘉賓今天下午也會分到四大劇團,參與劇團的現場演出事務,最終獲勝的戲團晚上将在眼前的大戲台展演......以上是繁縣古城站點打卡安排,再次感謝大家來到梅市繁縣,也希望大家能沉浸式感受黃梅戲魅力!”
李初月笑容滿面地終于說完提前背好的台詞,她的目光望向四位嘉賓,又不自覺看向兩側的攝像組,輕輕揚頭。
“現在還沒和劇團溝通,下午直接跟組擂台賽,我們還要直播小考,時間來得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