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聽到小女兒喊酸梅湯,“哎喲”地跑進大廳裡,話裡帶着罵,唇角卻在笑,“你這丫頭,趁我不在家,就會霍霍我的東西。”
楊梅是自個兒采回來曬幹,野生楊梅酸得很,隻有多加糖,才能壓住酸味,讓人開胃。
喬滿倉嘿嘿笑着,“正好我走累了,綿綿,你給爹盛一碗酸梅湯。喲,還有冰啊。”
一聽有冰,林氏是真心疼了,“以後不許亂買東西,錢都交給我。你啊你,不知道像誰,一天天的愛花錢,今天掙的呢?”
“這呢。”
喬綿綿知道她娘是嘴巴上愛唠叨,實際不會拿她怎麼樣,現在習慣了,便不會怕了,“您數數,今天一共賣了八百多文錢,我可厲害了。娘,爹對您真好啊,一聽有匪盜進城,撒腿就跑。”
說到這個,林氏微微紅了臉,推着小女兒,“去去去,你個小丫頭懂什麼,快去做飯,你娘我快餓死了。”
“好好好,我不懂,我就知道爹關心娘。”喬綿綿說完就跑了,同時大喊一句,“二哥,你把西瓜放井水裡泡着,吃完飯正好能吃。”
“今天不許吃了!”林氏看二兒子過來,立馬按着西瓜,“咱家是什麼地主麼,留着明天吃,西瓜囊還能炒一碗菜呢。”
喬家興看着西瓜咽口水,“娘。”
喬滿倉在一旁小聲道,“就讓孩子們吃吧,明天吃,今天吃都是一個樣。”
“就你會做好人,日子還過不過了?”林氏剛說完,見婆婆也幫着說話,隻好松開手,“娘,您就寵他們吧!”
張氏看林氏進了屋子,走到兒子身邊,小聲問,“你媳婦怎麼了,回娘家不高興嗎?”
“望春不是月份大了麼,她和我嶽家又住一個村子,我嶽父嶽母時常會去看看,大舅哥一家不太高興,見到林氏說了些陰陽怪氣的話。”
要不是喬滿倉在,林氏可能就和她大哥兩口子吵起來了,“還一個是心疼望春,家裡沒有婆婆,丈夫人不錯,卻和她一樣,都木木的,家裡的活還是攬着幹。”
以前林望春在喬家,也是什麼事都搶着幹,她到喬家時,已經有記憶了。一開始在親爹那沒過過好日子,到了喬家怕被嫌棄,小小年紀就跟着林氏幹活。
喬滿倉和張氏都知道林望春懂事,但是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吃虧,畢竟她夫家又不是隻有一個兒子。
“下回再去,就是望春快生的時候了,讓林氏多交代幾句。咱們不害人,也不能太老實了。”都是自己看着長大的孩子,張氏心裡舍不得。
喬滿倉點點頭,他跑了一天,身上出了汗,提着一桶冷水,直接去沖洗。
後廚裡,喬綿綿在包餃子,放了油渣的餡,油水更多,吃起來口感會更豐富。
一旁的林夏禾,看到林氏進來,追着問姐姐怎麼樣。
面對女兒們,林氏隻說好,“她男人還算不錯,知道要當爹了,不僅在屋子附近開墾荒地,還時常進山打獵。這人啊,隻要勤快一點,日子都能過好。”
“那三姐過得開心嗎?”林夏禾與三姐關系最好了,因為她和三姐一樣,都是娘與前夫的孩子,從小兩人就一塊幹活,“我都許久沒見到三姐,等她生了,不如我去照顧她月子?”
林氏确實在愁大女兒月子問題,讓二女兒去倒是可以,但是大女兒家裡還有其他兄弟,她怕影響二女兒名聲,“不着急,到時候看吧。實在不行就我去,親娘去照顧月子,誰都說不了閑話。”
到時候她回娘家住,白天去給女兒做飯,大不了多提兩袋米會娘家,堵住大哥大嫂的嘴。
林夏禾許久沒見姐姐,心裡想念得很,她想的是自己去照顧,畢竟娘要顧着一大家子,不可能去太久。若是娘擔心她的名聲,她可以住外祖父家,多幫外祖父家幹點事,大舅母便沒話說了。
母女倆是想到一塊去了,到都為對方着想,這會都沒把想法說出來。
喬綿綿沒生過孩子,更不會照顧人,不過她會做飯,“等三姐生了,我也去看看她,我可以給她炖補湯。”
說話間,水餃都包完了,她把西瓜瓤都挖出來,西瓜皮切成薄片,加點辣椒清炒,青色的瓜皮裹上油花,同樣誘人。
喬家興是最積極等開飯的,看着菜炒好,立馬幫着端出去,“五妹妹,你給我帶的饅頭夾鹵肉,碼頭那些人都快被我饞哭了。”
喬家還是一起兩頓,但半中午時,喬綿綿實在餓。她忍不住給自己開小竈,但又不好意思自己吃,就拉着哥哥姐姐一塊吃。
“二哥,你就知道吃。”林夏禾笑着道。
“民以食為天,天大地大,吃最大。四妹妹,吃可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喬家興很自豪地端着炒西瓜皮出去了。
喬綿綿煮好水餃,端着上桌後,便開飯了。
水餃皮薄肉厚,一口下去,湯汁爆滿口腔,喬綿綿吃了一個又一個,配上辣辣的炒西瓜皮,又能開胃解膩,她自己都吃了九分飽。
“祖母,我夠了,您自個兒吃。”看着祖母夾過來的水餃,喬綿綿趕忙擺手說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