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一行人在楊亭之的醫館一住就是一個月,這期間楊亭之和林林設計了許多治療方案,一一試行後都收效甚微,不過陶三郎的菊之精氣倒是一直未敢輕易動用。楊亭之的大徒弟向杲和二徒弟趙孝都很喜歡林修渡,時常逗着他嬉戲玩耍,林修渡竟慢慢學會了自己走路。他似乎很喜歡自己腳踏實地的感覺,輕易都不讓林歡抱了,隻有在走累了時才會撲到林歡懷裡。随着年歲樣貌的增長,林修渡自身的怨氣愈發濃郁,不自覺向外散發。
這天,楊亭之将林林叫到一旁,神色凝重地說道:“林賢侄,修渡這孩子的狀況很棘手。我現在有個治療的想法,你先聽聽看可否實行。”林林道:“楊叔請講。”楊亭之道:“當初你想用花木中四君子的精氣來化解修渡的怨氣,但我提過修渡是木、鬼二氣融為一體,單憑木屬靈氣很難化解。如今我想以修渡自身怨氣為基礎,以‘仁義禮智信’君子五德之氣為輔助,借助陣法之威,五氣朝元,化邪為正,将修渡自身的怨氣轉為正氣,這樣就不用擔心他會因怨氣過重反噬自身了。”林林聽後大喜道:“如此甚好,隻是不知五德之氣從何獲取?”楊亭之道:“陶家三郎的事我也略有耳聞,他本身是四君子之一的菊花精,曾以賣花為生,價格童叟無欺,可占‘信’字。這‘義’‘禮’二字可從我那兩個徒弟入手,你應該也看出我的徒弟們并非人類。”林林道:“向杲兄弟似乎是虎身人魂,而趙孝兄弟雖同為虎身,神魂卻像是怅鬼。”
楊亭之點頭道:“你看得很準,我那兩個徒弟也是可憐之人。大徒弟向杲本是太原人,自幼與庶母所生的哥哥向晟友情深厚。向晟在妻子死後又娶了一個認識的妓女,誰知有一位莊公子本想買那個妓女做妾,一次在路上偶然碰到向晟,便是一頓大罵。向晟不服,莊公子就叫随從将向晟毒打緻死。向杲知道後到郡城報案,但官府收了賄賂,不管此事。向杲心中郁結,揣着刀埋伏在山間路旁準備刺殺莊公子,卻一直找不到機會。後來他凍餓而亡,機緣巧合附身成虎,終于咬死了莊公子為兄報仇。老虎被莊公子的随從殺死後,向杲又回到自己的身體複活過來,不過沒過多久就無疾而終,再次附身到一隻老虎身上,修煉多年,直到被我收為徒弟才化身成人。”林林聽後道:“為報兄仇,甘願成虎,當得‘義’字。”
楊亭之又道:“我那二徒弟生前乃是趙城人氏,家中老母七十多歲了,隻有他這一個兒子。一天他進山被老虎吃了,化為伥鬼,心中擔憂老母今後老無所依,又深恨老虎傷人,不願死後助纣為虐,竟反噬虎身,控制了老虎的神志。此時他的老母因兒子被吃,到縣衙告狀,縣官派了一個叫李能的衙役去捉拿老虎,我那二徒弟就控制着老虎跟着李能來到縣衙。縣官判罰老虎照顧老太太今後的生活,他就從此控制着老虎時常送獵物給老母,直到老母壽終正寝,入土安葬,他還經常到墳前哭嚎。後來他被向杲發現,帶到我這裡。我用法術将他與老虎的神魂融合,以伥鬼鬼力借虎身修煉成精,半年前剛剛化成人形。可能是在神魂融合時受到損傷,也可能是母親去世使他放下執念,化形後他變為十四歲左右的樣子,将前塵往事全部忘卻。我給他起名為趙孝,即是紀念他在趙城的孝行,也是因為‘嘯’乃虎咆之聲,希望他以後能虎嘯山林,懲邪除惡。”林林道:“雖為伥鬼,不忘母恩,當得‘禮’字。”
楊亭之撫須道:“至于‘仁’字,我原本是打算去山東看能不能找柳秀才的。”林林想了想道:“楊叔說的是沂縣的蝗神過境一事?”楊亭之道:“不錯,林賢侄也聽說過此事?”林林點頭道:“我是與蛙神的大公子大壯閑聊時聽說的,據說二十年前青兖二州鬧蝗災,沂縣縣令擔心危及自家百姓,夜裡夢到一個秀才告訴他天明時去路邊求助蝗神化身的老婦,可消此災。第二天縣令照做,蝗蟲過境時,遮天蔽日,但不落禾田,隻是集中在柳樹上,将柳葉全部吃光。縣令這才明白夢中的秀才就是柳神。大壯後來還說到因為有他們青蛙神和吳王廟黑衣隊的存在,使得蝗神不敢進犯江漢地區。”楊亭之道:“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柳秀才為救百姓不惜己身,當為‘仁’字。當初蝗蟲過後,柳秀才被同族桑姥姥送往高人處救治,後來一直在緩慢恢複中,可惜我聽聞前些日柳秀才遺留的樹身被白蓮教的人砍伐帶走,不知去向。”林林聽後怒道:“白蓮教,又是他們!果然不幹好事。楊叔,可還有其他辦法?”
楊亭之看着林林道:“倒是還有一個辦法,不過還得看你的意願。”林林沉思了片刻,驚道:“莫非涉及小妹?”楊亭之點頭道:“正是令妹。她對修渡的關愛之心、救命之意也可當得‘仁’字。隻是這‘智’字,恐怕需要找人幫忙了。”林林問道:“找人幫忙?”楊亭之笑道:“術業有專攻,我所擅長的是醫術和役鬼,至于提煉五德之氣,轉化修渡怨氣所需的陣法,當然得另請高明。這‘智’字多半也得落在她的身上。”林林點頭表示理解,心裡好奇楊亭之會去找何方神聖求助。
楊亭之将向杲和趙孝叫來,說要帶他們出門訪友。林林也找到林歡,将楊亭之的打算告訴了她。林歡表示隻要能治好林修渡,她願意提供自己的精氣。楊亭之将院門關閉鎖好,林林取出兩架木頭馬車,變為真車大小,贈給楊亭之一輛,一行人坐着馬車奔西而去。
衆人出山西,來到陝西邠州附近的大山之中。楊亭之讓林林收起木頭馬車,領着衆人進入深山,穿梭于山林之間,七拐八拐,看見了一座洞府,府門緊閉,門前橫淌着一條小溪,溪上架着根長條石作為橋梁。楊亭之讓林林等人在橋頭等候,自己獨自一人過橋,敲響了府門問道:“翩翩姑娘可在?”一會功夫,府門打開,兩個容貌美麗的女子走了出來,其中一個女子看見楊亭之後笑道:“楊大夫安好,怎麼有空帶徒弟來這深山之中,莫非是來采藥不成?”楊亭之施禮道:“沒想到花城姑娘也在,兩位姑娘安好。楊某此次前來是有事相求,望翩翩姑娘能出手相助。”另一個女子道:“楊先生有事請講,翩翩力所能及定會相幫。”楊亭之道:“此事說來話長,還是讓正主來說吧。”說完示意林林等人過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