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場上的事耽誤不得,一旦松懈下來就會有人頂替,要為名和利都會争得頭破血流,顧雲堂在家呆了不足一月,這已經是緊趕着時間,盛夏烈陽的日子是他們的離城的日子。
顧濟華一走,關于徽州城内的一切事都要由顧雲舟全權負責,對于這個小兒子他始終還是放不下心,一是怕他貪玩,二是擔憂他勝任不了,在臨行前一遍又一遍地囑咐,事無巨細的告知卻顯得顧雲舟一竅不通。
顧雲舟心裡窩着火氣,在顧濟華最後一次的叮囑後忍不住發了牢騷:“我自然什麼都幹不得,不如我哥是天生做生意的料,你要是不放心大可不必交于我。”
要按平常顧濟華非得說教他兩句,但看着顧雲舟氣憤離開的背影一瞬間也洩了氣,他不可否認顧雲舟的話,要真是對他百分百的信任就不會啰哩啰嗦,就不會鬧得兩人不歡而散。
人總要學會獨當一面,一味的顧及就如同折了他的翼。
後來的日子很順利,到了京城後,不知怎的顧氏布匹就在世家名門中流傳開來,靠着獨特的手藝和華美的緞面流行一陣子,同時徽州的茶葉成了官員子弟相互拜訪時的好禮。
打開了市場引入了更多商販合作,甚至胡商在别處取貨時都要提顧氏一嘴,風光一時賺的盆滿缽滿。
最不适應的應當是顧雲舟,獨擋一面的并不輕松,他想做出成就封上說閑話的嘴,每當算賬對貨到深夜時才能感到不易,他隻是剛開始不久,而他的長兄與父親早已當成了常事。
果然一心在事業上就心無旁骛,一連幾日顧雲舟與吳嘉平碰面的次數屈指可數,她不當回事他也沒在意,就是這樣的日子不能再枯燥了。
三夏一過便是金秋,距秋獵的日子越來越近,工部早早建好了圍牆與台柱,剩下的天數隻需精扣細節,再由将軍府的人巡視定下最後的布圍。
之後便是時辰的安排,說是讓國子監與翰林院一同操辦,而兩方實實在在的處理人實則是蘇逸,不過主要負責的還是禮部尚書沈長秋。
秋風送爽,晚秋臨近涼意瞬來,暑氣消散後神清氣爽,萬物開始有了冬眠的苗頭,四處亂竄囤積冬糧,這大大加強了秋獵的優勢。
八月底,一隊人馬浩浩蕩蕩從皇宮駛出,幾百名的士兵為車轎開路,諸衛馬隊在左右護送,方扇高舉旗陣飄逸,随着車隊的進程依次擺開,慶典就應與天同慶,周璟應允了在京的官員均可參與秋獵,也允許百姓想一睹龍顔而産生的喧鬧。
到了地方直接入住紮好的營帳,皇帝住的地方不同别處,就連營帳都是普通的四五倍之大,并且設有臨時的宴庭,讓鸾歌鳳舞日日有,當晚一切準備妥當後,營帳裡的所有人舉杯同飲,慶祝秋獵的順利。
次日,郊野廣闊也被人占滿了,成群的飛燕叫聲宛轉悠揚,又像是在祈禱,廣天下周璟坐于高台之中,後宮嫔妃在後側方,官臣的位置如一,隆重到就連鮮少露面的吳修遠也到達了現場,往前的一碧千裡中就是順勢代發的駿馬和嚴陣以待的英才。
“秋獵講究的是騎射,出箭快準狠,禦馬快而穩,景順十年,身為一國之主我對大周的新起之輩不多了解,借此不妨将你們的真本事顯露。”
周璟一番話将秋獵的氣氛拉到了巅峰,随後禦前太監杜仲手捧來一把弓箭,周璟拿過握在手中掂量,一字一頓說道:
“由朕來射出今日第一箭。”
說完續上一支羽毛箭,左手拿弓,右手拉弦,手捏箭羽的結合處,對準數米開外的箭靶子拉彎了弓體,弓弦緊緊繃住,全場安靜下來,等待這扣人心弦的時刻。
周璟死盯着目标,箭頭如嗜血的猛獸,而他嚴峻的表情毫不遜色,慢慢松開拉弦的手指,“咻”地一聲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是箭擊破空氣的聲音,勢不可擋沖向靶子中心,光速之間載看向靶子,箭在中心點明晃晃插着。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驚呼此起彼伏,在場的女眷歡聲笑語更足了,這一出激發了在場男兒的好勝心。
周璟放下弓箭笑得驕狂,有一種蔑視天下唯我獨尊的氣概,那股得心應手的姿态是從前沒有的,他的笑不單單因為箭中靶心,更多的是穩操勝券。
他看出底下人迫不及待,沒過多停留将禦史傳喚上台,禦史按吩咐不蔓不枝地講述:
“前方的箭靶就是你們的目标,分三個場次,三發兩中可進下一場,最終者可與皇上同行涉獵,并賜和田染色龍紋玉如意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