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經了豐甯一戰後,天魔兩界也算是徹底撕破了臉,兩界再次拔刀相向,兩界對邊境的駐軍也愈加地頻繁,新的戰争也是一觸即發。
在魔界,戰争的号角再一次吹響,有人對此感慨,“明明前幾個月前還一片祥和,怎麼現在又打上了?真是事事無常啊!”
有的人漠不關心,“今日不是你打我,明日就是我打你,這成日打來打去的,真是無趣,反正誰勝誰敗,于我又有何幹系?”
然而大多數的人卻是,“不是已經宣布和平了嗎?為什麼還要打?”
“放過我們吧,我們真的不想再打了。”
“打過來打過去,到頭來苦的永遠是我們這些個窮苦的老百姓。”
“為什麼要打仗?就不能和之前一樣和平相處嗎?”
“像之前那樣和和美美,熱熱鬧鬧的不好嗎?”
“我不想再打了,我想回家!”
“我也想回家!”
“魔主在上,請您佑護我們,早日結束戰争!”
“魔主在上,請您佑護我們,佑護我魔界!”
聽着這一聲又一聲的呐喊與祈禱,玹明的心中十分的不是滋味,就連他也忍不住向魔主發問道:“您能睜開眼,看看如今的這個世道嗎?”
他身後的無名出聲道:“這般呼天喊地的,有用嗎?”
玹明歎了一口氣,“自然無用。”
“如今你已是盟主,想好下一步該怎麼做了嗎?”
玹明沉默了片刻後,斬釘截鐵地說道:“本尊打算,再續魔帝遺志。”
在天界,因為百年和平的影響,當得知兩界戰火重燃,許多人也産生了明顯的反戰情緒,希望兩界能再續和平。
作為主戰派的青玄世帝,雖剛吃了敗仗,但大規模的反戰情緒更不是他希望看到的,于是他讓人散播謠言,将打算把兩界拉入再次戰火之中的罪名,全扣在了魔界的頭上。
并大肆宣揚魔帝的罪行,從而激起了不小的民憤,進而把百姓的反戰情緒在天界給壓了下去。
同時,在經曆了與魔界一戰後,青玄世帝的地位更是水漲船高。
加上其他皇子難當大任,天帝也在一點點走向暮年,似乎未來的天帝之位已經在向青玄世帝招手了。
仿佛一切都已塵埃落定,一衆文武百官也開始紛紛站隊。
大殿内,除天帝正端坐在寶座上外,再無一人。
此刻天帝雙目緊閉,他的眼角處已經趴滿皺紋,頭發與胡子更是華白,形銷骨立的身體,讓明明仍身處高位,仍手握天界最高權柄的天帝,在此刻看上去像一位孤獨無助的老頭,事實上他也的确覺得自己如今挺無助的。
商市一事,他又何嘗不知道這背後有一隻無形的大手在推動着這一切,但為了保全天界的顔面,他不可能深入去調查。
因其背後所牽涉的人與事,肯定比他想象中的要多得多,這一查到底,定會引起大範圍的恐慌與動亂,即便他真的有一查到底的決心,那查完之後呢?牽扯出來的人與事又當如何處理?
況且如今魔帝殒命,天魔兩界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同時整個四海萬界都在盯着天界的下一步棋該怎麼走。
其中最令他不安的,便是一直都以行事低調著稱的冥界。
誰又知道冥帝是不是在隔岸觀火,坐等漁翁之利。
當然,現在最重要的還是他如今坐着的位置。
最有望繼任天帝之位的太子與二皇子相繼離世,其他皇子皆不堪重任,雖說青世玄帝是矮子裡頭高個子,但就憑他的性子與手段,絕非天帝之位最佳人選。
可如今除了他,卻也沒有再合适的 人選了,并且豐甯一戰後,青玄世帝雖大敗,但也雖敗猶榮,他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漲船高,越來越多的勢力都已經選擇站到了他的身邊。
至于天帝自己,除了通過鏡子看到自己日漸衰敗的容顔,以及愈發孱弱的身子骨,也就隻能眼睜睜地看着,青玄世帝一點一點走上天帝做之位,自己除哀歎之外,什麼也做不了。
天帝知道自己如今已是行将就木,為防止自己走後,天界出現群龍無首,争權奪利的局面。
他已經不隻一次寫下傳位诏書,但每當他看到“傳位于十皇子青玄世帝”這幾個字時,手中的天帝印是怎麼也按不下去,最終隻好讓身邊的侍從将其拿去燒毀。
有一次,天帝雖蓋完了印,但左看右看仍覺得不妥,于是再一次讓身邊的侍從拿去燒毀。
當待從接過要燒毀的诏書後,轉身向大殿外走去,這時天帝突然叫住了侍從。
“慢着,轉過身來。”
侍從聽命轉過身面白天帝,但迎面而來的卻是一陣疾風,侍從一個沒拿穩,诏書就這樣掉到了地上,并且一點一點的打開,剛寫好的诏書,此刻上面竟沒有一個字。
侍從頓時冷汗直流,跪伏在地,額頭猛地磕向地面。
“饒了奴才吧陛下!奴才下次再也不敢了,您就念在奴才是初犯,就饒奴才這一次吧,陛下!”
兩道冰冷的目光從天帝的眼中射出,“本帝如今還活生生的站在這裡,你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想拿着這東西去向你主子的邀功請賞了!
若日後你的主子真的坐上了天帝之位,那你也就獲得了一個擁立新君之功,真是好大的謀算!
本帝現在隻是老了,不是糊塗了!更不是死了!無論是文武百官,還是奴才下人,你們都隻有一個主子,那便是本帝,凡是不忠于本帝之人,隻有死!”
侍從淚流滿面,還不停地磕頭求饒,但最後仍是被殿前衛一劍穿心而死,而真正的傳位诏書也從侍從的袖口裡掉出。
經過了此事後,便沒有哪個再敢在天帝的面前玩這種偷天換日的把戲。
年輕的男子雖穿戴整齊的華服,但仍然掩蓋不住臉上那少年特有的青澀之感。
他一步步走進空曠的大殿,看着坐在寶座上閉目養神的天帝,他拱手作揖道:“孫兒,參見天帝陛下!”
這時,天帝緩緩睜開雙目,當看清來者後,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原來是小伊,快走近些,讓皇爺爺好好瞧瞧。”
來者是當年戰死于沙場上的二皇子的遺子,同時也是當今天帝的大孫子。
自他出生起,天帝與天後便對其疼愛有加,又因其為長孫,且太子殒命之時無妻子,于是天帝下诏封其為天孫。
一來是表現天帝對自己長孫的疼愛,二來是為了寬慰剛失去父親的大孫子,以及剛失去兩位兒子而傷心欲絕的天後。
聞言,天孫慢慢地走到天帝的身邊,天帝拉着天孫的手。
“最近有沒有好好聽你母親的話,好好念書?”
“有的,昨日先生給孫兒講許多的書。”
“那具體講了什麼?”
“曆史,關于九幽帝君的一些相關曆史,其中有一句話,孫兒覺得甚是有趣,皇爺爺想知道是什麼嗎?”
“想,來念給皇爺爺聽。”
“嗯。這是九幽帝君說過的一句話:明主立而天下興,昏主立而天下亡。以亂小家而興天下者,明君也;以亂天下而興小家者,昏君也;欲以天下之力侍奉己身為貪婪之君,欲以天下之力奴役四海為暴虐之君。
欲享太平之盛世,當立明主、任賢臣、以天下民心之所向為河為城,方可指日可待太平鳳舞龍吟。”
聽罷,天帝登時便愣住了,緩過來之後,他歎了一口氣,對天孫語重心長道:“小伊,皇爺爺坐在這裡,看似高高在上,實則如坐針氈,其肩上所負擔的重任,不是你現在的能力可以承擔的。”
天孫的眼神頓時沉了下來,他沉聲道:“皇爺爺,孫兒今早與母親一同去看望了父親。
孫兒當時在想,若是這天底下沒有戰争,該多好啊。這樣父親就一直可以陪着孫兒了,母親也不用每每想到父親,便總是淚流不止。”
對于這個孫子,天帝的内心是愧疚的,所以他從來沒有想過把天帝之位傳給他,讓他獨自去面對如今羽翼豐滿的青玄世帝。
可現在他的内心卻告訴他,眼前這個自己二兒子的遺子是除青玄世帝之外,最為合适的天帝人選。
“既然如此,那皇爺爺便考考你。
若有朝一日,你坐上了天帝之位,打算如何處理天魔兩界關系?”
天孫若有所想之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孫兒想再續兩界和平之局。”
天帝對于這個答案,是有幾分外意的。
天帝又問道:“那商市一事,你又當如何解決?”
天孫看着天帝的眼睛說道:“皇爺爺比孫兒更清楚,商市一事,并非魔帝行事之風格,真正的主謀其實是——”
天孫在天帝的心寫了一個“十”字。
天帝選擇避開了這個答案,“你還未告訴皇爺爺,你的解決之道。”
天孫語氣堅定道:“将真相大白于天下,便是孫兒解決商市一事的方法,同時,也是孫兒再續兩界和平的第一步。”
天帝剛想要反駁,天孫立刻開口打斷天帝的話頭。
“孫兒知道皇爺爺的擔憂是什麼,無非就天界的顔面,難道在皇爺爺的心中天界的顔面,勝得過天界億萬百姓嗎?勝得過天魔兩界百姓乞求和平的心願嗎?
皇爺爺,我們不能因怕外人笑話而一再忽略自身的弊病,積小成大,積少成多,如若一直這般下去,天界遲早是會亂套的。
我們手中的刀可以對準敵人,也可以對準自己。
對準敵人的心髒,對準自己的靈魂,隻有将腳上的鎖打碎,雄鷹才可以向着更為廣闊的天地自由翺翔。
就說第四代天帝,當年在與各界敵軍交戰之時,因失誤而葬送了不少的平民百姓。
最後,第四代天帝不僅沒有讓人頂替罪名,還親自向那枉死的冤魂下跪,承認自己的過失,最後不也成就了天界的鼎盛局面?
所以有過失并不可怕,有則改,無則善。
可怕的是沒有面對自我過失的勇氣,甚至連自己的過失在哪都不知道。
将刀刃揮向自己,置死地而後生。這便是孫兒欲治理天下之道。”
聽完,天帝緩緩閉上雙眼,兩滴淚水從眼角處滲出,嘴裡還低聲喃喃自語道:“将刀刃揮向自己的靈魂,置死地不後生。好啊,好啊,好啊……”
這麼多日了,他終于聽到了自己想聽到的答案。
天帝緩緩睜開眼,看着天孫的眉眼處,他忍不住摸了摸天孫的頭發,語氣中還多了幾分欣慰。
“你真的,越來越像你的父親了。”
像他那樣,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與想法,也有着像他那樣,可以繼承天帝之位的姿質。
天帝看着天孫,他仿佛從天孫的身上看到天界未來的新希望。
天孫再拜别天帝後,便離開了朝議大殿,但他并沒立即回到自己的宮中,而是轉頭密秘去了北辰星殿。
北辰星君背對天孫端坐在大殿内,天孫在殿外拱手作揖道:“多謝北辰星君,指點迷津。”
北辰星君沒有說話,隻是微微的點了點頭。
天帝已綴朝多日,并且每日都有十幾位号稱妙手回春的老醫仙頻繁出入天帝的寝宮。
雖然天帝宮中的下人一個比一個嘴嚴,完全不透露有關于天帝身體的狀況。
但瞧着這殿前衛長,帶着所有殿前衛不分晝夜地守護天帝寝宮,甚至連皇子都不得入寝宮探望的大陣仗。
天宮上下都看得出來,天帝的身體已經走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了。
天帝的身體已經是一個不争的事實,而天帝的倒下也預示着天界即将迎來新一次最高權柄的交接。
這将關乎着未來天界各方勢力的重新洗牌,也關乎着天界未來的走向。
因此在這個節骨眼上,天界上下,各方勢力開始了迅速的站隊。
毫無疑問,青玄世帝是如今最有望坐上天帝之位的皇子。
所以,青玄世帝也是最多勢力支持的皇子,可以說青玄世帝俨然一副勝券在握的盛況。
此時此刻,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青玄世帝現在什麼都不用做,就坐等天帝的傳位诏書了,就連正在殿中療傷的青玄世帝本人也是這般想法。
剛喝完藥的天帝,便忍不住吐了一碗的鮮血,這可把一衆老醫仙給吓壞了,連忙跪地磕頭求寬恕。
天帝讓侍從幫他擦了擦自己嘴角的血絲,然後緩緩開口道:“都起來吧,本帝知道自己的身子現在是什麼樣,所以本帝是不會怪罪于你們的,你們都且退下吧。”
在命令所有老醫仙退下後,天帝找來了殿前衛長,“去吧天孫給本帝叫來,記住,不要讓任何人發現。”
一個時辰後,天孫趁着夜色的保護,穿着夜行衣來到了天帝的寝宮。
天孫看到天帝強撐着坐起,一個健步過去扶住天帝,摸着天帝的手臂隻剩皮包骨,天孫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
他一邊哭一邊哽咽道:“孫兒來晚了,孫兒應當早些來求見皇爺爺的。”
臉上天帝難得露出慈祥的神情,撫摸着孫子的手道:“沒事,你能有這份心意,皇爺爺就已經很開心了。”
爺孫倆在相互寒喧了兩句後,正式開始了話題,這時候又一位被密秘傳喚的天神,被殿前衛長帶到了天帝的面前。
天孫看着臉上戴着龍虎紋面具的來者,心覺得有幾分熟悉。
天帝用眼神示意來者摘下面具,當天孫看清此人的真容後,滿臉不解地道:“月老大人,怎會是你?”
天帝見該來的人都到齊了後,表情立刻嚴肅認真了起,并示意殿前衛長去門外守候,不許任何人聽到接下來他們三個所談論的話。
天帝正對天孫正色道:“小伊,皇爺爺不知道當日的話是誰教你說的,現在也不想知道,更不想知道你從何時起有了現在這個念頭,有些事情不說出來才更為安全。
你既然選擇了這樣的一條路,就該清楚這條路是沒有捷近可走的。
這條路更不可能走得一帆風順,所以皇爺爺再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是直面一切繼續走下去,還是就此放棄?
如果你選擇放棄,皇爺爺會想辦法讓你和你的母親都能平安無事。”
天孫擡頭望着天帝的雙眼,眼中全是堅定之色,他沉聲道:“皇爺爺,當您找來月老大人時,您心裡應當就有了答案。
孫兒已經下定了決心,哪怕一條道走黑,也絕不會停下半步。”
天帝欣慰地點了點頭,“好樣的,這性子與你那父親也是有八分像。
既然如此,皇爺爺就把天界都托付于小伊了。月老!”
月老連忙拱手作捐,“微臣在!”
天帝緩緩開口道:“再過兩日,本帝将下诏,召告四海,将立天孫為儲君,為日後繼承天帝之位作鋪墊。
本帝要封你月老為天師,權利僅次于儲君,屆時你們二人将全權代理天界事務。
小伊,你過來。”
天帝拉住天孫的手,做着最後的交代。
“皇爺爺老了,不中用了,月老大人是皇爺爺為小伊尋來的唯一幫手。
你也知道,你十皇叔如今羽翼豐滿,位高權重,皇爺爺成日躺在病榻上,面對你十皇叔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是皇爺爺唯一可以給小伊做的事,至于今後的路,那就要全靠你自己了。
記住皇爺爺的話,一個人有野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人的能力配不 上自己的野心,還要盲目去行事,這樣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所以一切都應量力而行。”
天孫對天帝鄭重許諾道:“請皇爺爺放心,若孫兒日後真的敗了。
一定會想辦法将所有事都安排妥當後,再下去陪您。”
天帝點了點頭,“皇爺爺已經都交代完了。最後,皇爺爺預祝小伊一切順意。”
綴朝多日的天帝,在今早突然召見了文武百官在朝議大殿議事,但文武百官皆已到場半個時辰,仍不見天帝的影子。
百官望着空蕩蕩的天帝寶座,總覺得今日要發生些不得了的大事。
又過了許久,天帝終于在侍從的攙扶下,強撐着病體一步步進入多日未來的朝議大殿。
天帝同時後面還跟兩位天神,年輕的天神大家夥都知道,那是天帝最為疼愛的天孫,另一位看起來十分老态龍鐘,走起路來有些顫抖,臉上還戴着一副奇怪面具的天神,大家夥就覺得異常的面生了。
當一衆文武大臣看到天孫的時候,心裡皆是一“咯噔”,連青玄世帝也不例外,他甚至還有一種不好的預感,畢竟以天孫現在的地位,可還沒有資格參與朝議。
可他現在竟跟在天帝的身後,大搖大擺地走進朝議大殿,青玄世帝心中頓升起一股不安的感覺。
而與之相反的則是北辰星君,當他看到天孫跟随着天帝走進朝議大殿的那一刻,他就知道此事大概成了。
他之所以幫助天孫上位,一是他發現天孫有那個野心,也有一定的能力。
二是他如今見不得青玄世帝惡事做盡,還能如此的得意揚揚。
而且他的複仇大計,也才剛剛拉開序幕。
天帝在侍從的攙扶下緩緩坐上了寶座,他看着底下站得整整齊齊的百官,希望待會他們還能站得這麼整齊。
同時,天帝的心中也升起了一股惆怅,他心想,也許這一次也是他最後一次坐在這個位置上,如同現在這般俯看衆生。
天帝望着衆天神緩緩開口道:“本帝今日既不是來聽奏報,也不是來頒布政策,本帝今日來,隻是向諸位召告一件事情。”
說罷,天帝擡手示意身邊的侍從可以開始了。
隻見侍從緩緩打開剛拟好的聖旨并大聲宣讀道:
“奉天帝之令,本帝自知大限将至,為保我天界出現政局不穩之象,特在此設立儲君。
天孫伊楠,品性優良,胸有大志,心懷天下,泯然衆生,是為天帝儲君不二之選,即立天孫伊楠為儲君,任天師次于儲君,以輔佐其左右。
自今日起,天孫與天師全權代理天界一切事務。”
天孫伸手接過聖旨,“臣謹遵陛下旨意!”
剛升任天師的天神用十分沙啞的嗓音說道:“臣定然謹遵陛下旨意,好好輔佐儲君。”
大殿裡,所有人都懷疑是不是耳朵出問題聽錯了,接于是很快便大臣走出隊列說道:“請陛下三思,陛下雖對天孫疼愛有加,可江山社稷怎可兒戲?還請陛下三思!”
接着又跳出幾個大臣,霹靂啪啦講了一大堆,随後更是上百名大臣一齊高聲大喊:
“還請陛下三思!”
這場景,天帝早有預料,但他還是被氣得不輕,他猛地一拍寶座并站了起來,一下子殿内便變得鴉雀無聲。
天帝的語氣中,還帶着幾分的怒氣道:“本帝已經說過了,今日隻為這一件事,本帝隻是召告一下諸位,并沒有與諸位商讨的意思,諸位現在恐怕是會錯了本帝的意。
本帶心意已決,退朝!”
這個結果,對于籌謀了這麼多年的青玄世帝來說,無疑是巨大的諷刺,他剛要開口對天帝說些什麼,這時北辰星君突然高呼了一句,“恭送陛下!”
滿朝文武都已經因為天帝這個完全出乎意料的決定精神恍惚了,于是當聽到北辰星君的恭送聲時,也都不知情地高呼,“恭送陛下!”
于是天帝就在恭送聲中,被侍從緩緩攙扶出了朝議大殿。
看着天帝遠去的背影,青玄世帝惱怒地看了北辰星君一眼,随又看了剛被立為儲君的天孫一眼,然後便甩着袖子揚長而去。
獨留滿朝文武我看着你,你看着我,一臉不知所措。
與此同時,衆天神心裡也十分的門清,一場關于争權奪位的風雲大戲,也在此刻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