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不妨礙,她喜歡東域,喜歡東極,熱愛這片土地。
若果不是築基時,一窮二白,她肯定會早回來看看大家,這次帶着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中品靈石,她終于有了歸家的底氣。
東極仙師回歸的消息随着信鴿的到來,傳遍仙都。
白浮二人遠遠看到一群人在官道上等待自己。
東極門門主白檀率衆人,在都城十裡外迎接白浮回歸。
白浮取下樊籬和狐裘放入儲物袋,看到面容已見蒼老,眼角浮滿皺紋的白檀、白春和白東,禁不住眼眶濕潤。
白檀極懂白浮,寬慰道:“仙師不必為我衰老挂心,仙師飛升時,我就做好這輩子不一定能再見仙師的準備。能在壯年再見仙師一面,我、我心裡開心。”
白春和白東在邊上老淚縱橫,連連點頭,對白檀的話表達認可。
白浮和白檀坐在準備好的馬車中,緩緩入城,周圍民衆皆興奮圍觀,白春和白東帶着仙軍開道,維持秩序,信衆不敢造次,但信衆的熱情是遮掩不住的。
無數鮮花,從道路兩旁撒到馬車上,落英缤紛,美如仙畫。
“東極仙師!”“仙師!”“喜極而泣,恭迎仙師回歸東極!”
外面是仙都百姓的叫喊聲。東極百姓對白浮崇拜,恭敬,敬畏,卻并不畏懼,恐懼,因為白浮小時候是個孤兒,吃着東極的百家飯長大,東極仙都好些老人家都能說起小時候給東極仙師白浮喂飯賒粥的場景。
白浮是東極仙師域,土生土長養出來的修士,是東極,乃至東域的驕傲。
白浮并不讨厭這些喊聲,但也并不敢真正冒頭,她知道自己一旦冒頭,這些喊聲就會跟水滴濺入油鍋一般,爆炸式傳送,聲如洪鐘,人如洪潮,最後的結果就是,即使有仙軍擋着,自己的車架也挪得像蝸牛一般慢。
她還想安安穩穩到達仙師宮。
不過現在馬車的行走速度也是極慢的,白浮幹脆把一個靜音陣盤放在車中,和白檀聊正事。
白浮:“我十幾年沒回來,說說基本情況。”
白檀正色:“是!”
白檀知道白浮最關心的是什麼:“不負仙師所托,十三年間,東極門共培養東域修士二十五人,其中十五歲以下引氣入體的道童兩人,每年靈石一百,成年引氣入體的修士一人,每年靈石五十,練氣一層修士二十人,每年靈石一百五十,練氣二層修士兩人,每年靈石兩百。門衆每年都需出一趟助國任務,無人推脫。”
“當前東極門修為最高的弟子是白湖,十八歲練氣二層,整個東域都指着他,指望他能望望您的背影追一追,是我們東極當前的驕傲。”
“第二高的是三十七歲到練氣二層的豔娘,她本來是個青樓女子,當年您大赦青樓與小倌館,她獲得自由身,便一路徒步到東極,路途遙遠,一直背您的《引氣入門》趕路,背誦上千遍後,竟在三十高齡引氣入體。她特别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生活,所以一般有任務都會出雙倍,是我後來勸說,修為提升比出任務更重要,練氣四層飛升上界才是正道,她才終于停下,也是所有人中最勤奮的一個。”
“其他二十三人都還在練氣一層以下,有兩個練氣一層打磨的圓滿,有望在十年内晉升練氣二層。”
白檀的面容逐漸哀傷,眼眶有些微紅:“東極靈礦,現餘靈石,一千一百枚,靈珠一萬三千顆,去歲開始,發給門内子弟的靈石,也有混着靈珠的,十顆靈珠抵一顆靈石。本來是不夠的,好在弟子們都明白東域的艱難,沒有人提出異議。”
白浮對白檀的艱難有預料,當初自己用靈礦升到練氣四層,靈礦内大約還剩多少靈石,都是有數的,能支撐十三年,已經是白檀精打細算的結果。
白浮在中央域和緻虛界都努力賺取靈石想要在靈礦耗完前可以補充靈礦,卻沒想到,這些靈石,僅僅隻夠自己修煉所用,就算把修煉用的所有靈石堆出來,也抵不上東極門一年所需。
小統出現,不止對自己,對東極乃至東域來說,都是及時雨。
白浮淡淡微笑:“不必憂心,這次回來,我就是來補充靈礦的。”
白檀沒有出過東域,并不知道補充靈礦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情,便是金丹真人舍去整付身價也不一定能做到。
白檀隻是和東極百姓一樣,對白浮有着盲目的崇拜和自信。
白檀說起這些,并沒有想要麻煩白浮,但是白浮說自己能補靈礦,白檀就覺得白浮能補靈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