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好東西,周貴夫婦也剛好回來,他們手上拿了不少東西,一起都放上闆車上,一塊兒推回去。
回去的路上還有不少攤子,也是周小樂第一次賣腸粉,人們都覺得新鮮,也就賣的快收攤早。
現在剛剛中午,趕圩一般是熱鬧到中午結束。
到了下午,擺攤的人就漸漸少了,直到晚上做飯前,還會有一波人趕着時間來擺第二趟。
“種子啦,當季的好種子,芥菜,蕹菜,白菜,來看看啦!”
周小樂扶着闆車,留意着街上的叫賣聲,正好讓他聽到這一句,想着昨天早上剛翻好的地,今天掙了錢,可以先把種子買了。
跟周貴夫婦說一聲,就拉着周初夏去找攤子。
“阿叔,您這蕹菜,白菜種子怎麼賣?還有别的種子麼?”
“白菜貴一些,八文一包,蕹菜六文,還有韭菜香菜種子是五文一包,秋豆角八文,您看看要哪一種?”
周小樂想着一排地也種不了多少,蕹菜好吃,來一包。
白菜可以現在種了還可以給冬天存一點,來一包。
韭菜一茬一茬長,來一包。
香菜?目前做菜用不上。
秋豆角?不愛吃。
最後周小樂買了三樣種子,一排地肯定是不夠種,還得多開一排才行。
周初夏在家裡得寵,農活兒一般不會讓他下,不過家裡的菜地倒是他來伺候的。
看周小樂買了三樣種子,那種地肯定不輕松,周晴晴也忙不了地裡的活,如果要種地,肯定大部分是周小樂忙活。
但是他還得出攤,這樣,能忙得過來麼?
周初夏想着就免不了操心:“樂哥兒,你買這麼多種子,能種得過來嗎?”
“每樣種一點就好,不多。”
周小樂已經想好了,目前是出攤要緊。
種菜是為了改善夥食,等農忙開始了,還得搶農忙,到那時肯定連攤都擺不了了,哪裡還能忙菜地的事兒?
而且家裡隻有他跟阿姐兩個人,吃得不多,索性就一樣種一點。
他們一行人推着闆車一邊看一邊走,看到家裡缺的也一并買回去。
周貴家還算過得去,周貴幹活有力氣,還有木工活好,除了農忙,其餘時間常到鎮上找活幹。
秦三娘有一門刺繡的好手藝,每個月到鎮上的鋪子裡拿布回來繡,定時給鋪子供貨,也是一項不小的進項。
因此才能讓周初夏像個鎮上的小哥兒一樣養,時不時還會找些借口幫助周小樂姐弟。
可見有技術在身,日子是不會差的。
周小樂剛賺的錢還得算帳,剛剛買了種子已經花了十九文,這對于一窮二白的他來說都算是巨款了。
再買東西,也得精打細算,不該買的不買,該買的當然不會省。
不過他看了一路,也沒看到想買的東西,而且賣腸粉的帳還沒算,也不好再繼續花,幹脆就等回去看看家裡缺啥,明天再過來買。
推着闆車走走停停,一路走到城門口,剛巧遇到村裡的周大夫,打個招呼就一塊兒作伴回去。
此時闆車換成周小樂推,周貴在一旁幫扶着走,路邊看到高高的野草順手一折,拿到手裡撇着玩。
周貴看到周大夫背着背簍,笑着問:“周大夫來上鎮裡賣藥材?”
“是啊,前幾天摘的藥材,趁今天趕圩日過來賣了。”
周大夫年紀約莫五十左右,許是常翻山越嶺找藥材的緣故,模樣有些老态。
他說完,瞧見闆車上的木箱,疑惑道:“這木箱是做什麼的?樣子不多見呀。”
“這是炊腸粉的木箱。”周小樂推着闆車,說話有些費勁。
不過還好有其他人幫忙推,他喘口氣,繼續說:“腸粉是一種吃食,味道不錯,回頭我給周大夫送一份嘗嘗。”
“哎,使不得,看你們這一闆車東西,是做腸粉賣的吧?老頭子我可不能讨嫌白吃一頓。”
“哪裡算白吃一頓?之前我落水,還是周大夫救了我呢,吃多少頓都是應該的,周大夫就不要客氣了,今晚回去就直接來我家,我炊給您老嘗嘗。”
“是啊,周大夫就别跟樂哥兒客氣了,你回家也是一個人吃飯,自己還得忙活許久,一會兒去樂哥兒那吃就成了。”
秦三娘知道周小樂想報答周大夫,之前周小樂落水,周大夫也沒有收藥費,這會兒就幫周小樂勸一句。
“那……老頭子就不要臉蹭一頓了。”周大夫笑呵呵地說。
“多少頓都行,隻要周大夫肯來。”周小樂說。
周小樂推了一段,此時換成周初夏推一段。
但是周初夏重活幹得不多,使力一擡愣是沒讓闆車離地,頓時尴尬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