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批考生真的如此純良,一心隻讀自己的書,絲毫不關心外人。
還是說,他們各個心裡有鬼,所以對别人的異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呃,不至于吧?”林如清覺得姐姐的猜想過于大膽,總有一批學子是正直的,不會同流合污,就比如他表哥徐瑾瑜。
以他的才華,實不需要如此。
林若溪笑了笑,“你表哥認識的,都是才華出衆之人吧?”
林如清點點頭,“确實,我見過他們,都很有才華,即便有幾個才學不足,品行也是很好的。”
林若溪點點那些‘考題’,“你不如帶着這些去問問他們,看他們最近有沒有看過?”
“你的意思是說?”林若清吃驚,那可能嗎?
林若溪搖搖頭,“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還需要調查。”
林如清帶着滿肚子疑問走了,去了觀龍寺,而林若溪繼續派人調查,想知道除了這些考題外,還有沒有其他打着‘考題’的名義售賣的試卷。
這種打探會更難些,所以最先回來的是林如清,還帶着一臉凝重的徐瑾瑜。
“表弟拿到的試題,這段時間我不說全看過,但也看了三分之一,有些是有人拿給我做的,有些是寫好了文章,拿來找我潤色修飾,也有請我代筆寫一寫。他們的理由都是按照春闱标準,自己琢磨或者與其他人探讨出來的題目。”
“我覺得這種方式還挺新穎,能在考前得到不少鍛煉,也就沒有推辭,和我一樣,其他才學出衆的學子們,也都有類似的經曆。我把試題給他們看了,加我大概六七個人,全都做過。我們以為,這是今年春闱的流行,沒有多想。”
“難道就沒有人在你們面前露出痕迹,說自己買到了考題?”林若溪詢問。
“有!”徐瑾瑜面色嚴肅,“起先我也懷疑過,可看到他拿出的考題,頓時覺得好笑,這題目大家都看過,他卻花錢買,估計是被騙了。甚至我們還知道,他花了三十兩,但考前這個節骨眼上,他要是知道自己被騙錢,心情肯定會受影響,影響到考試發揮。且......”
徐瑾瑜頓了頓,繼續道,“買考題這種事,本就屬舞弊,要是直接說出來,代表此人品行不佳,很可能直接取消他的考試資格,甚至取消舉人功名。能考到現在,誰都不容易,哪個不是寒窗苦讀,即便一次行差踏錯,在他又沒有買真正考題,也不必死揪着别人不放。”
斷人前途,猶如殺人父母,又不是有深仇大恨,何必把事做絕?
所以他們權當這人就是被騙了,等到考場上,發現題目對不上,要是心态不好,發揮失常,也是個大大的教訓。
要是在這種情況下,還能考中,隻能說明他才學真的出衆,心态也能很快扭轉過來,這樣的人,如果因為一次沒忍住誘惑,便毀了一輩子,也是朝廷的損失。
“所以你們把他們當笑話看,不與傻瓜論短處,”林如清總結,犀利且毒辣,直擊要害。
徐瑾瑜垂下眼,“确實是我過于自大了。”
這便是聰明人的毛病,輕易看到别人的問題後,不會去較真,而是選擇默默遠離。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大度包容,可換個角度,又何嘗不是蔑視與不屑。
林若溪很好奇,“你們之中,就沒有較真的人?”
發現有人想買甚至動手買了考題,也屬于不正當行為,品行不佳,就沒人去舉報?
徐瑾瑜愣了愣,突然想起一事,“幾天前,觀龍寺裡有人鬧了矛盾,西安來的幾個學子似乎吵起來了,後來這事内部解決了,我便聽了一嘴,沒放在心上。”
大考在前,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學問上,這種小事誰會去關心?
“這事我問過了,西安有一名學子,為人很是闆正,得知同伴買了所謂考題,當即便要去舉報,但那人把題目分享給所有人都看了,如果舉報,就會連累大家,何況這題目是假的,不是真正的考題,而其他人也沒有主動看的意願,是被那學子連累了。一旦舉報,在場所有人都要失去考試資格,所以他被勸下了,總不能因為一人過錯,禍及所有西安來的考生吧?”
問題就出在這裡,考題擴散之廣,大家或主動或被動都看過,又不是真的考題,舉報會連坐一大片,何必為了本就不存在的事,害了大家?
因此大部分考生都或多或少知道‘考題洩露’的事。
一部分人把它當成真的保守秘密,不告訴任何人,瞞住了自己的行為,也讓自己被騙一事繼續蒙在鼓裡。
而其他沒瞞住的,也知道自己被騙,考前階段,品行很重要,不敢鬧出來。
而剩下的,則都當他們被騙,并不是真的考題洩露,看個笑話也就過去了。
所以這件事,就這麼結束了?
僅僅是一次涉及考生的大規模行騙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