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華郡主府有一座修建在假山上的閣樓,三層建築,地勢極高,站在上面能俯瞰大半個京城,甚至能看到一部分宮城。
林若溪和林如清聊着朝堂上的事,一邊說一邊散步,正巧來到這附近,興緻一起,便登上高閣,俯看整個京城的布局。
這時節,還沒什麼景緻,但今天天氣不錯,豔陽高照,是難得的大晴天,光是看看碧藍的天空,也叫人覺得心情舒暢。
因此兩人撇開下人,站在閣樓上,一邊欣賞京城格局,一邊聊着朝堂八卦,頗有指點江山的意氣風發。
貢院起火的那一幕,正好盡收眼底。
這也是幸運,宮城,郡主府,貢院正好在同一條線上,郡主府位于正中間,離兩邊都不算太遠,騎馬一刻鐘便到。
另外離它們不遠,有一條河把三者串聯起來,走水路的話會更近。
但這條水道因為靠近宮城,日常可以使用,但不允許通行,加上兩邊修建了道路,比走水路更方便,所以水上幾乎沒有行船。
但依着這條河而建的諸多府邸,都是各王公貴族,當火勢一起,便立刻被察覺,但因為貢院建得高大深重,他們也無法及時救援。
林若溪和林如清看到的第一時間,便喊人救火,但他們站在高台上,已經發現了貢院的不對勁。
火未免燒得太快太大了,而貢院的大門竟然沒有打開,一群軍丁竟然不是開門沖進去救火,而是在砸門。
這下再不懂事的都知道,問題大發了。
“姐姐,你讓人看着火勢蔓延,我帶人去救火,”林如清二話不說,直接往下沖。
林若溪一把拉住他,“帶上水車,用船運過去,直接架設在河上,往裡面灌水。”
林如清吃驚,“我們哪來的水車?”
“你别管,快去安排,”林若溪沒時間解釋,高聲喊下面守着的丫鬟,“素問,素情,調集所有工匠,把水車各部件統一搬到後門河邊,裝船運到貢院附近。”
水車是她之前視察産業,發現莊園裡種田需要靠人力汲水,不僅效率低,也非常累人。
正好附近有水資源可以開發,隻是離得稍微有那麼一點點遠。
好吧,離河流還是有一定距離的,中間是亂石堆砌的荒攤,她便叫人買下來,開春挖溝渠,把水引過來,然後架設水車,完美解決水源問題。
說實話,這樣做,除了給莊子上的下人和佃農省點力氣,沒有任何好處。
那一大片荒攤不允許拆開賣,而京城郊外的土地,即便沒用,也很貴,至少二兩銀子一畝。
不說别的,靠近河流,水草肥美,清理了亂石,養雞鴨家禽都很不錯。
但相比它的價格,沒有二三十年,根本回不了本。
但林若溪希望讓農人輕松一點,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她來到這個時代,對抗不了大局,但讓自己身邊的人過得好些,輕松些,也是可以的吧?
抱着這樣的心思,她叫府裡工匠打造水車,等到水渠挖好,就運過去,一共三架。
而船是府裡專門遊湖的船了,是的,郡主府很大,有一個挺大的湖,夏天遊湖賞荷花,能一次性招待十幾個人,船也是大船。
林如清安排人,直接把上面的兩層船樓暴力拆掉,然後擡着船身來到後院大門處,放進水裡。
此時,林若溪已經等着了,工匠們擡着一大塊一大塊水車部件過來,立刻裝船。
在船上,他們直接拼裝,順便把水槽堵住,讓水不能往下流,等靠近貢院,選擇最近的位置安裝。
原本沒有這麼簡單,要架設這麼大一家夥,還需要打地基,但此時已經顧不得,直接搬來附近人家門口的石柱壓着,剩下就靠人力扶着。
在水車架起來的瞬間,便有一大團的水抛過高高的院牆,砸進貢院裡。
但這條河的流速不快,水車旋轉的速度很慢,林若溪安排人手動推它,使其快速旋轉起來,越來越多的水抛向半空,砸入貢院。
但這麼大的水車,靠人用力旋轉,非常耗人力,很快郡主府的人手就不夠用了。
索性這會兒功夫,周圍人家也得到消息,派了家中下人來支援。
三輛水車,分别安置在三個地方,一刻不停的往貢院裡抛水。
很快,靠近河流的這一邊火勢便小了下去,不再濃煙滾滾。
而這番動作,也被裡面六神無主的人發覺。
貢院很大,除了一排排号舍,還有一個平台,以及與号舍相隔一段距離的監考官休息的地方。
這中間都是空白的區域,這便導緻了,隻要考生從号舍裡逃出來,便能暫時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