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書肆開了六年了,頭幾年生意也不錯,後來對面就開了那間大書肆,也不知背後是哪個大官,開張後就吸引了一衆文人前來光顧。
掌櫃的覺得奇怪,也偷偷去買過幾回書,可無論是印刷質量還是書的種類都比不上他家店裡的書,但眼見着人家的生意卻越來越好。
現在實在被擠兌的幹不下去了,這才貼着鋪子轉讓。
也有不少人來打聽過鋪子,但一聽說裡頭的書也要一并轉出去,來人紛紛搖搖頭走了。
于喬聽掌櫃的說完,又在店内随意走了走,面積足夠大,書本紙筆數量也很多,看樣子有些已經堆積一段時日了。
楊桦是讀書人,最見不得書本受損,略有遺憾地說,“這些書确實可惜了,時間久了也會受潮的。”
“可不是嘛,我也想過原價賣不出去那就降價賣,可效果甚微啊,那些人甯可去對面買那次品,也不來買我的書。”掌櫃的愁眉不展,也心疼這些東西。
于喬看了眼店内裝潢,書店的掌櫃打理的很用心,地闆和牆面都十分幹淨,若是盤下來開甜品鋪子,也不需太大改動。
想了想,他切入正題,和掌櫃談起了價格。
掌櫃的歎了口氣,拿出了賬本翻了翻,“我當時簽了十年的契書,這戶房主和我有交情,租金一直都沒漲,現在看來算是十分便宜了,但我這些貨估摸着和一年的租金差不多。”
楊桦,“您開個價吧。”
兩人從上午就和掌櫃的讨價還價,磨了足足三個時辰,終于以一個能接受的價格盤下了這間鋪子。
簽好契書又去康記錢莊取了存銀付了錢後,這間鋪子也就歸他們用了。
看着滿屋的書,于喬明亮的眸子微眯,他沖楊桦勾勾手指,露出一個狡黠的笑,“桦哥你不是問我打算怎麼處理這些書嘛,我有個主意,不過要去定做一批紙盒子,還有蠟,到時候封口用。”
楊桦親親他的額頭,雙手環着他的腰,讨好地問,“小喬和我還賣關子,告訴我吧好不好。”
于喬被逗笑,也不藏着了,解釋說,“我們先根據這單子把這些書本按照價格理出來,到時候取一個合适的價格包成盲盒,所有盒子都是一口價,但裡面的東西卻不同,買到什麼就是什麼,隻要拆了封就不能退換。”
“你的意思是不讓客人看到要買的東西是什麼樣子,隻知道可能拆出來哪些東西。”
“對喽,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先把最貴的東西理出來,然後才能有噱頭才會有人來買。還得再擺出一些貴重一點的學具抽獎,抽到什麼就是什麼。”
楊桦向來認同于喬的一切決定,沒有猶豫便去理貨。
書肆掌櫃的本就分類分的清晰,最貴的精裝書五十文以上,普通書和話本三十文左右,紙筆十文以上,也有一些三五文的不值錢的小東西,還有一些墨塊墨條價格不等。
東西整理好了,于喬先把他們分類設定了價格,這兩日都在整理這間書鋪。
楊桦先拿了五十個盒子,大部分都裝了十文到三十文不等的東西,用蠟封印,這一批盒子定價三十文。
剩下的一批裡裝了幾個貴重一點的精裝書和上好的毛筆,剩下的也都是二三十文的東西,定價四十文。
于喬在那裡布置抽獎台,二十文五次抽獎的機會,擺出來的獎品都是上百文的好東西,店裡的存貨都被于喬拿出來了,但中獎率嘛,當然是全看運氣。
裡頭還摻了一些鼓勵獎,都是不值錢的筆和口袋書。
都弄好後,最關鍵的還得去雇人來當托。
上次在府城開鋪子時忘了這一茬,這次一定得找人來幫忙了。
京城裡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人做,和他們講明要求後自然就能吆喝出去了。
康緻過來幫忙時,看到這屋子的東西,還覺得不太靠譜,擔憂問,“這能成嘛?這法子能清理這些存貨,真的管用?”
于喬輕松的拍了拍手,自信說道,“你就看着吧。”
他雇的托出門後還不到半日,就有幾個讀書人上門,圍着盲盒架子看了看又去看抽獎的箱子,幾人小聲讨論,“要不要買兩個回去看看,聽說他家話本可多了,剛才掌櫃的說這幾個裡頭興許是最火的那本。”
“那還等什麼,三十文買一個拆開看看不就知道了,我要去抽獎,聽那個書生說他隻抽了兩次就抽到了上好的墨塊,我也要試試。”
“對啊,他們這裡要清貨,肯定把好東西都拿出來了,我也要試試。”
于喬耐心回答他們的問題,想不到這幾個書生運氣還真好,隻花了四十文抽獎就抽到了價值一錢銀子的毛筆,笑哈哈的說,“太好了,真的能抽中,那我可要告訴同窗們都來試試了!”
“還請小哥幫我們宣傳宣傳,早日清完這些書,我們要開點心鋪子的。”
書生一口答應下來,聽他們說起點心鋪子又心直口快地說,“這附近就有好幾家糕點坊,你們盤這麼大店面若是賣那些普通糕點,能有生意嘛。”
于喬笑着解釋,“我們賣的點心樣式新奇,在府城開的鋪子生意不錯,這才想着來京城試試,我家的點心還沒見過其他鋪子裡有呢。”
“當真?”
“這附近的點心我都吃膩了,聽你這麼一說我倒是好奇了,到時候我得來看看。”
幾位書生帶着抽到的獎品和盲盒離開了,約摸一刻鐘後,客人就多了起來,想必一是找的托發揮了作用,二是對面的書肆本就人流量多,看到這邊有了動靜也都想來看看熱鬧。
人越多客人就越多,鋪子清貨清了三天,于喬準備的盲盒早都賣光了,準備的大獎也被抽得差不多了,還剩一些零碎的話本和紙筆,這東西留着也有用處,賣不出去也無所謂。
原本滿滿當當的書肆空出了一大半,于喬十分滿意這個效果,湊過去看楊桦算賬。
“咱們清這些書本不僅沒虧銀子,反而還賺錢呢,我粗略算了一下大概賺了三十兩左右,還剩下這麼多紙筆自家留着用也夠了。”
于喬一喜,“真賺了這麼多?看來京城的書生們不僅有錢,更舍得花錢,要不然對面書肆的生意那麼火呢,等咱們開了點心鋪子,我得再琢磨幾樣新的糖水和點心了,有新意才能留住客人。”
楊桦拽着人的手讓他坐下歇一會兒,“東西也快清完了,這家店你想怎麼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