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北宸撿起一片掉落的銀杏葉,在背面寫下 “689” 和 “632”:“你知道嗎?這兩個數字加起來是 1321,正好是我們相遇的天數。” 他望向遠處徹夜通明的教學樓,想起百日誓師時江朝畫在他掌心的笑臉,“比起星辰大海,我更想成為你分鏡裡的常駐角色。”
填報截止日當天,林母把志願表複印件拍在餐桌上:“臨大隻是 985 中遊,你完全可以沖清北。” 陽光透過紗窗,在 “天文系” 三個字上投下碎金般的光斑,林北宸看見母親指尖劃過父親的遺照,突然想起父親臨終前說:“别被别人的星星遮住眼睛。”
“媽,” 他握住母親冰涼的手,“天文系有全國唯一的‘雙恒星系統’研究項目,而江朝 ——” 話沒說完,門鈴響起,江朝抱着裝裱好的《星辰與晨光》原稿站在門口,畫面上兩個少年的影子在志願表前重疊,背景是用熒光粉畫的銀河。
“阿姨,” 江朝鞠了一躬,畫稿背面露出他熬夜寫的推薦信,“北宸說過,您收藏着叔叔大學時的天文筆記。其實他解物理題時的專注,和您整理舊物時的溫柔,是同一種光。” 林母接過畫稿的手突然顫抖,她看見兒子在稿紙角落用極小的字寫着:“爸爸,這次我選的星星,會自己發光。”
黃昏時分,志願系統顯示 “提交成功”。江朝的手機彈出林北宸的消息:“剛發現,我們的學号尾數是‘21’和‘22’,像漫畫裡永遠相鄰的對話框。” 少年望着窗外漸亮的星光,忽然明白,所謂夢想,從來不是單行道 —— 當兩個靈魂決定并肩,連志願表上的校名,都成了故事裡最浪漫的分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