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大四的答辯季,江朝在美院禮堂展示畢業作品《星辰分鏡師》,全息投影裡的林北宸正在拆解 “引力透鏡效應”,而他自己握着數位闆,将物理公式轉化為流動的分鏡。
“創作的核心,” 他指向投影中交疊的星軌與畫筆,“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如何在彼此的領域裡,找到共同的光。”
與此同時,天文系的答辯室裡,林北宸的論文《雙恒星系統中的物質交換與情感共振模型》引發熱議。
當他展示江朝為論文繪制的插圖 —— 兩個纏繞的星系正在交換物質,邊緣藏着極小的牽手剪影 —— 評委們終于忍俊不禁:“林同學這是要拿諾獎級浪漫征服科學界?”
他摸了摸無名指的星戒,忽然想起高中操場的初雪夜:“科學與藝術,本就是觀察世界的兩種光譜,而我們,隻是選擇了彼此作為最佳觀測對象。”
畢業典禮當天,江朝在學士服下藏着《星辰與晨光》的最終原稿,畫着兩個戴着學位帽的少年,在 “臨大” 校門前交換戒指,背景是他們共同發現的小行星 “2025LC”——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剛剛發來的命名通知,L 和 C 分别是兩人姓氏的首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