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綜武俠]峨嵋劍仙 > 第34章 倚天劍寒(34)

第34章 倚天劍寒(34)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宗維俠驚疑不定,問其姓名,果然又以“曾阿牛”搪塞。一邊說着,一邊伸掌貼在殷天正背心,為其療傷并輸送内力。

須臾之後,殷天正神完氣足,昂然挺立,便要再戰。

殷天正既然還要再戰,那就是約戰尚未結束,空智大師頗有風度,左手揮動,令各派暫停腳步。

這時便見張無忌低頭與殷天正交流起來,芷若心中了然,這是作外孫的要替外公上陣呢。果然,片刻過後,就見張無忌站出來,表示由他來接宗維俠的七傷拳,并來了句“少林神僧空見大師,當年不就是喪生在貴派七傷拳之下麼?”

這話一出,六大派衆人頗有聳動,此事芷若也略知一二,相傳空見大師喪身洛陽,極似中了崆峒派“七傷拳”的毒手。不過經少林寺查證,當時“崆峒五老”均在西南一帶,不可能做下此事。而當時洛陽客房外牆上寫着“成昆殺神僧空見于此牆下”十一個大字,乃是金毛獅王謝遜嫁禍其師成昆的經典留言,于是斷定此事乃謝遜所為。

果然聽了此話,宗維俠當即駁斥。而張無忌則言,當時情形,沒人親眼目睹,如何隻憑牆上十一個血字就斷定是謝遜所為。

芷若場下聽了微微搖頭,她猜測張無忌是想為其義父謝遜正名,但當年謝遜喪心病狂,到處做下血案,均假冒其師成昆之名,意圖嫁禍。然而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他這番嫁禍他人之舉早被人查實。

其實,張無忌所言也不無道理,尤其是從查案的角度講,确實存在一種可能,即有人利用他嫁禍成昆這個套路,又冒謝遜之名,行江湖仇殺之實。但問題是,謝遜所犯下之罪行,大半都已證實,而且是人證物證俱有、不能翻案那種,因此其名聲早就喪盡,正所謂“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謝遜當年如此喪心病狂,也就别怪有人借他的喪心病狂往他身上潑髒水了。

想到這裡,芷若不禁要對張無忌這位義父吐槽,這位明教的護教法王大人,不知因何事與他的授業恩師成昆反目成仇,有的說是成昆酒後亂性奸辱了謝遜的妻子,有的說是謝遜為向魔教獻媚欲暗害恩師成昆,隻是事洩不成,遂惱羞成怒,誓要緻其于死地,衆說紛纭,曲直難論。但單說謝遜故意殘殺江湖無辜人士并留字“殺人者成昆”來陷害成昆并逼其現身這個策略,不僅殘忍邪惡,而且還特别愚蠢。畢竟成昆不是啞巴,而中原之大,難道成昆就不會現身于旁處為自己解釋嗎?難道他就不會找上少林、武當這樣的名門大派為自己解釋嗎?為何非要與謝遜見面呢?尤其是随着時間推移,人人都知道留字“殺人者成昆”的是謝遜後,他繼續這樣做,等于在不斷給自己增加仇敵,同時也在敗壞明教的聲譽——要芷若說,明教與中原正道門派幫會互看不順眼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偏偏這個時候讓六大派興師讨伐,除了明教内敵虛弱讓人覺得有機可趁外,謝遜這樣的殺人惡魔為明教拉仇恨,也應當是一個重要因素了。

果然,張無忌這套辯解,非但沒有取信于人,反而激怒了少林寺僧人,便有一法号圓音的獨目僧人站出來,大聲斥責,并加辱罵。芷若便見張無忌雙目通紅,滿含悲憤,但又竭力克制,問那僧人道:“貴派有一位圓真大師呢?請他出來,在下有幾句話請問。”

圓音道:“圓真師兄?他怎麼還能跟你說話?你快快退開,我們沒空閑功夫跟你這野少年瞎耗。你到底是誰的門下?”

隻聽張無忌道:“在下并非明教或天鷹教中人,亦非中原哪一派的門下。這次六大門派圍攻明教,實則是受了奸人挑撥,中間存着極大的誤會,在下雖然年少,倒也得知其中的曲折原委,鬥膽要請雙方罷鬥,查明真相,誰是誰非,自可秉公判斷。”

這話一出,頓時引起衆人轟然大笑,嘲笑譏諷之語更是不絕于耳。整個廣場宛若一片菜市場般。

芷若卻是眉頭緊蹙,她以為自己認識的張無忌應當不是喜作大話之人,他既如此說,應當是了解了些許内幕,隻是此時此地,他一個無名少年,如何能讓衆人信服?見他被衆人大肆機笑,也隻能黯然不語。

張無忌倒是毅然無懼,環顧四周,朗聲道:“隻須少林派圓真大師出來,跟在下對質幾句,他所安排下的奸謀便能大白于世。”

這三句話,雖在數百人的哄笑聲中,卻人人聽得清清楚楚,可見内功之精純。衆人心中都是一凜,輕視之心大為收斂。

圓音氣喘道:“臭小子恁地奸猾,明知圓真師兄已不能跟你對質,便指名要他相見?你何以不叫武當派的張翠山出來對質?”

這話一出,不止武當派諸人臉有愠色,就是張無忌,雖然心性敦厚,聽其辱及先父,怒不可遏,憤然出手,竟一舉将之擒拿,并奪其手中禅杖,就要當頭一擊。

少林僧隊中同時搶出兩人,兩根禅杖分襲張無忌左右,卻不想張無忌武藝甚是高強,縱身一跌,便飄至數丈之外,而半空中雙足分點,兩位少林僧人就同時仰天摔倒。

少林諸僧這時和他相距已七八丈遠,再想救援已是不及,眼見這少年憤然至極,手中禅杖高舉,隻要落下,圓音必然性命不保。

然而這少年卻臉色漸轉慈和,最終竟将圓音放下,緩緩說道:“圓音大師,你的眼睛不是張五俠打瞎的,不必如此記恨。何況你們那日去到武當山上,逼得張五俠夫婦自盡身死,什麼冤仇也該化解了。大師是出家人,慈悲為懷,何必對舊事如此念念不忘?”

圓音死裡逃生,呆愣片刻後,便接過少年遞來的禅杖,低頭退開,臉上似有羞慚之色。

少林諸高僧、武當諸俠聽了少年這幾句話,也都不由得暗暗點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