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是!”聽到懷中少女嬌嗔,張無忌這才回過神來,頓時滿臉漲得通紅,忙将她放下。而這時他才發覺一股淡淡幽香萦繞,如蘭似芷,偏偏他嗅了卻心神一蕩,身體都有些酥軟。當下情不自禁望去,隻見少女俏臉生暈,又羞又窘,在他眼中卻如明珠生暈、霞映澄塘,仿佛仙子動情,美豔不可方物。
芷若隻覺得無地自容,所謂“社死”大概就是此時的感受了。她向側偷偷一瞥,隻見滅絕師太身子挺直,一言不發,但臉色鐵青,而且有越來越青之勢。
芷若隻覺得心中一沉,而且也是越沉越深,大有直墜深淵永淪黑暗之勢。
張無忌啊張無忌,看你也像是生了個聰明腦瓜,而且剛才破解華山昆侖四人劍陣時不也挺聰明知道打掩護的嘛,怎麼這個時候就犯傻了?該不是覺得我暗地裡幫你就覺得咱倆是一路人就要來策反我吧?
不行,她得自救。
她擡起頭來,便見張無忌仍一手持劍,但已經放下,而眼睛也正盯着她瞧,一幅魂不守舍的模樣。
芷若頓時大窘。
她素知這一世自己生得極好,猶勝前世。于峨嵋山中也時常有男弟子投來戀慕的目光,她都照搬前世經驗,佯裝不知,處之泰然。但如此大庭廣衆之下,被一個男子如此盯看,哪怕有前世記憶加成,此刻芷若也羞窘至極,尴尬欲死。
但她還是勉力開口道:“曾少俠,你武功卓絕,誠為芷若所不及。但你既敗我峨嵋上下,卻獨留我一人,芷若雖不才,也要讨教曾少俠高招!”
此話一出,衆人無不愕然。
其實場上态勢,六大派及明教衆人,即使相隔較遠,卻也看得分明:這姓曾的少年與峨嵋這位周姑娘,定有私情——至少,少年對少女,絕對有年少慕艾之意。
再看那位周姑娘,真是風姿楚楚,既清且豔,站在場上,羞色動人,身姿纖細,大有弱不勝衣之态。偏又氣質脫俗,清逸如仙,衣袂翻飛下,真是仙姿綽約,清美絕倫。一時間整個廣場靜谧無聲,或許前面的寂靜來自對那位曾少俠蓋世武功的震驚,但後面的靜谧,又有幾分是來自人們下意識的屏息斂聲,怕驚擾了下凡的仙子?
然則此刻,纖纖弱質、清麗絕倫的仙子竟擺開架勢,似要與這曾少俠一較高下?
這……這這,這不開玩笑嗎?
都說英雄出少年,但像姓曾的這樣英雄了得的,真的是鳳毛麟角,大概百年也出不了一個啊!這位周姑娘就算再天資穎悟,也不過十七八歲的年紀,至多也不過是練上十年武功,如何能與這姓曾的怪胎一較高下?
不過也有人面露欣賞或敬佩之色,覺得這位周姑娘在滿派皆敗的情況下,仍敢于出手較技,這份迎難而上的勇氣委實令人敬佩。
自然,還有人暗中自問,覺得若是易地而處,自己絕不忍心“辣手摧花”,卻不知這位曾少俠可有這份狠心腸?
一時間,場下一片竊竊私語,交彙在一起,真是嗡嗡一片,比之先前的靜谧,宛如兩個世界。
吵雜聲中,便聽得有人道:“這周師妹勇氣可嘉,但多少也有些不自量力了。真與這姓曾的交手,怕是一招都撐不住吧?”
“不然。”便有人反駁:“看這曾少俠的意思,顯然是年少慕艾。真要交起手來,怕不是要多加忍讓?”
“豈止要多加忍讓?換成我,若能讨得仙子歡心,就是失一次手也是值得的。”
“哈哈,李師兄果然是多情之人,若要我說,幹脆失手被擒,豈不更好?”
随即便是“呵呵”“哈哈”一片轟笑。
芷若聽得羞窘,卻也無法,而且羞窘之餘,心中也是稍稍一松:至少,六大派衆人讨論時,也隻是調笑張無忌對自己有意,而不曾有人說自己對張無忌暗通款曲。
這就是個好現象。
倒是張無忌,還是一幅驚訝過度的“呆傻”樣子,手足無措道:“芷,周姑娘,這,這不好……哦對了,這是貴派的寶劍,還,還請你轉交尊師。”
芷若望着倒轉過來的劍柄,心想自己真要接過遞給師父,這不等同火上澆油嗎?到時候師父不接劍讓她尬在原地都算是輕的。
想到此處,芷若心念一動,當下接過劍柄,随即後躍一步,拉開距離。而後朗聲道:“曾公子,峨嵋派周芷若領教閣下高招!”
話音甫落,便挽了一個劍花,再躍身而起,朝張無忌斜斜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