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若心中一驚,不及細想,雙手齊動,施展“網”字訣,又将這多了些許九陽真氣的掌力又反彈了回去!
這一次,張無忌隻是勉強接住,不能再做“精準反彈”,隻得運勁卸力,将這團強勁掌力“卸”到一旁!
不過,受到此挫,張無忌反而好勝心起,對芷若打來或反轉他的掌力,都一一接下,并嘗試反彈,接連數招,有成有敗,而最近一次,兩人已經來往五個回合而不斷!
張無忌心中甚喜,眼見掌力再度翻卷而來,不及細想就雙掌迎上,【乾坤大挪移】和【九陽神功】兩門神功齊施,又将這磅礴掌力再度反彈過去!
不過這一次,饒是張無忌内力充沛,運勁巧妙,也感到有些吃力,以緻動作略有遲緩,差一點就反彈失敗,而讓這團磅礴真氣失控“炸開”!
而正因這一次遲緩和吃力,張無忌這才悚然一驚,發現形勢好似有些不妙!
不,是真的不妙!
這團經過他與芷若妹子兩人連續反彈,而每一次反彈都會再增加一份掌力,如此五個半回合下來,等同積蓄了兩人總共十一掌的内力,芷若妹了倒也罷了,他的内力何等深厚,即使留手,多掌疊加,也甚是可怖——兩人反複推擲之間,已“成長”為一團極為可觀的“真氣團”!
這就好比兩個人互擲物件,第一次隻是個小沙包,兩人都能輕松接住并扔回去;而第二個回合,小沙包變成了充水的足球,第三個回合,足球升級為了籃球般大的大鐵球!
張周兩人之間那用掌力疊加壓縮而成的真氣團,就是那個“大鐵球”!
張無忌“身強力壯”,勉強還可以回擲。然而芷若妹子内力雖然精純但修習年限太短,哪怕其借力打力的法門甚是高妙,卻也總有極限,超過極限,後果恐怕就不堪設想了。
而普通人互相擲球,還有不接下場的機會。而他們兩人互擲“真氣球”,卻是在方寸間比拼掌力,每個回合都是極快,想要臨陣撤招,可比普通人扔球難多了。
這也是兩人缺乏經驗,芷若自己琢磨這套武功,正經實戰也就是這一遭,而且遇到的還是張無忌這樣的大高手,哪裡能料到還會出現掌力反彈再反彈的情形?須臾之間根本就想不到“正确解法”,隻能憑戰鬥本能繼續反彈,待反彈了四五個回合,腦子也反應過來不能再繼續下去時,才發現已經成為成為“大鐵球”的真氣團已經不是他們想下場不接就能不接的了。
芷若面臨的正是這種險境。
她創立【流風回雪】時,還真沒想過若對手也會類似【流風回雪】這樣的功法時該如何應對。
不過,現在意識到其實也不算晚……吧。
所謂借力打力,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以弱敵強,打不打得過是一回事,但理論設計的時候肯定是照這個方向來。
所以,理論上,施展【流風回雪】時,無論是“截”字訣還是“網”字訣,都是用小股内力為憑,來卸掉或反彈敵人的大股内力的。
隻不過,如今這團内力積累得有點多,因此難辦。
但按照“理論設定”,精準反彈有點難,但順勢卸掉,應該還沒有到極限……吧。
不管怎樣吧,這個時候也隻能硬着頭皮上了。
說來長,但這腦子裡的念頭真是一念即過,眼見張無忌将這一大團真氣又倒轉了回來,芷若長吸一口氣就要全力迎上。
而就在這時,她忽然看到張無忌竟手腳不停,直接撲了過來!
撲、撲了過來?
這真是瞬息之間的事,而由此也證明了張無忌之輕功,确已登峰造極,遠非她所能比——若是其不自縛本領,在她所擅長的領域與其對掌,而是本事全開,自己怕是早敗下陣來。
而現在,芷若便眼睜睜的看他以比那團反轉而來的真氣還要快的速度來到她身前,一掌将她推開,然後他卻補到了自己方才的站位,并用另一掌迎下那已撲來的大團真氣!
隻聽“轟”的一聲巨響,凜冽的罡風吹得芷若發絲飛舞、臉頰生疼,幾乎睜不開眼。但即使不看,她也知道,定是那團被兩人不斷用掌風包裹的真氣終于“失控”炸了開來!
而在聽到這聲轟然巨響後,她也立即明白過來張無忌方才的舉動——顯然他認定自己沒有擋開這個“真氣團”的可能(或者可能性太低),于是舍身而出,利用他絕快的身法,将她推開,而後自己應對那團真氣。
顯然,他的應對不算成功。
芷若一邊運功抵禦那凜冽罡風,一邊竭力睜開眼,隻見她與張無忌方才交手的位置,已經炸出一個方圓丈許的淺坑,而張無忌,則倒退于兩丈之外,跌坐于地,臉色慘白,正勉強支身,卻忽然噴出一大口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