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半個多月,押解三派的車隊又次第啟程,不曾同行。而随行的官兵也更多了,想要脫困愈發渺茫。
這次車隊先是向東,過了潼關而至洛陽,在洛陽停留了差不多月餘,又過黃河北上,這些官兵雖不說話,但觀車隊行進方向、路線,多半是元大都了。
這一路行來,芷若也非是坐以待斃,隻是随行監管的官兵人數甚多,再加上少許江湖好手,在沒有内力的情況下,實是難以脫困。
而恢複内力,芷若也是想了萬般法子,卻終究無用。
初時,她還抱有一線希冀,一有空閑,便運功調息,但丹田和周身經絡始終是空蕩蕩的。
之後,她又嘗試着将存儲于“第二經脈”中的内力調出些許,進入丹田,确實在短時間内激活丹田,但随即存于丹田及各處經絡中的毒素立即“聞訊而至”,芷若雖然急忙運轉功力,催生内力相抗,但“寡不敵衆”,沒堅持多會兒,丹田就再度淪陷,雖然也用【峨嵋九陽功】催生的高明内力化去了些許毒素,但與體内積存的毒素總量相比,連百分之一都不到,實屬杯水車薪。而若是将“第二經脈”中的内力全數調出,大概也隻能化解十分之一的毒素,并不濟事。
内力不能恢複,想要突圍,實在渺茫。
而且退一步講,即便芷若有單獨突圍的能力,也不容許她獨自逃生。
此時也不同與芷若剛被俘時,那時她與武當派諸人在一起,還不知峨嵋派也已被擒。雖然兩派關系尚好,但再好也是門戶有别。芷若彼時突圍,隻需考慮自己,而無需顧慮他人,武當派也不會因此而心生芥蒂。但現在卻不同,她與同門師姐妹兄弟在一起,若一人突圍,卻也無用。即使真能突圍出去,又能如何?還能棄師父和衆師姐妹兄弟與不顧嗎?而且阖派精英俱在此,不,應該說是六派精英俱在此地,哪怕她一人突圍,又上哪去尋救兵呢?
總不能去尋明教吧?
剛把人家總壇霍霍了一遍,人家不落井下石就算是好的了。
再者,六派精英悉數被擒,如此大事,即使朝廷做得再隐秘,此時消息也該傳開了。小門小幫可能還不知道,但六大派留守人員及關系密切的江湖門派幫會,該知道的肯定已經知道了。按常理此時也該讨論如何施救了。而且留守之人,也不乏德高望重之輩,譬如少林寺方丈空聞大師,再譬如武當派的張真人,都能成為組織救援的領導核心。
不過,朝廷此次出手如此周密,恐怕各派山門也不見得就能幸存。所以,若能自救,還是自救為要。
可衆人都無内力,又該如何?
也許可以靠外功?
想那五個惡僧隻修少林正宗外門功夫,竟也能如此了得。由此可見,雖然大面上,内功勝于外功,但并不等于外功毫無戰力,也不等于平庸的内功修為就一定能戰勝高明的外功武者。
當然了,峨嵋派武功路數與少林不同,那般陽剛強橫的外門功夫,峨嵋是沒有的。但話說回來,這毒藥除了讓人内力全無以外,正常的氣力也消減了很多,身體比之常人還要虛弱些許,這樣的體質,就是想練強橫的外門功夫,也練不成啊。
那就隻能練劍了。
這裡也有兩個問題,一是諸師姐妹兄弟手中俱無兵器,嗯,這個問題暫時無解。
另一個問題就是即使手中有劍,但沒有内力,就無法發揮劍法的全部威力,特别是對付一般官兵還成,但如果是披上重甲的官兵,就有些艱難,至于對上真正的内家高手,更是幾無勝算。
這又該怎麼辦呢?
芷若冥思苦想,覺得若能有一門能料敵機先的劍法就好。這樣,敵人出招前,就能提前預判,并取其破綻,攻其必救。這樣,既能發揮兵刃的優勢,又能克制内家高手的功力——畢竟任你功力再強,若不能出招,也是一切皆休。
以上是芷若的如意算盤。
嗯,算盤珠子都快扒拉出火星了。
不需要學武的“專業人士”,哪怕是一個外行人,都能一眼瞧出芷若計劃中的破綻,或者說是缺陷。
一是一門能料敵機先的高明劍法,如何在短時間内創制出來,又如何在短時間内讓阖派弟子盡數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