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蘭姝并未得到徐家要舉辦家宴的消息,猜測徐青章回府的消息許是尚未傳開,應該是與他先行回京有關。便老實待在自己院中,恰好今天是十五,又是那病發作的日子。
八歲的時候被拐進花樓那天,因她年歲較小,老鸨便對蘭姝用了前朝秘藥桃嫣散催熟身子。
尋常少女得長到十四五才能接客,用了這媚藥,不出三年就能長出豐滿的果實,任君采撷。
那桃嫣散是前朝秘藥且失傳已久,也是床第間的虎狼之藥。婦人服之可駐顔養膚,令男子神魂颠倒。幼女服之則是催熟,五年一結的果樹可催之早熟,僅用三年便可熟透食用。
據說前朝有位妃子用了它盛寵不衰,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這藥原是大補之藥且對女子身子無一害處,但卻能令男子上瘾。一旦飲用服藥女子産出的汁水,便如下蠱一般,眼中唯她一人,隻對她心動。
前朝的後黨見寵妃勢力越發龐大,私下處死了寵妃,那前朝皇帝痛失所愛,竟穿着寵妃生前穿過的衣裙,自裁在她的宮殿,随她去了。
後人以訛傳訛,有人說當日在寵妃的宮殿中出現兩隻絢麗多彩的鳳凰。還有人說出現的是兩隻龍,下凡曆完劫回天上去了。版本越傳越玄乎,不過是貧民百姓飯後談資罷了。
那老鸨名喚巧娘,極其愛财。祖上是前朝太醫,桃嫣散是她祖傳之物。當晚看見龜奴拐來的蘭姝,還沒長開就已能窺見日後傾國傾城之姿,假以時日自己好生培養一番,定能叫她賺得盆滿缽滿。
不料當晚,自己經營多年的百花樓樓便被端了。眼瞧着潑天富貴砸到面門了,不成想卻是富貴險中求,賠了夫人又折兵。
那巧娘一看樓外被官兵重重圍住,便收拾細軟跑路,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淩父帶的人去晚了一步,沒能一鍋端了。
蘭姝隻記得那天爹爹找了好幾個名醫給她看診,皆是說此藥無解,唯一的辦法便是壓制。三年之期可以緩解到五年,之後找個郎君成婚便可。淩父怕影響女兒清譽,給予了重金封口。
此後蘭姝容貌愈發嬌豔,淩父因公事繁忙,又因囊中羞澀請不起侍衛,而且他也怕侍衛起了歹心,見色起意。便勒令她隻能待在家中,蘭姝再也沒能出去遊玩過。
蘭姝十二歲那年便發病了,十五的月圓之夜,月色皎潔,清冷的月光照在閨房中的拔步床上。
隻見床上那少女香汗淋漓,口中嬌聲不斷,滲出的水漬浸濕了小衣,渾身上下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桃香。真是藥如其名,蘭姝也清楚地知曉這桃嫣散為何藥。
初初發病時便被自己吓了一跳,聽到母親細細道來緣由,卻也不得不接受了。如今三年過去,蘭姝并不像從前那般無助,隻當如應付一月一次的葵水那般。
受這藥的影響,平常女子一月一周的葵水,她隻需要每月來兩三天便可幹淨,倒是這藥帶來的好處了。
母親過世前告誡蘭姝,不到情不得已之時不可告訴他人這病以及這病的來由。
府中除了爹娘和小瓷,再無他人知曉此事。娘親與祖母關系并不融洽,所以淩老夫人也不知此事。
當年淩父也是翩翩公子,徐老國公有意将小女兒許配給他,兩家相看之時他卻對淩母一見鐘情。徐老國公也不強求,給他倆保了媒。祖母雖沒明說不滿,卻也沒明着為難淩母。隻是母親嫁過來後不久,祖母便以子嗣為由給淩父納了三房小妾。
二月的天還有些倒春寒,剛經曆過一場春雨的洗禮,萬物複蘇。庭院中矗立着一株桃樹,嫩綠,翠綠的樹葉在微風中搖曳,鮮綠的葉子上躺卧着一滴滴水珠,似落非落。
天氣回暖,微風拂過卻吹不散屋内的悶熱,薄衫下的肌膚汗津津的。
少女突然想到當初自己溜達出去玩。那會也是春季,山峰上的積雪消融,滾落晶瑩剔透的雪水。若有旁人在場就會發現少女膚如白雪,竟不比那積雪遜色半分。她想爬山去賞雪景,卻體力不支,微汗淋漓。
終于爬到了山頂,上面種有一片臘梅林,枝頭上的紅梅,一簇一簇的,十分漂亮,像一顆顆粉色的小寶石。沒有哪個女郎不愛俏,她本想折一朵别在發間,但又怕被主人發現,被安排個偷盜的罪名。
她隻輕輕撚了撚花骨朵,但剛長出的花苞着實嬌嫩,哪裡能經得住旁人的按壓。
不多時,梅花的汁液滲出,少女手上也粘上了些,馨香在周邊散開,很清新。她似乎是覺得自己辣手摧花,犯了錯怕被罰,身子哆嗦了幾下。
積雪因天氣日漸回暖而融化,少女似乎也因爬山賞花而累了,沉沉地睡了過去。
屋外,谪仙般的男子立在窗前,也不知道看了内室多久。瑤階玉樹,貌若潘安,偏巧生了一雙狐狸眼,與他通身清冷決絕的氣質并不相符,反倒生出一種矛盾美來。男子喉頭一動,做出吞咽的動作,随之眸色一深,透露出一抹玩味。
他是來找徐青章的,徐宅他來過很多次,這院子早前是荒廢的,往日沒人居住。
領路的小厮給他帶到這間屋子的時候,他還隻當是徐青章授意。原以為他提前回家,為了掩人耳目才換的院子。
不料卻是自己想岔了,有意思,事情脫離自己掌控對他來說十分有趣。就是不知這屋裡的女子是故意為之,還是……
不管如何,裡頭的女子肯定是狐媚之流。不是狐媚怎麼會青天白日裡在房中把玩水蜜桃呢,嗯,還那麼多汁。
走出院子時他擡頭看了一眼,挽棠閣,好,他記住了。
挽棠閣離望青居很近,不到半盞茶功夫就到了。
“殿下。”徐青章對他行禮,“此次戰捷存疑,我懷疑是南蠻故意為之,有人在南蠻邊境見過前朝的魏家現任家主魏鋒,還有慶國的二皇子。”
兩百年前,太祖皇帝明侗覆滅前朝大隋。雖然這皇位來的名不正言不順,但後世卻是對太祖并無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