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張了張嘴:“楊羽衣?楊掌櫃我認識啊。”
“哦?”玉裳徹底放下書。
謝明青問:“百年士族楊家這一輩中最為翹楚的大小姐,洛水南北第一商,黎大俠竟認識楊羽衣?”
黎風烨看了看連長洲與玉裳,連長洲趁機拿回《食神寶典》,玉裳興緻勃勃地盯着他,忽然心頭一動,道:“總之有我在,放心吧,我們定能見到芍藥館主。”
謝明青輕笑,似乎會了意,不再多問,與另外兩人商量時辰,定下入夜後一同前往芍藥館。
說話間,玉裳伸了道懶腰,四人當即散去,各回各屋。
黎風烨進了屋,首先阖緊房門,随後将兩扇窗關得死死,這才拿出入蜀時的包袱,回到榻上。
謝明青倚在榻邊,閑閑旁觀:“黎大俠這是怎麼了?居然不好意思當衆直言?”
黎風烨邊翻找邊說:“不是不好意思,是……”
觀他欲言又止,謝明青興緻更高,“不若我來幫黎大俠一起找找?”
黎風烨推開謝明青搗亂的手,擡頭注視謝明青,悄聲道:“我方才想起,年少時,爹娘與我說,這些東西隻能交給我未來的娘子。哪怕是連長洲,他也隻能知其一二。”
謝明青挑眉。
黎風烨終于摸出數張皺巴巴的紙團,捋平了,才遞給謝明青。
謝明青并未接過,雙眼一掃,頓時失笑:“地契?”
那些年,黎風烨在外奔波,記挂着将莊裡衆人接去他地,便在江南、關中、冀南等地添了宅子,後來又于雲滇買了座大院子。
江南雨多,魚米水鄉,黎風烨吃不大慣那邊飲食,卻見小橋流水,煙柳弄晴,俱是北方難見之景。念着幼時短居江南的日子,他還是在姑蘇某處湖畔買了宅子,除此之外,他在關中洛都地産最多。
不久前,他尚且對着大景輿圖思索:江南雨水,他不喜歡,北地偏遠,他也不喜歡,考慮是否要往巴蜀或南海遷居,當真不曾料到,數月之後,他已身在蜀地。
黎風烨低頭,又拿出一隻指環大小的金色章印,頂部刻着兩頭栩栩如生的交頸丹頂鶴。
“良田美宅,冀豫江南……黎大俠,我真是小瞧你了。”謝明青粗略看過,一瞧黎風烨掌心的章印,雙眉揚得更高。
黎風烨得意:“還有呢!”
謝明青摸了摸那方章印,“居然是楊氏商行的‘金掌鶴’。”
“見此印者,如見楊羽衣親臨。”黎風烨接話。
謝明青将金掌鶴還給黎風烨,看了又看黎風烨,道:“傳聞三十位名匠共鑄‘金掌鶴’,傾盡滿城黃金,方得十尊而已。當家的老爺夫人兩尊以外,既定的下一代當家楊羽衣持有一尊,餘下七尊,僅僅商行貴客可得。黎大俠,你——”
黎風烨一笑:“阿珂,我就是啊。怎麼,你不相信?”
眼前價值不菲的地契揉成一團,金掌鶴被黎風烨随意地丢回包袱之中,謝明青疑道:“我隻是好奇黎大俠如何得來?”
“早都與你說了,你要的黃金白銀我都能準備,至于這金掌鶴嘛……”黎風烨指了指那沓地契,“在楊掌櫃那兒宅子買得夠多,自然便也有了。”
謝明青忍俊不禁,搖着頭旁觀黎風烨收起地契。
黎風烨抖了抖包袱,一隻绛紫色錦囊滑出,他立馬伸手去撈,卻被謝明青搶了先。
謝明青抓住錦囊,發覺柔軟絲滑的綢緞下包裹着某個硬物,便問:“黎大俠,這是什麼?”
*
屢受水患困擾,錦城千萬樓的美名下,城中臨街無論民居、酒肆、茶館、商鋪,一概中空而建,需得沿梯向上。它們大都窗廣扇薄,難得霧散日出之後,孩童逐着影子嬉戲,晴光烘得全身暖洋洋,好不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