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時節,溪柳村開始搶收冬小麥。
多虧了韓靖川的法子,各家的麥子雖然略有減産,但比一開始預計的要好很多。
村裡還沒收完麥子,村長就帶來了一個新消息:今年小麥的田稅要提前收繳,過幾天縣裡就來人。
事情突然,村民們也來不及抱怨,隻能抓緊時間收割脫粒。
幸虧今年小麥的産量過得去,不然若是隻有溪柳村的麥子大幅減産甚至絕收,交稅時村裡沒法對縣裡交代。
雖然理論上田稅是按照實際産量征收,但稅收關乎官員的帽子,除非有大災,不然哪個村交的少了,縣裡就會派人過來敲打一番,差的太多時會讓這個村補上一筆銀子。
以往若是遇到這種情況,村長會組織收成不好的人家去其他豐收的村子提前說好,待交完稅賣點糧食給他們,好歹把要交的稅湊到一個不算特别難看的數字。
但是今年突然提前收稅,即便想去找地方預訂買糧都不一定來得及。
想到這,大家又紛紛發自内心地開始感激韓靖川。
緊趕慢趕交完了田稅,村民們終于有功夫問村長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村長眼角的皺紋又多了幾根,他也隻是聽從縣裡傳達的命令而已,具體原因并不清楚。
“縣裡的意思是全大晟的田稅以後都要分成夏稅和秋稅兩次征收,别的我也不知道了。”
以前隻征收一次稅,是全年的小麥水稻合并計算重量,最後的納稅數字總數過得去就行,因此小麥和水稻隻要不是同時減産一般問題不大。
但以後分開收稅就不能存有任何僥幸心理了,無論是小麥還是水稻,都得好好種,任何一次少交稅可能都會有麻煩。
不過往好處想,以前新收的麥子為了留着到秋天交稅,大家既不能吃也不能賣,以後就不用這樣了。
而且分開交稅也不用秋天一次□□太多,稱重和運輸都能方便許多。
村民還算平靜地接受了這個安排,開始準備種玉米和綠豆。
倒是縣裡的讀書人知道這個消息後議論紛紛,大晟建朝以來一直隻有秋天收稅,現在突然改變了稅收方式,難不成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文思堂的書生也很關注此事,課間休息時兩個班的學生湊在一起小聲讨論。
“韓兄,你說會不會是又要打仗,糧草不夠用了,所以提前收稅?”周延庭眉頭緊鎖。
王思不認同:“要我說可能是别的地方遭災了,缺糧食,所以緊急收稅吧。”
程康琪:“說不定就是單純想要收兩次稅,沒有原因呢?”
王思冷哼道:“你以為人人都和你一樣,大腦空空?”
程康琪沖着王思翻了個白眼,他懶得吵架,浪費精力。
韓靖川想了想道:“上面的意思咱們不好妄自揣測,但可能并非是由于某個單一原因導緻一年兩次收稅。左右現在并沒有戰亂或是災情的消息傳到咱們這,還是警惕隔牆有耳吧。”
“韓兄說得對!”程康琪立刻附和,“一會兒夫子要抽查背誦,咱們還是别浪費時間了。”
話音剛落,謝景岚拿着戒尺走了進來。
程康琪一眼看到,胳膊上的汗毛條件反射般立起,他深吸一口氣迅速回到了座位。
謝景岚掃視了全班一眼,冷冷道:“剛才在外面聽你們聊得很開心,想必文章已經背得很熟練了。下面我叫到名字的人起來背誦,背不出或背錯的,打手闆。”
全班默默低頭,誰也不敢看謝景岚。
“那就程康琪先來吧,你背一下《孟子·梁惠王上》第一章到第三章。”
程康琪顫顫巍巍站起來,硬着頭皮開始背誦。
太倒黴了,這篇他背得最不熟了,怎麼就偏偏抽中這篇?
磕磕巴巴背完,就看到謝景岚拿着戒尺走了過來。
“手伸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