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千初它們這群傻蛋,似乎剛好卡在一個最不好進的高速路口。
“長老?”
“長老!”
千渡被千初嚎回了魂兒,她一邊給車起火,一邊盤算要不要抽空發起妖族會議。
妖族會議有十位大長老會參加,但十位大長老分布在全國各地,早期的時候,大家是在精神世界發起會議,精神世界需要大量法力維持,現代妖怪難以駕馭,所以會議通常幾年才會有一次。後來有了互聯網,就改用群視頻了,但每個大長老要做的事都多,所以會議一直控制在一年一次,而今年剛開年的時候就已經召開過一次妖族會議了。
但如果真的是社會環境給妖怪帶來了影響,那其他大長老應該也會察覺到不對,估計今年的第2次會議也不遠了。
車子往于燃家飛奔而去,千初把下巴頂在跑車窗沿上,看着窗外的景色往後跑,所有東西都來去的那麼快,他突然很想讓車開慢一點兒,讓他好好看看那些來不及進入記憶的景色。
剛把千初送回家,千渡就又火急火燎的趕走了——是有長老召開了妖族會議。
群視頻比起精神世界保密性小了很多。所以開啟會議前,長老們通常會布先下一個結界。
千渡趕回家鎖緊房門,打開一個小結界,随後接通了視頻,果然一進去就聽見長老們對小妖的吐槽。
千渡和于長老還算好,最高紀錄是高長老——她老人家十六個号碼一天總共接到了七十多個警局電話。
關鍵是高長老家今年化形的妖怪隻有十個左右,可想而知小妖們的惹禍頻次有多高。
吐槽完後大家開始想解決方法,召開會議的高長老開門見山:“我已經拟了一套方案了。”
高長老簡單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贊同的人高達一半,但千渡卻感到來者不善。
高長老的方法很簡單:用一種術使兩個精神體想通,其中一個是涉世未深的小妖,而另一個分三個選擇——已經在人間生活很久的老妖怪、妖怪老師或者人類。
兩個精神體想通的話,當小妖們腦子裡出現反社會想法時會感受到另一個精神體對這個想法的潛意識評價,隻要對方對道德有點概念,那就多半會對小妖們的反社會想法出現反對意識。這種情況如果那隻妖怪不傻,就能達到及時止損的效果。
而之所以要分三個選擇,是為了“上保險”。
“已經在人間生活很久的老妖怪”或許能片面的明白人間的“規則”,但卻不一定形成潛意識,但好在是同類,風險不大并且不用擔心數量不配比;“妖怪老師”的法治意識雖然較高,但數量不多,和新生妖怪不成正比。
而最後一個“人類”,是最佳選項,卻也是下下簽。
人類的法治意識或許還比不上妖怪老師,但他們的日常生活意識比那玩意更實用,并且不用擔心人數,總之各方面來說都是再合适不過,但風險也是再大不過。
這個方案已經半票以上通過,但對于這種臨時決定的政策會有一個實驗期,也會有實驗品,所以需要三個長老在自己的部落總共挑出三個實驗品,然後再根據實驗結果就行篩選。
最後一個風險最大,所以衆人紛紛決定讓人數最少的那個部落成為擋箭牌——花千嶺,也就是千渡統領的部落。
可連接精神世界意味着秘密相通,到時候不管是妖族秘密、部落藏身地……都會被對方知曉,并且現代妖怪不比之前,他們無法随便施展和撤回法術,所以通常會在施法時加上時間,有妖怪整理了最省力的時長:小型法術不得超過一個小時,大型法術不能小于一個月。
精神相通是秘術,最低時長兩個月。
而高長老提出的實驗期就是最低時長,換句話來說,在這兩個月裡,這個妖族部落的命運全看那個人類高不高興。
千渡翹着二郎腿,左手搭在腿上,食指有節奏地敲着膝蓋,她問:“我們不能選擇更保險的方式嗎?比如……”
話還沒說完,就被于長老截了胡:“小千,我知道你很難接受這個決定,但你也知道人類和妖怪的關系,這個決定其實也是我們做出的的第一步試探。所以……抱歉。”
千渡當然知道人類和妖怪的關系。在這個世界還沒有出現人類時,妖怪沒有任何束縛,他們與世界共存,無憂無慮。後來人類出現在這片大地,簡直像代替了世界一樣,妖怪和世界的聯系突然就轉移到了人類上,人類的興亡和出生率都會直接影響妖怪的數量和平均化形時間。
原因沒有總結出來,但好歹有結果——人類和妖怪的數量永遠成正比,而且人類發展越好,妖怪的化形平均時間就越短。按照這個趨勢,往後的妖怪會越來越多,缺心眼的自然也會越來越多,暴露隻是遲早的事,所以比起被動發現,不如主動坦白。
但妖怪雖然天性善良,卻本性多疑,他們不相信人類的誓言,凡事都要實踐出真理。
可花千齡雖然是十大部落裡妖怪最少的,也還有五千隻還未化形的小妖。
他們就不值得被好好保護嗎。
眼看千渡還是不情願,常長老直接放話:“千長老,我們都已經考慮很久了,實在沒有其它辦法了。”
結果話音為落就被于長老瞪了一眼。
千渡聽到這兒也明白了,真有意思,都特麼商量好了合着就通知她一聲兒呗。
“我知道了。”千渡擡手挂掉了視頻,她用腳随便想一下就知道,她們絕不會相信一個人類的測試效果,這之後肯定用會讓花千嶺的妖怪大面積和人類接壤,再加以分析。
但千渡更明白,妖怪早晚要有和人類坦白的一天,所以當務之急是先找一個穩定的人類拖時間,自己再去想有沒有更保險的方法。
結界還有半小時的維持時間,千渡也幹脆閉上眼,打算先補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