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勤政殿内,内侍陳福遞上一份奏疏:“主上,長主請見。”
天家擡眼看了一眼那奏疏的封套,黃色。
如今國朝有一套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政務體系,其中最為明顯的便是使用不同顔色的奏封套來分類不同的政事。
奏疏是統稱,其文體形式又分章、奏、表、議、狀等,是百官給天家進言所用的文書,所有文書皆書寫在以绫裝幀的公文紙上,而封套便是這裝幀所用的不同顔色的绫。
紅色為加急,目前隻有戰時軍務、邊塞軍防急務可用紅色;如今仲淵幅員遼闊,所以七大元帥亦有紅疏權限,若遇叛亂可持紅色奏疏直達天聽。藍疏是各外府州專用,若有特大緊急情況如天災等,則貼加急紅條遞入京城。白疏是朝官專用,一院兩府三衙四閣四寺六部大小官員,凡在京朝官皆用白色,隻在封套上貼本屬官衙名,以便分類處理。綠疏為普通軍事,各地駐軍傳回的任免、述職、彙報等軍務都是綠色封套。因着如今政務繁多,又為了防止宰執重臣或直屬長官扣押奏疏,便又加了一種更為簡單直接的方式,稱劄子。規定,凡官皆可用劄子直接上呈天家,若天家對劄子所言之事看重,便會命官員将劄子留下,召兩府議過再行處理。若是所言之事并不甚重要,或是天家已有定論,便會在劄子上直接落批,發還官員。如此既省了斟酌詞句的奏疏,又能将政事傳達天聽。是以如今官員多是先進劄子,而後補奏疏。所有正式奏疏都要經内侍謄抄入檔,以備查對複勘。
長公主今日遞上來的并非劄子,而是奏疏,黃疏為内庭奏事使用。諸如請封、請赦等牽涉後宮或宗室外戚的事務都用黃色。
天家道:“既回來了,有事同皇後說便好。”
陳福回話:“長主說此事需主上親自做主,此刻就在殿外候着。”
天家拿起奏疏,粗略看過一遍,道:“讓她進來。”
陳福立刻去請長公主。
“六哥萬福。”長公主進了殿内,用的卻是後宮禮。
“坐。”天家見她這般行禮,便知是需要自己過問的家事,便示意陳福領着一衆内侍退到殿外去。
“六哥是看奏疏還是聽我說?”
“奏疏我看了,這上沒說的是什麼?”天家抿了一口茶。
長公主道:“奏疏上沒說的是這孩子真正的身世。”
……
過了約半個時辰,天家命人将許琛領進殿内。許琛按照凝冰教過的方式跪地行禮。
“過來讓朕看看。”
許琛有些害怕,擡頭看向長公主。長公主走到他旁邊,輕聲說:“沒關系的。”
天家見許琛不敢動,便走上前去将他抱起。掂過兩下,對長公主說:“這孩子也太輕了,想來是吃了不少苦,可得抓緊補回來才是。”
天家抱着許琛坐到椅子上,輕輕拍着他的後背,說:“許琛,好名字,你讀過書嗎?”
許琛感受着天家溫暖而有力的胸膛,心中那份緊張逐漸散去,回答說:“回主上,我識字,我認識家裡挂着的楹聯和匾上的字。”
天家笑笑,拿出剛才長公主遞上來的黃疏随手翻開,說:“那你看看,這上面的字都會讀嗎?”
許琛探頭看着那上的字,慢慢讀了出來:“……攜幼子入京以教養,許其承嗣,歸宗于室……”
長公主起身說:“六哥!這是奏疏,豈能輕易……”
天家手上輕輕一帶,便将奏疏合上,含笑道:“你寫的,給你兒子看看怎麼了?這裡又沒有旁人,别那麼大規矩,成天在外面守着規矩還不累?”
長公主心說:“從小規矩最大的就是你,怎的如今反倒說起我來了?”
天家自是聽不見長公主内心,他笑了笑,說道:“許家雖有家塾,但你和叔亭不能常年在家,恐照顧不周,宗室學多年未開,如今沒有跟他同齡的宗室子一起伴讀。不如讓他進宮來,正好四郎也剛入資善堂,兩個孩子可以做個伴。你的孩子和皇子一同上課倒也無妨,鄭英之前就說想再尋個人來一起給皇子講學,皇後說四郎也隻粗略認識幾個字,跟這孩子差不多,幹脆就讓昭文閣穆飏給他倆當先生罷。”
“那就謝過六哥了。”
天家摸着許琛的後背,望向長公主說道:“既然名字是你和叔亭起的,我就給他一個字。”這後半句又似在哄逗許琛,“就當見面禮好不好?讓朕想想,琛為珍寶,又為美玉,玉喻君子。君子端方立世,知白守黑,就給你‘知白’二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