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赤霄 > 第132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觊觎

第132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觊觎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二人又說了些旁的,就見歸平來尋,便不在多話,各自分開了。

許琛準備回返,卻見平留被人團團圍住,正在詳細講解盔甲各個部位應該如何改進,說得頭頭是道,甚至還上手演示起來。許琛沒驚動他們,插着手靠在一旁。少頃,歸平拿着兩片盔甲片回到許琛身邊:“郎君看看這個。”

許琛不明所以:“兩片甲?有何特殊?”

歸平說:“這裡有一片是平留剛做的。”

許琛接過兩枚甲片來回翻看,詫異道:“你沒唬我?這機器可是需要訓練才能操作的,平留第一次上手,就做出來了?”

歸平朝着平留的方向努了努嘴:“不然郎君以為那幫人為何那樣?”

許琛将那兩枚甲片放在手中輕掂幾番,道:“我身邊怕是要出一名随軍鍛造師了。”

歸平:“我倒覺得,他會是小寒哥哥的鍛造師。”

許琛用手肘頂住歸平肋下,道:“他敢!”

歸平笑道:“是!他不敢!”

五月中,宥王領旨,判經州軍作院。

六月和七月,玄狼部數次侵擾皆無功而返,反而折損小半精銳。

七月十六,平甯侯家書抵京,随家書而回的還有一隻精緻的鐵手環。

許琛在信中說,這是他去軍作院按照當年小叔所畫圖紙親自打造而成,将觸發裝置改為手環上的按鈕,且将其中暗箭換為與骁騎衛黑甲袖中暗箭同樣材質。夏翊清對這個鐵手環愛不釋手,拿着把玩了許久。

是夜,即墨允進入寭王府寝殿時,夏翊清正舉着手中的鐵手環。

即墨允見狀道:“怎的?十年後還要拿腕箭對着我?”

夏翊清笑笑,問:“你許久未曾這般直入我寝殿了,這次所為何事?”

“送禮。”即墨允從遞給夏翊清一張紙。

夏翊清接過來看了片刻,無奈說道:“你這禮送的真煞風景。”

“煞風景總比要人命的好。”即墨允歎了口氣,“四郎早做準備。”

夏翊清颔首:“暫時保密,該盯哪些地方你清楚,莫要漏了。”

即墨允:“我明白,四郎可有打算?”

夏翊清摸着手腕上那冰涼的鐵手環,平靜說道:“坐等。”

即墨允眉梢微挑,眼前這少年人已褪去青澀和懵懂,已有能力和魄力自己做決斷了,他沒再多說,隻道了聲“保重”便起身離開了寝殿。

白影飛過,夏翊清擡首,見方才即墨允靠過的桌上多了一盞嶄新的琉璃燈。夏翊清嘴角挂上笑意,走到桌前拿起那琉璃燈仔細端詳片刻。琉璃燈共有六面,燈架為玉,六方燈面皆為掐絲制琉璃福壽延年圖案,定是從小叔那裡搶來的。

這些年即墨允都會給夏翊清備生辰賀禮,夏翊清總想還禮,即墨允卻道不知自己生辰,且從不收禮,夏翊清試過幾次,後來便放棄了。即墨允待他的好,不是幾份禮物就能還清的,他們之間的情誼也早已無需以禮物為證。

夏翊清拿着那琉璃燈小心走到桌案前,輕輕安放好後,便開始處理積壓的奏疏。

許琛已将北疆駐軍訓練得初有成果,輕騎、重騎、步兵、火器營以及随軍鍛造師都在逐漸形成規模。同時依據草原特色,在醫部大本營邕城設立軍醫堂作為後勤之一,軍醫堂的郎中全數由軍中撥饷奉養,平常可以收治幫助其他百姓,但戰時要随軍出動。

八月,南境軍報,南涼在邊境以鐵火開路,出其不意搶占邊塞兩座城池,因着南涼鐵火已然精進,霍與韬不敢妄動,與南涼形成對陣之勢,兩座邊城尚未收歸。

三日後,平甯侯帶一萬骁騎衛趕往南境,同時,颍昌軍作院的武器裝備加急送往前線。

九月底,軍作院新制的火器送到,南涼騎兵尚未到陣前就已被炸上了天,長羽軍一舉收複邊城,還“一不小心”踏入了南涼國境之内,又“一不小心”圍了他們兩座城池。這兩座城,恰好一座挨着南趙,一座挨着吳國。

南趙與吳國皆戰戰兢兢。長羽軍并未越過國境線,隻日日換防練兵,喊殺聲震天。南趙和吳國的使臣在仲淵與南涼之間來回奔走,四國邊境緊張不已。

十月底,南涼不堪重壓,派出使臣前來和談,平甯侯放出話來:“仲淵不接受議和,隻接受投降。”

初次和談失敗,是夜,長羽軍又送了南涼士兵一片煙花。兩日後,南涼又來使者,依舊無功而返。又過半月,南涼繳械投降,主帥蕭定代表南涼皇帝送上國書,承諾不再侵擾仲淵土地,賠款五千萬兩白銀,五年内付清。同時将被仲淵所圍的兩城再加相鄰四城一并劃入仲淵領土。

南涼割讓這六座城,原是與南趙及吳國的邊界,如今劃歸仲淵,仲淵與那兩國的國境線又延長許多,漸成包圍之勢。許琛和霍與韬一起将南境五十萬大軍重新整頓,在邊境設立了一套完善的巡邏預警機制,并開始着手訓練當初許箐提到過的“野戰軍”。

軍中時日過得飛快,轉眼便是一年,雖然兵制改革始于北疆,但如今許琛在南境親自督陣,且武瓊軍數量多,兵制改革反而比北疆更快些。如今五十萬大軍已小有規模,甚至還成功舉行了一次頗具規模的模拟對戰,對戰之日火炮連番炸響,直震得吳國和南趙軍營暴土揚長。如此一來,兩國更不敢妄動,隻固守自己疆土,不敢邁入仲淵一步。

太康二年八月,永乾陵。

“啪”!一隻玉盞落地摔得粉碎。

宏王暴怒:“安心守陵?!我已守了兩年!他還不讓我回去?!”

内侍跪地,顫抖着說:“是……是太後的意思……太後說先帝遺诏命大王守陵,并未明旨回朝,且……且如今尚未出衰绖之期……更不該……”

“混賬!”宏王一腳踢翻了那内侍,“我必須回去!”

内侍李木勸道:“主子,無诏入京可是大罪。”

“大罪?”宏王冷笑一聲,“誰敢給我定大罪?我是親王!我是八哥的兄長!”

李木微微皺眉:“主子慎言!那是天家……”

宏王吼道:“滾!都給我滾出去!”

這一年多來宏王多次上奏請求回京,都被留中或者打回,太後數次派人安撫,但收效甚微,隻多次提醒夏翊清要小心提防。赤霄院的消息也越來越頻繁,待到入了冬,便是每兩日定有新的動靜。

這一夜,皇陵之中宏王反應又傳回寭王府,夏翊清輕輕一笑,将紙條燒毀。安成立侍在側,說:“已過二更五點,主子該歇歇了。”

夏翊清輕揉過自己僵硬的肩頸,微微搖頭。此時有内侍端着藥進殿,安成立刻接過來說:“主子喝藥罷,已熱過三次了。”

待那内侍退到一旁,安成将藥送至夏翊清面前,低聲道:“許侯若是知道主子病了還不好好歇着,定會心疼的。”

夏翊清愣愣,終是端起藥碗,一飲而盡,而後指向床鋪。安成會意,一邊招呼着内侍鋪床,一邊心裡想道:“果然還是提許侯管用。”

入了冬後夏翊清生過一場不大不小的病,燒了幾日,嗓子便啞了。倒是尚能開口,隻是白日裡要去宣政處議事,晚間回到王府就懶得再說話。好在安成跟了他這些年,早已十分了解他,一擡手便能會意。

這些年夏翊清已很少生病,祛毒之後身體逐漸康健,倒是讓他松懈了保養,這一年多來朝事繁忙,前些年将養出來的精氣神散去不少,吹過冷風,便發将出來。自覺不适之後,夏翊清給自己診脈開藥,本是不欲聲張,未料他起燒那日正是朝會,勉強撐到朝會結束,準備恭送聖駕,隻剛起身,尚未行過禮,便暈在了紫宸殿中。一衆大臣内侍七手八腳将他扶起,才覺他身上滾燙。太後立刻命人将他挪到後室,一衆醫官與澤蘭足照顧大半日才算将病情穩住。

“累的。”

太醫這簡單的兩個字讓兩府宰執參政都有些自責,自寭王輔政以來,一些原本兩府能獨自處理之事他們也要送到宣政處去議過。大多時候寭王的意見與他們并無出入,但總覺有了寭王定論才算完整。

寭王醒來先是召兩府重臣安撫一番,道自己不過偶感風寒,不必擔心。後又堅持挪回寭王府,同時親拟請罪奏狀,稱臣下僭越,竊用紫宸殿後室休息,自請罰俸。這奏疏自然被太後發回,谕令寭王安心休養,病愈前庶務悉數送往壽康宮議過。然年底政務繁多,寭王不過休息三日便重回宣政處。他病未全好,兩府自是不敢再想以前那般事事禀報,隻撿些重要事情議過。寭王拖着個半啞的嗓子,白日裡氣定神閑地處理朝事,到了晚間則在寝殿之中處理着另外一件棘手的事情。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