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斯戰役爆發,洛德斯克總指揮所倒台。
兩次内戰後,洛德斯克分裂為東洛德斯克和西洛德斯克。
東洛德斯克最高指揮所由主戰派建立,西洛德斯克最高指揮所則由主和派建立。
西洛德斯克的首都是——烏城,居于正中央,博羅河穿其而過。
它曾是洛德斯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分裂後經濟一落千丈,遲遲未有起色。
于是現在的最高指揮所另尋他址。
烏城經濟跌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博羅河下遊流經東洛德斯克,被設卡攔截,不允許通行和商品交易。
違者即刻槍斃,繳收财産。
西洛德斯克本身領土和人口就遠不如東洛德斯克。另一面又臨戰勝國坦勒,對方經濟封鎖多年來從未松過半分。
市場空間有限,加上戰後消費水平的普遍下降,許多商人破産了。
倉庫裡落了灰的貨物到死都沒能賣出去。
工廠倒閉,下崗率迅速上升,指揮所财政赤字發不出救濟金,犯罪率和死亡率也逐漸升高。
民生艱苦,哀怨連天。
不幸中的萬幸是,最高指揮所雖然提倡人民為主,但還是依靠軍事力量建立,并沒有支持率一說。
不然場面一定很難看。
休戰期前幾年,出台了幾項措施,外加一句口号。
“緊褲帶,黑面包!”
黑面包曾是貧困人家桌上的常客,在曾經的烏城甚至很少見。
如今滿大街都是了,同時泛濫的還有煙和劣酒。不對,應該還有麻木。
很顯然,幾項措施并沒有什麼用。
群衆不買賬,少部分人寫信給最高指揮所,要求出台新的政策,并及時發放撫恤金和救濟金。
信被發現在指揮所附近的垃圾場裡。
發什麼,拿什麼發?拿空氣嗎?我們快連褲衩子都沒有了!
目前最高指揮所政首是主和派領袖邦白山,這是他在會議上一部分大發雷霆的話。
由記錄員肖雅記錄,并寫在彙報筆記上,陳列公示。
為此,邦白山郁悶了很久。
“有的時候,不記也是功德。”
“公平公正比功德更重要。”
肖雅答複道。
“那可以潤色,套話一些……”
“群衆要的是真實。”
肖雅微微一笑。
邦白山轉過身,對着巨大的落地窗繼續郁悶。
整個辦公室漆成代表和平的顔色,落地窗象征着絕對的透明執政。
政首辦公桌後的牆上,用調深些的顔色畫着一隻叼着橄榄枝的振翅白鴿。
形式主義。
邦白山見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評價。
“這很有必要。”
肖雅接手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安慰政首。
雖然算不上安慰。
“老子打了快十年的仗,第一次見到這麼‘和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