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封皇,後登帝位是神道的基本程序,始于東皇太一。
然而神道真的很懶惰,瞧瞧祂給人的封号,玉宸是玉皇,元始是元皇,太上以醫道止瘟疫災氣,封為上皇,風太昊封為羲皇,有脩黎是真皇。
還有羲和,九江、菟綿的這些人,有功無功,湊數劃水的加起來總共也有三十多個,這三十多個人裡,有大半都是像他們三個一樣從名字裡随手摘了一個字來做封号。
通天也是真搞不懂祂怎麼想,這樣一看,皇位也沒有多值錢,他們出了多少心力解決洪災,最後卻跟那些渾水摸魚依靠宗族勢力而被冊封的無能之人并列,通天認為神道不是腦子有病,就是想要他們在混戰中先出手幹掉幾個雜碎。
神道是真是餓了。
杜康在雲霧之間打滾,摸摸自己的肚子,歎口氣,太一沒了,冊封的法旨都要祂自己寫,真是辛苦死了。
尤其還有昊天總是來追殺他,祂倒也不是害怕昊天,但昊天畢竟是前主人,過于了解祂,總能給他帶來點麻煩,害得祂都沒有找到天塌之時溜進來的小東西,現在天已經補好了,也不知道那小東西還在不在,算了算了。
祂要是有具天帝肉身就好了。
心念一動,杜康的腦子就活絡起來。他迫切的想要擁有一個天帝,腦子一轉,他就多下了幾道冊封诏書。
論陰德,可沒有幾個人有資格成為天帝候選人,杜康抓着筆盤算來盤算去,也不過四五人可堪成就罷了,他隻是在給元始寫诏書的時候很不爽。
他算神道哪個排面上的人物,殿下都不給他,還想給他一尊皇位?可是他偏偏又跟九命有婚契,九命的面子嘛,祂總是要給的。
而且封号,平心而論,其他人的封号可以随便,九命的封号,祂是真的覺得玉字不錯,玉作為祭祀的常用品,又神聖又美麗,那可是溝通天地人神的祭器,也就九命這個挑剔的家夥,才敢這樣說祂。
雖然那隻貓總是惹祂生氣,做出些叫讓讓祂不愉快的事情,但……杜康撓撓頭,對上九命的那隻貓,祂總會感到些心虛氣短,從前還好,貓兒粉粉的一團,咬人也不疼,現在長大了,牙口變好了,目光冰棱棱掃過來,叫祂抗不住。
真是奇怪,他對昊天都沒有這樣氣短的時候。
還有仙道,這段時間仙道還在老老實實給祂當追随者,元始貌似對仙道也不那麼排斥了,他既認為應該給仙道預訂的道主幾分薄面,又覺得他不值這個價。
總好像拉低了他們神道皇位的含金量,這樣一想,杜康幹脆多冊封幾個,都是些有錢有勢的大戶人家,偏偏實力又跟不上,比不得有神氏這樣骁勇善戰,也比不得羲和處事完備,事事算無遺漏。
這樣的庸人一朝登上高位脫離了原本依附的大宗族,就像是挂在選帝侯們面前的一塊塊肥肉,隻要出手就可以拿下他們肥沃的領地、龐大的屬民,和更近一步的機會。
杜康已經吃下了他預訂下的一份正餐,但飯後的甜點依舊美味。這個才剛剛從洪水中休養生息了不久的神州很快就要再一次動蕩起來,天災降臨可以叫人心衆志成城,可矛盾要是從内部生長出來,那就有的是樂子可以看。
鬥罷鬥罷,鬥的越激烈,越能讓仙鶴從雞群裡顯露出來,讓錐子從口袋裡露出來,讓神道走向更加輝煌昌盛的局面,讓祂有更多的棋子可以使用。
杜康掏掏自己的口袋,掏出了幾枚蓮子,不如玉石好吃,不過偶爾也要換換口味,他今天心情不錯,哪怕後來鴻鈞追過來也很高興,啃了幾個蓮子,化作一隻通體黑色的玄貓一溜煙小跑着離開,溜着鴻鈞玩。
他有的是時間可以耗,拖得越久對他就越有利,可是昊天呢,等到新天帝繼位,昊天還不能重登帝位,他就更會失去先機,在和他的争鬥裡落敗。
杜康原以為新天帝會是最受祂青睐的娲皇,誰成想她竟然第一個退出了争帝戰,真是沒出息。
不過也不要緊,總有些人很有上進心。
羲和就是這樣一個有進取心的青年。她是有先見之明的英主,在洪水剛興起的時候就組織人手應對洪災,使金烏驅散雲雨,救人活命,她和燕俊也因此獲得了天道的冊封。
縱然通天曾經警示過她,但堆砌于身的榮耀和利益還是叫她願意铤而走險。
羲和有自己的想法,有神氏有起死回生的秘法,羲和也不是全然沒有底牌。
她私以為自己在杜康面前,有一争之力,世上從來沒有束手就擒的道理,既然有一絲抗争的可能,那她又怎會因為沒有根據的猜疑而止步不前。
大抵太陽星孕育的生靈,都是羲和這樣光明磊落、不屑于陰謀詭計的性子。
收到羲和的拜貼,通天如此感歎。
羲和在加班加點擴張玄昭氏的勢力,通天也沒閑着。
他是不信杜康有好心的,尤其是在幾乎可以确定祂和自家老師一起謀殺了太一天帝之後。
想要說服九歌的神靈,自然是要有理據的,可惜越找證據,越能發現杜康和鴻鈞沒安好心的蛛絲馬迹,這兩個人心大的很,甚至沒有過多掩飾,通天一邊翻找力證他二人的無辜,一邊給他們兩個掃尾。
或許九歌的神靈也知道杜康的身份,再加上隐淵祖師的支持,孟章的失職,這事到底叫他遮掩過去了,隻是九歌的神靈不好輕易打發,遂與衆人約定後為天帝者必查太一舊事。
通天一面答應着,一面漫不經心将線索都抹去了,他總不能害自己的老師,事涉鴻鈞,他幫親不幫理的,隻要他不去當天帝,這約定有跟沒有一樣,旁的人查了查不到什麼。
天帝之位很吸引人,但如果杜康在其中推了一把,對他就不那麼有吸引力了,他可以吃掉杜康放到面前的肥餌,咬鈎就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