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回便擡起頭來回話,說官服已經洗曬過了,很合身。
沒兩步路,便到家了。
吳媽招呼兩人用飯。
次日一早,許回穿戴齊整,往大理寺去了。
許路明和吳媽站在大門,口望着許回的背影,許久沒有挪動。
“老爺,你該去衙門了。”
“不急,今日沒有早朝,我在門口打一套拳再去衙門不遲。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你也要多提醒她才是。”
吳媽便說:“齊王府派了人跟着咱們娘子呢,不會有事的。”
許路明斜了一眼吳媽,見她說的是真話,緩緩收回了方才伸出去的拳頭,徑直往禮部的衙門去了。
卻說許回到了大理寺門口,有兩個人已經等候多時了。
“大人,這是吾妹——三鴿。”
“三鴿參見許大人。”
許回扶了一把,“走吧。隻是咱們初來乍到,凡事多聽多看,莫要以勢壓人。”
“諾。”
許回沒有拒絕飛鴿和三鴿跟着她。一來,她需要靠得住的人辦事;二來,大理寺都是男子,若是隻有她一個女子,她擔心其他人的聲譽。
隻是她的擔憂實在是多慮了。
大家隻想着把她架起來,當個吉祥物,并沒有什麼像樣的差事要交給她去辦。
大理寺卿親自迎接了她,頗為客氣。
許回投桃報李,也極配合。
同她一道的赴任的還有一位新晉士子,也補了佐官的缺,一樣是寺丞。
大理寺卿待他遠不如許回這樣恭敬。
許回心裡不喜,為了保全彼此的顔面,隻好多多關照他。
想着事後再去尋大理寺卿說個分明,不必對她另眼相看。
誰知寺卿離開後,十位佐官一會面,對方卻比自己更受歡迎。
許回會心一笑,覺得該當如此。
衆人互換名号,寒暄過後,便開始辦公。
許回的頂頭上官沒說什麼,隻吩咐她四處看看。
許回不知就裡,隻以為自己剛來,旁人不放心将事情交給自己來辦。
沒人教也不生氣,她将大魏律法背得爛熟,又翻閱了幾年來的卷宗,從直隸到地方。
大理寺衆人對此倒沒有什麼異議。哪怕以許回的官位原本無權調閱這些卷宗,大理寺卿還是破例大開方便之門,隻要許回在他這兒不出亂子,便就可以交差了。
這一日許回正看到了臨川府的卷宗,三鴿卻在她耳邊說:“大人,汴京知府求見。”
許回頗感不安,連忙放下手中的卷宗,“請進來。”
三鴿為難地說:“知府說他不進來,讓大人散值後去孫羊店一叙,有一樁案子非得大人幫忙不可。”
許回皺了皺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