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時,陳地有一嶽甚險,巉岩疊嶂、松柏森然。
其勢若虬龍盤踞、層雲蔽日,其色如翠幕垂天、苔痕浸石。
每見月出于東山之阿、沒于西巒之隈,皎皎若玉鏡初開、溶溶似素練橫空。山靈凝睇,暗生傾慕,幽谷回響,皆作嗟歎。
澗水彙溪,聚而成淵。夜半新蟾,辄投清影于淵心,山遂引泉為臂,攬月入懷,自謂“吾今得月矣”。
然滄海桑田,風蝕其骨、雨銷其形。千載之後,唯餘澄湖一泓,煙波渺渺,猶抱冰輪。
而世人但知湖映月色,不聞昔時山嶽峥嵘之狀矣。
第一章揚州慢
“哪怕告知明家老爺夫人真相,告訴他們真正的女兒早在出生之日便臍帶繞頸而亡了,隻怕如今二老也不會相信……”
這日,五歲的明惜月,一邊看着眼前因為自己前兩日離家出走而受命罰自己抄書的“哥哥”,一邊不停想着。
揚州明府,是如今在揚州州學任職的明大人位于郊外的府邸。
明大人原出身齊州曆城一詩書世家,妻韓氏乃開封人士、出身商賈,生一子名長弦年十二,另一女名惜月年五歲。
而此時身在明府的明惜月,照她所說、卻實非明府的千金,而是從别的世界、穿越而來的現代人李萌。
照李萌的描述,明惜月出生那日便在母親腹中臍帶繞頸、窒息而亡了,令人着實可惜。
許是上天顧念明家為積善之家,不忍明家夫妻中年喪女之痛,便從另一世界借一漂流世間、尚未飛散的靈魂:因意外出車禍長眠不醒的李萌,借屍還魂、代為明家之女,聊以慰藉。
隻是這明惜月,似并不适應今世之風俗禮數,也并不甚享受這大家閨秀的身份。
她反而懷念起現代社會的自由便利,以及日新月異的城市節奏。
畢竟古代社會的人們未經曆過技術爆炸,過得幾十年如一日也屬常事。
這不,前幾日、端午衆人祈福辟邪之時,五歲的明小姐便攀着園中的一樹木繡球、逃出了明府。
明家的管家、大小仆人被派出尋了半日不見人,直至明小姐野外遇蛇受了驚吓、才主動哭着跑回了家。
這一日,明府老爺夫人念及中年得女不忍斥責,便派長子代行管教,罰幼女抄書、略施小懲。
而這惜月小姐、原是在現代社會成長了三十年的,自是識字的,隻可惜學的是簡化字、抄書時總下意識精簡些比劃、改個寫法,令其兄長檢查功課時甚為頭疼。
于是就當明惜月被要求第三次重抄千言文的時候,丢了筆、背對着自家兄長嚎啕大哭,說什麼也再也不寫了。
這天晚間,明夫人将明小姐請進了房間,将一八歲的小丫頭引薦給了她,告訴她以後便由這小丫頭伺候了。
“我叫綠萍,見過明小姐……”這名喚作綠萍的小姑娘給明小姐淺淺行了一禮,明惜月見着這個比自己高不了半頭的“小姐姐”,慶幸自己日後終于有了玩伴。
綠萍剛一進明府,明惜月就拉着她的手帶回了自己房間,還收拾出自己窗邊的床榻、尋了被褥給她睡,還叫綠萍别和她客氣。
晚上,綠萍這丫頭怯生生、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還怕自己的呼吸聲吵到了小姐。
明惜月知道後,主動爬到了綠萍的床上,打開了窗戶、和她一起看外面的星星,還聊起了天。
“綠萍,你是哪裡人呀?是揚州人嗎?”綠萍回說自己是揚州城北、鄉下長大的。
“那……你們家原先可種地?種什麼呀?”綠萍回說自己年紀小、父母沒讓她下過地。
“哦,那你們那邊的人是不是到了端午都愛吃鹹鴨蛋?自己會做嗎?”綠萍點點頭,說她阿娘以前腌的鹹鴨蛋可好吃了,隻是……
“那璧瓦湖裡可有大白魚?入了秋可有大螃蟹?這螃蟹你說是清蒸着好吃還是醉着好吃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