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靖王爺不隻自己來,還把自己的親叔叔、當今聖上的皇叔信王爺也一并帶了來。
待全家見禮完畢,靖王爺解釋自己與明少爺也算是同門之誼,行冠禮這等大事自然是要到的。
至于信王爺,男兒行冠禮需得有德高望重的長輩執禮,明家韓家均無長輩在京,靖王爺便自作主張,拉親叔叔過來幫好兄弟主持冠禮了。
明老爺聽後連忙道謝,知趣地退居一旁請信王為正賓。
而明惜月心裡卻有些不滿,心說:奇怪了,自己哥哥的成年禮,他靖王爺為何把自己叔叔拉來?算幾個意思……
“此人甚是奇怪”,明惜月心裡不住地嘀咕道。
三加禮始,明長弦跪于堂中,等老王爺為其加冠。
之後,便是一通行禮、叩拜、訓話,雖然過程冗長,但明惜月也看得十分認真,并不抱怨無聊。
直到王爺最終喊出那句“明長弦,冠禮成”,明家長子這才起了身。
信王爺禮畢便說要進大内拜見國君、不便久留,還很真誠肯定了明家少爺一表人才、來日前途無量,這才告辭。
隻是明惜月看着信王爺拍自家兄長肩膀時一臉興奮的模樣,一時生出些不好的預感來……
很多年後,明惜月向靖王求證過信王爺之事,一時間讓他大為震驚,忙問她此等皇室秘聞究竟是如何得知的。
自此明惜月便确認了,他信王爺果然好男風、是個老斷袖。
“看來現代人的雷達,有時還是蠻準的”,她如是想。
此亦為後話。
再說回冠禮當日。
那日冠禮結束,靖王爺倒是不客氣地留下了,還與明家人一同享用了“家宴”。
宴席上,王爺再次向明家衆人緻歉,表示之前未告知真實身份實在是無奈之舉,還說自己出門在外遊曆四方、用化名更加便宜些。
明老爺連忙說“哪裡的話,不敢添居王爺之師”,明少爺也說“先前不知王爺身份,直呼名姓、多有失禮之處還請見諒……”
飯桌上男人們推杯換盞互相道歉,明惜月隻一門心思幹飯,深以為這些人說的話都與她無關。
宴席畢,明老爺說有話要私下交代明少爺,客氣地告知靖王爺若是不急着離開可以在府中稍坐。
等明夫人去備待客的茶水果子,小萍便看王爺好似終于抓到機會般湊到自家小姐側方不遠處坐下,兩人又聊了起來。
“長弦兄的冠禮總算是沒有錯過,小王先斬後奏請了信王叔,世妹覺得如何?明大人不會怪我吧?”
見靖王爺問得誠懇,明惜月飲了飲茶,回說:“王爺若是真擔心家父怪罪,便不會如此自作主張了。”
靖王爺聽後笑了笑,她想了想複又說起:“其實王爺多慮了。實不相瞞,此次秋闱成績未出,家父家母也時常擔心兄長仕途。”
“我明家雖無攀附權貴之心,但若能多結識京中世家名門總是好的。哪怕隻是混個臉熟、多被人熟知,将來兄長入朝為官總比無人問津的好……”
對此話靖王爺不置可否,感慨了句:“知我者,明家惜月也” ,接着又道:
“我自然是為了長弦兄好,幸好世妹你也領我的情。”王爺也徑自倒了杯明惜月自飲的清茶來喝。
小萍回想了下,王爺是自何時起不再管自家小姐叫“明小姐”的?
她想起了上月自家小姐曾在一家首飾珠玉店與他偶遇,那次靖王爺自稱要給劉小姐挑選生辰賀禮,還讓小姐幫着掌眼。
“明小姐,你看這頭冠如何?”王爺指着一方藍色的頭冠,很是精美,放在手上變換角度便綻放着不同的光澤。
可明惜月見過後卻微微面露着不悅之色,又問: “王爺,這可是‘點翠’的頭飾?”
這色澤明惜月前世曾在博物館見識過,這等飾物實在美麗,奈何需将無數翠羽帖于金屬之上,而品相好的翠鳥又極少……
曾有文說,若汴京婦女競飾翠羽,可緻江南翠鳥幾乎滅絕。
“确是點翠,本王很喜歡。”王爺不以為然,怎奈明惜月以前在揚州時常見這類翠鳥、甚覺可愛,一時不忍,便多管閑事耐着性子勸王爺選了别的飾物做賀禮。
好像自那日後,王爺便改口喚自家小姐“世妹”了,小萍随即想到。
“早在金陵認識長弦兄後,我便知道他必出身清流之家。明明出生汴京、卻不回京科考,要知道開封府秋闱的學子可比外州府輕松多了……”
于是兩人又這般旁若無人地聊了幾盞茶的功夫。
直到出門為自家小姐換茶前,小萍似聽到王爺向自家小姐說:
“等過幾年,世妹行及笄之禮時,世兄我一定也會到的”。
明惜月聽到這話,一時覺着有些詫異。
此時小萍剛出門,空曠的廳堂隻餘她二人,一時都有些瘆得慌。
她直道王爺這番話是在咒她,于是便沒忍住白了靖王爺一眼,沒好脾氣地說:
“王爺不必為我操心,隻怕到了及笄之年我也不會很快行成人禮的……”
随後明惜月繼續品着自己的茶,氣定神閑地說道:“因為我,并不打算嫁人。”
此話一出,王爺表情微變,似從未聽過有女子說出過此類話語。
他甚至以為自己聽錯了,可是看到面前的明惜月神态自若,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世妹為何……不打算嫁人?”他實在想不通,又補充道:
“誰家女子不嫁人?你若到了許嫁之年,明大人夫人豈會不做主安排你的婚事?”
聽罷,明惜月轉頭看了看靖王爺,看對方一臉震驚的模樣不像裝出來的。
她心裡不禁想到:本當他是個好朋友才對他說這些真心話,隻是現在看來哪怕再性格相投之人,也會覺得自己這翻話語大逆不道吧……
于是明惜月苦笑了兩聲,隻随意敷衍王爺說“兄長尚未議親,豈能讓父母先行安排聘嫁?不成個體統”。
見王爺聽後将信将疑,明惜月便認定:就算她好好和王爺解釋緣由,隻怕他也不會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