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秋蕊香
回明府後,小萍主動問了自家小姐,覺得靖王爺如何如何。
明惜月一時有些忐忑,真怕自家丫鬟着了這花心王爺的道兒。
她心知小萍這傻姑娘,若被這高功率中央空調惦記上了,隻怕這輩子就毀了……
“小姐,你對靖王爺印象如何呢?”小萍猜不透自家小姐的心情,隻是一味關切地問道。
聽罷,明惜月才明白過來,原來這丫頭竟是在擔心自己?
“王爺……人挺好的呀,一表人才、風度翩翩……”就是一眼看便是十足的花心大蘿蔔,明惜月心裡暗暗吐槽道。
“而且王爺說話風趣,也不擺皇親的架子、很平易近人,和他還算蠻聊得來的。”
聽罷,小萍關切地詢問自家小姐,是否除此之外還有别的。
“别的什麼……暫時沒有。”明惜月冷靜地想了想,如今雖然時局較為開明,但是男女大防禁忌尚在,隻怕也不好和王爺走得太近。
不過她覺着自己年紀尚小,那靖王爺又自稱和家父是師徒情誼、又認識自家兄長,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随後明惜月又安慰了一番小萍叫她不要擔心自己,還說自己有分寸。
小萍聽罷雖未全然放心,但想到自家小姐成天把“女之耽兮,不可說也”這類話挂在嘴邊,想來是清楚明白的。
更何況,她想若真如外界傳言那般,靖王爺和趙府的小姐如今打得火熱,隻怕不久後就有好消息了。
于是很長時間小萍都沒再擔心過自家小姐和王爺。
直到有一天,王爺和小姐少爺結伴出行,王爺對小姐說:“今後你喚我守溪,而我嘛……我便叫你阿月,如何?”
此為後話。
接下來的幾個月,出乎許多人預料,靖王爺與趙家小姐的事似乎并無什麼進展。
原先哪怕王爺不常在京,也時不時寄信給趙家小姐問好。
聽說信中并無什麼越禮之處,但是自從趙小姐的閨中密友傳出趙小姐心悅王爺的消息之後,王爺與趙大人家就再沒什麼瓜葛。
有人說靖王爺始亂終棄,也有人說是趙小姐“郎無情、妾有意”……
總而言之,這在閑人輩出的京城來說确是件趣聞。
最終,在小王爺與劉太史家的孫女傳出“绯聞”之後,趙大人就将女兒嫁給了世交之子,“靖趙戀”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當然,小萍說這些話都是她家小姐告訴她的。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說這話時明惜月正歪在床榻上啃着果子,看着王爺前些天送來的西南地方志,毫無儀态可言。
小萍見狀又問:“那照小姐的意思,靖王爺與世家小姐們的這些風流韻事都不是真的?”
明惜月隔着書笑笑,說:“像王爺這樣的公子哥兒若真有什麼親事定下,肯定是三書六禮一套組合拳直接官宣,不會給我等普通民衆讨論打趣的空間的。”
小萍對此不置可否,隻是看着眼前身量未足的小姐,心說她一個小丫頭哪兒懂這麼多歪理?
不過沒多久,京城的百姓确實并沒有等到靖王殿下的婚事公布。
反倒是明家,等來了即将秋闱歸來的大少爺。
臨近九月,明惜月收到了自金陵寄來的書信,說自家兄長已在乘船來京的路上了。
重九日,明長弦尚有幾日才能抵京。
明夫人命人在明府正廳擺的幾盆秋菊開得正盛,她還破例允許愛女飲上兩杯菊花酒。
可明惜月整晚都興緻缺缺,一時還背起詩來: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明家小姐誦完詩,明老爺說這首詩甚好,隻是略顯寂寥,還問她是否假想兄長的心境寫就的。
明夫人聽罷,隻當愛女自幼在揚州長大,初到京城有些思鄉之情也難免,便說明日做幾道淮揚小菜給她解饞。
入了夜,明惜月向父親母親行禮問安,便獨自回房休息了。
小萍則在服侍她沐浴時問道:“小姐是思念揚州了嗎?還是思念大少爺了?”
“嗯……”明惜月隻将自己沉入水中,不再回答。
或許她的确是泛起了思鄉之情,不過思念的卻是回不去的故鄉。
過了幾日,明長弦入京,恰逢其二十歲的生辰,明家安排了家宴慶祝長子的冠禮。
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則是十五歲後成婚之前及笄。
明惜月一想到今世的女子們才十五歲、身體未發育好、還在上學的年齡就要準備結婚生子,覺得當真是禽獸不如。
不過,這畢竟是明惜月第一次參加冠禮,對此很是好奇,于是當日便甚早起來,還主動請纓為兄長梳頭。
小萍見少爺小姐半年未見,兄妹倆似有說不完的話,而少爺也收起了平日裡的嚴厲,笑着和小姐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
見此,小萍甚是開心。
明惜月一邊梳頭,一邊向兄長不停地抱怨,怪他從來信裡隻叫她好好讀書練字、不惹父母生氣,卻從不關心她開不開心、有沒有生病、在京城習不習慣;
接着又說自己不喜歡京中貴女們的生活,說她們都是附庸風雅、鋪張奢靡之人……
然後就又開始八卦,說“兄長如今弱冠、可以議親了,可有看得上眼的名門閨秀”。
明惜月還壞笑着叫兄長偷偷告訴她,說她最嚴、絕不說出去……
明少爺難得耐心地一一回應,最後也忍不住勸誡幼妹不可随意議論他人婚事,說她“不成個體統”。
而明惜月久違地聽到兄長罵她,竟一時覺得十分受用。
待吉時到,即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靖王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