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水調歌
直到年下,蜚語流言仍愈演愈烈、未敢停歇。
明惜月也有些擔心,雖然她不在意自己的名節受損,反正她不打算嫁人。
但是一想到今世之人崇尚 “修齊治平”,想到人言可畏,長此以往難免連累家父和兄長的仕途,甚至害母親在社交場上被人指指點點……
明惜月一想到這些,便百感交集、坐立不安。
就在除夕夜,明家父母執意要陪愛女守歲,一家三口都盡力維持着明面上的喜慶團圓。
可等後半夜明惜月放爆竹回來,卻看到廳堂内的母親不住地流淚,而父親則在一旁低聲安慰,并勸說妻子小聲些别讓女兒聽見了難過。
就在這時明惜月才終于拿定主意,覺着自己是時候離開這是非之地了。
隻要離開了東京城,應該就沒那麼多人再議論她了吧?明惜月無奈地想着。
這是明惜月心裡仍有一絲遺憾,無法在走之前親自和王爺告别。
十五這日,明惜月不顧小萍的反對執意外出賞燈。
小萍勸自家小姐近日最好行事低調一些,還說上元燈會每年都差不多、少看一次不會怎樣。
明惜月卻滿不在乎地給自己換上了身邊最好看的衣服,像前世兒時那般穿着過年才見到的大紅色,半真半假地對小萍說:
“不用再勸我了,這可能是我在東京的最後一個元宵節,我非去不可……”
小萍聽罷連呸了三聲,罵自家小姐這大過年的不要說什麼不吉利的話。
最終,明惜月還是成功地帶着小萍歡天喜地地出了門。
汴京的元宵節還是一如既往地熱鬧,各式花燈照得街市明亮如白晝。
明惜月蹦蹦跳跳地四處賞玩,一連吃了好幾家湯圓,還跑去街巷上和東京城的公子哥們比賽猜燈謎,甚至在一家攤位上和一個小女孩因為搶花燈拌了嘴。
也就是在此時,明惜月想到了靖王爺陳嶽,想起了第一次在汴京逛上元燈會的往事,也想起那盞被她挂了許多年的竹影燈。
這可能真的是她明惜月在東京城的最後一次燈會,隻是此時兄長不在身邊,也再不見靖王爺的身影。
“物是人非事事休”,隻是她此時并不想說話,也哭不出來。
今年的上元燈會似乎比往年還要熱鬧,快放社火的時候大内門口更是擠滿了人。
小萍怕擠着自家小姐便幫她找了個角落站着,為着安全也不顧明惜月埋怨位置不好、擋光看不清顔色。
等社火升空的時候,城牆上挂滿的彩燈綢帶與夜空中的豔火、和明月交相輝映,美得讓人心驚。
小萍不會形容,若換做她的小姐、就會說是“東方夜放花千樹”,是“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更是“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隻是這最後一句并不是明惜月這年告訴她的,但是小萍覺着用在此刻也還算應景。
因為就在這個元夕,這個繁華罔極的燈會壓軸時刻,小萍把明惜月弄丢了。
而明惜月,這夜她在大内門口根本沒等到社火。
第一輪煙花升空的爆響還未聽到,明惜月就感覺自己被一股力量猛地拽離了小萍。
而人群又太吵,無人在意她求救的喊聲。
眼看掙脫不掉,明惜月隻得閉上眼放棄掙紮,無奈地躺平接受,同時又絕望無助地想着:
若是眼下真的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希望明家的家人們不要太難過,也希望小萍不要太自責。
至于陳嶽……靖王爺嘛,大抵也是會有點難過的吧?
隻等他妻妾萦繞、兒女成行之時,能偶爾想起她明惜月,便足夠了……
可等明惜月終于睜開眼,才發現自己似置身于桂殿蘭宮,身邊還圍繞着許多宮人侍衛。
她發現自己正被人按着、被迫向前方的紫袍男子行禮。
許是命不該絕,明惜月很快反應過來眼前人是誰,立刻行了三跪九叩之大禮向皇上問安,一時竟忘了身為女子、日常觐見君主無需叩拜的今世慣例。
似無人在意,明惜月在殿内跪了許久,一直未等到人喊她起身。
直到她小腿發麻、快要抽筋的時刻,今上才輕聲喚她平身。
明惜月站起身後仍低着頭不發一言,也并不敢擡頭面聖。
禦前失儀可是大罪,哪怕聽說今上脾氣不錯,明惜月也不敢冒險。
沉默許久,皇上終于主動開了口:“明家女,你可知今日為何前來?”
明惜月回說不知,心裡默默揣測着:
莫不是近年來背了什麼反詩被舉報了?不應該啊……
“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 ?可這又不是清朝。
“我花開後百花殺”?皇帝這麼大個男人,總不會怕她一個小姑娘造反吧……
“王侯将相,甯有種乎”?哦這篇原文太長、她應該沒背過。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可毛爺爺詩裡的人物,這兒大多數都沒有啊……
就在明惜月後悔沒學東坡先生趕在烏台詩案前火燒詩稿之時,皇上直接公布了答案:
“朕今日安排你來,是想問你與我四弟靖王之事。”
此言一出,明惜月叫苦不疊。
明明這才是唯一可能的答案、她竟一時沒想到……
見這一切雖遲但到,明惜月頓時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回皇上,臣女與靖王爺系君子之交,并無什麼其他……”
明惜月盡量溫和地組織語言,奈何皇上大抵是老江湖了,和人談判更喜歡直擊要害:
“君子之交?朕聽到的似乎與你略有出處。” 皇上戰術停頓片刻,接着又說:
“朕之四弟,有意娶你為妻,朕想着你明家雖不甚富貴、但也算得上朝中少有的清流之家,于是便有心成全,不知你怎麼看?”
明惜月心說她其實不敢看……
所以說,靖王爺到底還是找了皇上啊?她還以為這麼多天過去他已經放下了呢,看來是自己想多了。
明惜月無奈一笑,心想來都來了,不過這一關以後也沒有好日子可過,倒不如索性和皇上論論理。
于是明惜月向皇上解釋:“臣女身份低微,不敢高攀王爺……”
沒成想,皇上沒等她表演完,就直接開始長篇大論地回怼她……
明惜月聽着大概意思,感覺差不多是在說:皇上剛剛都說配得上了、而她非要說不配,是不是想反駁他、說他這個皇帝老兒說的話不對……
見被扣了如此大的帽子,明惜月吓得立馬跪下、語無倫次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