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這是一篇沙雕穿越文 > 第20章 第 20 章

第20章 第 20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守将齊凱旋戰死,王修重傷,士兵們亦是死傷慘重,但玉昭根本來不及傷心和慰問,因為哈洲已經馬不停蹄地率軍前去了東城。

第二場守城之戰一觸即發。

玉昭風馳電掣地趕去了東城,如法炮制鼓舞士氣,堅決與大巾将士共同禦敵,哪怕兇湧的戰火已經燒上了城頭她也絕不後退分毫。

冬元的第二場進攻一直從深夜打到了清晨。東方第一束燦爛陽光破雲而出,當先照亮的就是被戰火熏黑的城牆和狼藉一片的城頭。

修長寬闊的城頭上,除了幸存下來的士兵,餘下滿地皆是殘缺的武器箭矢和士兵們血肉模糊的屍體。

玉昭俏麗潔白的面頰早已被戰火熏黑,身上穿着的素白色貂裘披風也被血污和戰火染成了雜亂的深黑色,她的左肩還中了一箭,然而傷口才剛包紮好,就收到了南城門被進攻的消息。

玉昭這才意識到,哈洲是想仗着自己人多勢衆打車輪戰,一刻不停地消磨城内的戰力和糧草。

不夜城内隻有兩萬人馬,根本沒有其他的應對策略,隻能兵來将擋水來土掩。

這場車輪戰打了三天三夜,玉昭三天三夜沒合眼,冬元攻打哪個城門,她就馬不停蹄地往哪個城門跑,将自己的精神力量發揮到了極限。

其中最驚險的一次是在西城,城門被冬元軍隊炸開了一個大洞,形勢岌岌可危。

但好在那個洞的位置比較靠上,門闆尚且結實,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害,但那個洞的面積卻不容小觑,能同時容下三人鑽越,一批又一批的冬元将士前仆後繼地沖擊此洞,試圖破洞入城。

城中守兵亦在拼命抵擋,絕不退讓分毫。

雙方都在以命相搏,但最終還是大巾将士的守衛能力更勝一籌。

然而冬元賊人卻十足狠毒,竟搭了梯子将幾頭雪狼送上了洞口,守在高台上的大巾士兵防不勝防,頃刻間被狼咬死了好幾人。

眼瞧着我方防線即将被攻破,守城将領趙捷大喝一聲,當先斬下了一頭雪狼的頭顱。

玉昭直接沖到了高台下,将那顆狼頭提了起來,而後一路狂奔上了城頭,将那手裡那顆餘溫尚存的狼頭從高城上扔了下去,聲嘶力竭地沖着樓下敵軍大喊:“你們真是好大的膽子!竟然親手将你們的神獸送上斷頭台,也不怕你們的長生天降罪嗎?你們都會不得好死,長生天也不會收走你們的靈魂!”

冬元人都極有信仰,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信奉着長生天,笃定雪狼是長生天派來人間守衛他們的神獸,也唯有雪狼會在他們死後将他們的靈魂淨化,帶去聖潔的長生天。

既然哈洲能打心理戰,那她玉昭也能!

此招數也真是好用,城下的一群敵軍瞬間慌了神,不敢再往城門上的洞口放狼。城内的大巾将士們趁機殺光了已入城的雪狼,火速将城門上的洞口補了起來。

哈洲經此一役,嚣張的氣焰也被打消了不少,足足休整了兩天才重整旗鼓,繼續攻城。然而他在不夜城得到的待遇和寒州城差不多,鉚足全力進攻了半個月,也沒能攻破不夜城的半扇門。

某日深夜,挫敗的哈洲陷入了沉思,為什麼自己率領數十萬軍隊卻連一座城池都攻不下來?裴淵明明不在呀!

明明裴淵才是冬元國最大的敵人和阻礙。

思考了足足一晚,到了天亮之時,哈洲終于想到了答案:寒州城内有皇子,不夜城中有皇女,所以城中的将士才會如此賣力。

那就直接進攻北嶺關吧,北嶺關内無皇室,隻有一個裴淵的副将。

裴淵不在,區區副将不足為懼。

隻要能拿下北嶺關,冬元大軍南下踏平大巾國疆土指日可待。

于是哈洲做出了決定,繞開寒州和不夜兩城,直接進攻北嶺關。

然而哈洲卻沒想到,北嶺關才是最兇險可怕的地帶。其守城主将吳猛極為兇悍,哈洲遭受到了自出征大巾國以來的最強烈反攻。更可怕的是,大巾國國主趁其攻打寒州和不夜城的這一月間,神不知鬼不覺地派遣了兩千神機營的士兵前來助陣。

神機營乃屬京營,本就因火器裝備而聞名天下,自從幾年前女帝親自改造了神機營的裝備之後,其戰力更是令全天下聞風喪膽。

奈何這個時代的制造力有限,神機營不過五千戰力,全用來守衛皇城。女帝竟一次派遣了兩千戰力前來北嶺關,可見其對北嶺關防線的重視。

冬元大軍不僅沒能攻下北嶺關,反而損傷慘重。

然而能當上主将的人絕非無能之輩,哈洲雖又一次地遭受了失敗,頭腦卻越發清晰了起來,他迅速整合了分散在三城外的兵馬,集中所有的戰力主攻不夜城——

不夜城乃是中間樞紐,隻要拿下不夜城,寒州城自可收入囊中,冬元大軍亦能劍指北嶺關。

玉昭左肩的傷勢還沒好,就投入到了新的戰鬥中,然而城内的糧草和裝備已經不多了,幾乎要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

城外卻包圍着二十萬大軍。

就在玉昭絕望之際,裴淵的風信如同天女散花一般驚喜地飛入了她的手中。

定是教她攻克敵人的精囊妙計!

玉昭大喜過望,甚至想狠狠地往裴淵臉上親兩口。她迫不及待地就拆開了信件,明晃晃的白紙上,龍飛鳳舞地寫着五個大字:【堅持,你可以。】

可以你媽個頭啊可以!

那一刻,玉昭攮死裴淵的心都有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