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采綠永遠記得這一日,初夏薄霧氤氲,天空楊柳依依。
她穿着鳳冠霞帔,由人前後簇擁着。
管家丁瑞帶着管家媳婦指揮下人,絲毫不雜亂,無論是前院小厮,還是後院仆婦,每個人都有秩序地忙碌着。
薛明瀾捏拳站在靜竹苑外的一汪小池邊,獨自一人望着池面發呆。
直到有人喊他:“大公子快來背二小姐出嫁了。”
薛明瀾看着由仆婦扶出來的,身穿嫁衣、頭蓋蓋頭的“妹妹”,逐漸蹲下身子。
妹妹伏在他背上的一瞬,薛明瀾腰往下墜了一寸。
他捏緊拳,咬緊了牙小聲道:“記住你的任務,否則我不會放過你。”
這個女人占了他妹妹的身份和位置,就該幫家裡做事。
尹采綠默不作聲,崔婉清事先同她說過,之後家裡若有什麼要吩咐她的,會通過她的陪房丫鬟翠影和竹萱與她說。
她心裡感激薛家,薛家人待她還挺好的,又給吃,又給穿,又叫上七八個丫鬟伺候她,不過是讓她幫忙做些事而已。
隻是,這個大公子有些讨厭,有話也不知好好與她說,動不動就威脅。
尹采綠早不是剛來薛家那般怕他了,做什麼人仗什麼勢,她是極為清楚的。
隻嘴上答應着他,心裡卻想着,薛家誰待她好她便幫誰,誰待她不好她就裝傻充愣。
讨厭歸讨厭,這人還是将她背到了太子妃的轎攆上,穩穩放下了。
薛家旁支的幾位小姐都豔羨地望着二姐,薛二夫人盯在尹采綠身上的眼睛都快把人給盯穿了。
殷切道:“二小姐可要記得二伯母,常回來看望二伯母啊。”
尹采綠蓋在蓋頭底下的唇勾起來笑,朝着聲音的方向點了點頭。
薛家今日來了好多客人,往常很久未接觸過的親朋好友都紛紛前來祝賀。
薛興昌許久沒這麼風光過了,崔婉清倒還淡定,自她嫁入侯府以來,侯府日漸式微,父兄都說她是低嫁了。
可為了兒子,還不是得在這落敗侯府費心經營下去。
眼下正揚着笑招呼客人。
皇宮裡今日也并不清淨,皇帝一早遣官告祭天、地、太廟後殿,到奉天殿告以冊立之事。
今日難得将貴妃攔在了太和殿外,皇帝獨自到皇後的牌位前,說了會兒話。
迎親隊伍抵達侯府,太子長身玉立,眉眼溫潤,站于侯府門前迎候。
周圍百姓、勳貴皆站在一處觀禮。
太子唇色淺淡,不笑時亦顯溫和。
百姓皆議論:“太子最是仁善不過,隻是不知太子妃是何等人物?”
“你不知道,但我從隴州來,要我說,太子妃也是仙子一般的人物。”
太子頭戴玄色織金旒冠,十二串白玉珠垂落額前,面目更添幾分莊重。
望見太子妃身影時,他往前邁出半步,眼底盈上一絲溫柔笑意。
鼓樂聲奏得越發喜慶,快要震碎尹采綠的耳膜,但她垂眸含笑,以前從未想過,自己有一日會嫁人呢。
二人要先進皇宮去,在太和殿舉行大婚典禮,再回太子府去,飲合卺酒、圓房。
太子騎在馬上,太子妃乘坐轎攆,薛家衆人目送他們遠去,随後繼續招待自家宴席。
烈日當空,尹采綠雖着華服,也實在覺得今日過得難受。
她在太和殿前,與太子一起走了很長的階梯。
他們拜了天地和皇帝,官員宣讀冊文,授予她太子妃冊寶。
再拜過皇帝,二人并肩回太子府。
太子府上宴席繼續。
下轎攆之前,太子朝她伸出手。
尹采綠回想起那日那位内侍呵斥她的場面,一時間還不敢把手伸出去。
手擱在轎簾處猶猶豫豫的,太子一把握住了她。
三皇子趙淵和尋常不出門的四皇子趙沱也來喝喜酒。
尹采綠蓋着蓋頭,看不清周圍,正小心翼翼走着呢,被人攔住了去路。
“皇兄,皇嫂,臣弟母妃托臣弟送了新婚賀禮來,還請手下。。”
太子沒松開太子妃的手,溫和說道:“三弟,賀禮交給門口的禮官便是,孤還要送太子妃回房,便不與你寒暄了。”
說完,三皇子還欲擋路,被文文擋在了一旁。
四皇子趙佗結結巴巴道:“太子哥哥,祝,祝你新婚大喜。”
趙清摸了摸他的頭:“去席上坐着吃吧。”
尹采綠感覺到太子握她手的力度變緊了些,那人在她耳邊輕聲道:“别怕。”
他拉着她的手穿過賓客,穿過遊廊。
尹采綠心裡在想,他叫她别怕什麼?
自她随崔景生進京以來,雖每日都盡力打量身邊人,可還是有許多摸不清的東西,看不懂,便不看了。
她便不知道,太子是叫她别怕三皇子。
除了她無人不知,那是太子府的對家,他們以後的敵人。
太子帶她進了後院兒,這裡早有好些女眷候着了。
唐洪輝的妻子和女兒,太子讓尹采綠稱呼她們為舅母和玉姐姐。